電影《守島人》定檔6月18日,讓大銀幕見證堅守的力量

2021-06-04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電影《守島人》定檔6月18日,讓大銀幕見證堅守的力量

作者 / 魚圓子

「一座島,兩個人,三十二年。」

這短短的一行字,足以概括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駐守開山島的生活;但又難以描繪出這段常人無法想像的生命歷程之艱辛,他們的堅持和付出,足有千斤重。

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電影《守島人》即改編自他們這段守島衛國的感人事跡。影片由陳力執導,劉燁、宮哲、侯勇、孫維民、宋春麗、張一山、陳創等主演。

影片自宣布定檔6月18日公映之後,就引發了全網熱議。如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數青年」、新華網、新京報、光明網、中國新聞網、搜狐、鳳凰等數十家主流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道。

今年恰逢黨誕生100周年,《守島人》以電影之名,講述時代中的平凡英雄故事,可以說正是慶祝黨百年華誕的最好禮物。

真人真事改編 原汁原味還原

如果不是特別提及,或許很多人不會知道,在我國黃海海域的東邊,有一座叫做「開山島」的小島,雖只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但卻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

1985年,駐守開山島部隊撤防,設立民兵哨所。在這之後,陸陸續續有民兵來駐守。然而,彼時的開山島沒水沒電,再加上常年受風暴侵襲,條件惡劣,大多民兵待不了幾日便申請離開。

直到1986年,王繼才接到任務上島,才成了真正的「守島人」,這一守就守了32年——2018年,他在執勤時突發疾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而在此之前,王繼才和他的妻子王仕花的每日生活,只有升降旗、巡邏、測海風、辨船隻、寫日誌,陪伴他們的只有幾隻狗和獵獵海風,雖然島外三十多年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王繼才、王仕花夫婦

慢慢的,他們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王繼才也成了受人尊敬的「島主」,且成為感動中國的英雄事跡。

也正因此,影片自宣布6月18日上映之後,能夠引來眾多網友真情實感的留言。如有網友所說的,「盼了一年,終於等到了」;也有網友直言,「作文素材還用過王繼才」;有的人則想起了上學時五年級上冊小島課文的原型就是他。種種現象,無不說明王繼才感人事跡的影響深遠。

如導演陳力所言,「像王繼才這樣一個平凡的人物,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這對我們主創團隊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我們最想做的是,用最準確的藝術表達來完成《守島人》這部電影,讓更多青年觀眾通過這種藝術享受,能夠受到感染,能夠找到自己的初心。」

《守島人》定檔海報

為了更好地還原王繼才夫婦的守島生活,陳力導演帶著主創團隊在開拍前特地到連雲港開山島實地採風,並且見到了王仕花、船老大等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劉燁、宮哲等演員,則在他們的帶領下,走著王繼才走過的路,看到了他種下的第一棵樹,想像著並親身體驗了幾日生活,無不心生感慨。

影片最終選擇在平潭島取景實地拍攝,不僅僅等比例搭建了開山島上的場景,同時還在攝影棚內還原了諸如坑道、禮堂等場所,無論是潮濕斑駁的牆壁,還是那些有著年代感的老物件,都能讓人迅速走進王繼才夫婦生活的世界。

而演員們為了貼近原型人物,更是顛覆了以往的銀幕形象。頂著一頭雜亂頭髮、穿著一件破爛紅背心,皮膚黝黑、鬍子拉碴、滿身的小傷疤,這是劉燁所飾演的王繼才。在此前的採訪中,劉燁也曾透露,海風烈日的暴曬,蚊蟲的叮咬,以及每日在礁石上的奔跑,已經成了日常,也讓他成了現在的樣子。

劉燁人物海報

作為妻子王仕花的扮演者,演員宮哲同樣在外形上做了很大的改變。除了膚色需要日曬之外,她還得在後期的細節中演出王仕花並不靈活的身體狀態——因為常年飽受風雨,造成了她腿腳不便;客串演出的張一山,則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淳樸漁民,往來於海上世界。

總而言之,為了演出這部電影,整個主創團隊都抱著嚴謹的態度,在前期精心籌備,在拍攝時則克服萬難,力求最大程度還原王繼才他們當時的生活,給觀眾帶來更切身的觀影體驗。

「島主」煉成記 守島即衛國

當然,「島主」不是一天煉成的。就像是在影片中,劉燁所飾演的王繼才有一句經典台詞,「人這一輩子就干好一件事就不虧心,不虧心就不白活」。

《守島人》塑造的就是一個平民英雄王繼才,實實在在,有血有肉,既硬氣也有軟肋。一開始,他對於守島這件事,和其他民兵一樣,都以為會有別人來替他。所以,他總想著有一天能下島和家人團聚;尤其是在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的肆虐,死裡逃生之後,會埋怨甚至是寫信「罵」派他來的王部長,想著為何還不找別人來。

《守島人》劇照

在這個過程中,他有過期待,但更多的是失落。慢慢的,王繼才知道沒有別人會來,他也知道自己一定也必須要好好守護這個島。於是,他學著真正適應在島上的生活,自己做菜、洗衣、鋤地、種樹;每天自己唱國歌,升旗、敬禮;每天巡邏,在睡前寫完日誌。

可以說,正是這樣的轉變才更顯這個人物形象的飽滿。沒有人生來偉大。或許,只是因為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踐行著某種準則,信守著某種道義,因為日復一日的默默堅守和付出,從而成就了偉大。王繼才就是這樣的典型。

而影片除了成功塑造了這一人物形象之外,更觸動人心的是由他而起所牽涉的種種情感。王仕花作為王繼才的妻子,本身是一名小學教師,有文化,有著大好的前途。因而,當她得知王繼才可能會一直留守島上之時,甚至動過離婚的念頭。

宮哲人物海報

但當她目睹自己的丈夫蓬頭垢面,在島上艱苦生活,且常常會遇到危險之時,又心生不忍;再加上她原本喜歡的就是王繼才老實本分的為人,所以,為了「你守島,我守你」這一句話的承諾,她辭去了教師一職,陪著王繼才留在了島上。

三十二年的時間裡,兩個人經歷了無數次的颱風,經歷了即將臨盆卻沒有醫生能前來的生死絕境,經歷了無人言說的孤獨,成了漁民們都敬仰的「守島人」。這是一份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的愛情,更是一份守護國土的家國情懷。尤其是當王繼才逝世之後,王仕花代替他繼續升起國旗,繼續守島,這份精神的傳承,體現的就是為國為民的大愛。

《守島人》劇照

不過,由於守島的特殊任務性,王繼才夫婦總會犧牲一些個人利益,比如影片中親情的羈絆總是最為讓人無措。無論是他們無法親赴父母的葬禮,還是不能陪伴兒女的成長,父子、父女之間,既有理解,也有誤解,有遺憾,但更多的也是信任。這份家人之間的情感,也讓觀眾從另一個側面更深入了解王繼才多年堅守的不易。

此外,影片中所刻畫的兄弟情也讓人動容。侯勇飾演的王長傑部長,雖然從官職上來說是王繼才的上級領導,但他們也算是故交。因而,兩人之間的那種惺惺相惜,不忍愧疚之情才更讓人觸動;張一山飾演的小豆子,因為出海發生意外落水被王繼才救起,從而有了一命之恩的相識相交;陳創飾演的包船長,作為運送物資的漁民,是和王繼才夫婦接觸最多的外界人員,也正是有他的不斷幫襯,才讓他們的生活更體面。

侯勇人物海報

而影片最讓人驚喜的大概就是那幾隻狗狗的存在。在起初王繼才一個人守島的日子裡,幾隻小狗就成了小跟班,陪著他出任務,陪著他日曬雨淋,甚至還能一起玩鬥地主。可以說,正是有狗狗們的出現,讓王繼才單調枯燥的日子裡,多了一些生氣。寵物的相伴,也讓《守島人》這部電影擁有更多溫情和歡樂的情緒。

平凡中見偉大 真情築口碑

可以看到,作為一部改編自王繼才夫婦真人事跡的影片,《守島人》並沒有空喊假大空的口號,也沒有拔高立意,塑造「偉光正」的高大英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從細微處入手,以真實為創作目標,試圖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給觀眾呈現一個普通人的一段平淡卻並不平凡的生命歷程。

由此,我們也能更深刻地認識到王繼才的平凡和偉大。正如其扮演者劉燁所說,「王繼才是和平年代無怨付出的軍人代表。這種犧牲同樣是巨大的,因為他放棄了時代進步對個人物質和精神帶來的改變和享受。雖然他每天的生活都很平淡,但在平淡中見偉大。」

事實上,如王繼才這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多年、無私奉獻的偉大的平凡人有很多。就如前幾天去世的感動中國郵遞員王順友,作為四川省木里縣的郵遞員,在過去的32年里,他一個人,一匹馬,跋涉26萬公里,為不通公路、不通電話的鄉民們傳遞信件;為了不讓孩子們走上只能上山放養的命運,80後教師張玉滾,在河南南陽市鎮平縣城黑虎廟小學教書,一教就是17年。

孫維民人物海報

當然,更多各行各業的「奉獻者」們可能並非都為人熟知,或許只是你我身邊每天都能見到的路人甲乙。從戍守邊疆的「無名」戰士,到兢兢業業的樓宇保安,從護林員到環衛者,誰說他們不偉大呢?正是這些默默堅守和付出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

縱觀近幾年的國產電影市場,越來越多弘揚正能量的電影能夠獲得觀眾喜愛,不僅僅在於這些影片製作精良,更在於它們能夠以情動人,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或是如「戰狼」般的熱血愛國之情,或是在時代浪潮中連接「我和我的祖國」的共情,都能成為電影市場上熱烈討論的存在。

張一山人物海報

想來,這部以王繼才為原型的影片《守島人》,以人物形象塑造為基點,輔之以愛情、親情、友情以及寵物情的刻畫,讓他們守島衛國的感人故事更為深入人心,在上映之後勢必也會引發觀眾熱議。

尤其是當下,正值黨誕生100周年之際,《守島人》作為一部蘊藏著振奮人心的精神和正能量的影片,必然能給觀眾帶來更多啟發;同時,也能以電影之名,慶祝黨的華誕。在此,我們也期待影片上映,期待更多的「守島」精神傳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0513714_69962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