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銹缽
知名投資人李蓓講過一個觀點:
「未來五到十年,是中國經濟的白天。」
什麼是白天?一方面意味著,市場整體將走出「黑夜」,迎來相對穩定的增長;
另一方面,伴隨著行業洗牌期結束,和風口炒作的熄火,「白天」也意味著,市場將迎來「明牌」階段,未來的競爭環境將是「無秘密」的,對「長期主義價值」理解、踐行的更深刻的企業,才更有可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在這方面,地產行業就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案例。
明牌時代,地產市場走出「長期主義駱駝」
毋庸置疑,過去的2022年,地產行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截至3月底,A股和H股累計發布年報的140家房企,七成以上企業出現利潤下滑,其中,有超半數房企處於虧損狀態。
在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行業築底和風險出清之後,未來五到十年,如果誠如李蓓所言,能夠迎來「白天」,那麼市場的青睞目光,更多將屬於那些財務表現更自律,業務更具增長空間,抗風險能力更出色的企業。
這就是「明牌」時代的遊戲規則。
參考已經出爐的2022年財報,以新城為代表的率先踐行長期主義價值的房企,可以作為很好的研究樣本。
其董事長王曉松在公開場合的講話中,常常將新城比作「駱駝」:
「駱駝可以在最艱難的環境中走最長的路,獅子獵豹短時間的爆發力驚人,但在惡劣的環境下缺乏持續生存的能力。」
最新的年報數據,也證明了新城這一「駱駝房企」在逆境中的韌性與耐力。
3月31日,新城控股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160.49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191.52萬平方米。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4.57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7.27億元。公司整體毛利率保持穩定,為20.03%。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達4579.07億元。
艱難的行業環境下,能取得這一成績,離不開管理層在財務端的自律表現。
經歷過先前的「競速賽」誤區後,地產行業整體已經更為深刻的意識到,這個有著10萬億量級的產業,考驗的不是品牌的速度,而是企業的耐力。身處這一認知下,拋開負擔「減重瘦身」就顯得尤為關鍵。
從負債方面來看,深諳此理的新城控股,圍繞負債、成本、現金三重維度不斷優化。
在債務結構層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聯營權益有息負債降至60.62億元,較2022年半年度繼續下降30.82億元;全年已償還境內外公開市場債券127.91億元。
伴隨著債務結構的優化,新城控股也得以打通各類融資渠道,從而實現公司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的壓降,報告期當期,公司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為6.52%,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
現金流方面,2022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45.35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連續五年為正,截至2022年末,新城控股在手現金餘額為314.63億元。
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城控股作為平穩突圍的「示範房企」,如駱駝般厚積薄發,一步一個腳印,最終走出了沙漠。
聚焦區域能級,驅動長期增長
主營業務的穩健之外,新城控股在「第二增長曲線」端,同樣表現出了不俗的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新城控股「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優勢進一步奠定,商業對公司收益的貢獻、商管業務占比持續提升,並貢獻了穩定的現金流。
財報數據背後,兩點細節尤為值得關註:
•新城控股在全國140個城市布局的194座吾悅廣場,出租率達95.13%
•物業出租及管理毛利率達到72.6%,已經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一極
在動盪的2022年能夠取得上述商業運營成績,足以管窺洞察新城在商業方面的實力,而憑藉早先入局及深耕運營形成的競爭壁壘,新城商業或將帶來更為可期的長遠回報。
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便是宏觀消費政策的推動。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關鍵馬車,消費的動能是否充足,一直是各級部門關注的重心,而手握商業地產的新城控股,無疑也成為了各項消費政策中的受益者。
3月24日,國家發改委和證監會發布通知稱,研究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基礎設施REITs,優先支持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農貿市場等城鄉商業網點項目,保障基本民生的社區商業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政策對於商業地產公司而言意義重大,作為雙輪驅動性公司,如果上述政策落地,新城控股有望從中受益。
拋開消費政策所帶來的利好,「區域能級」對長遠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
香港首富李嘉誠很早就提出一個觀點:
「地段是決定地產價值投資的第一考量因素。」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長三角一直是領先經濟和消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而誕生於此的新城控股,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以長三角為核心,深耕中樞,並不斷向外擴張的戰略基因。
截至去年10月,新城控股旗下的百餘座吾悅廣場中,位於一、二線城市的占比約32%、長三角三、四線城市數量占比約41%。
而在地產銷售端,長三角同樣為新城控股貢獻了48%的業績營收。
宏觀來看,多年來對這一「高能級」區域的布局,鑄就了新城控股紮根長三角,與當地發展共生共榮的底色,也為這一企業輸送了可持續增長的動能。
在這基礎上, 2023,新城控股還將迎來商業運營的深度進化之年,通過開啟深度運營的新步伐,不斷打造自我進化的高效組織,並創造「最懂用戶」的實體商業。
伴隨著消費復甦勢頭的顯現,新城控股的商業運營升級,有望同居民的消費需求實現深度融合,並創造更強勁的持續增長。
債務零違約,聚焦長期價值
2022年新城控股是少數幾家債務「零違約」、且融資渠道仍然能夠保持相對通暢的民營房企之一。
從「第一支箭」的信貸支持到「第二支箭」的債券融資,再到「第三支箭」的股權融資,新城控股「連中三箭」的背後,憑藉的不是運氣,而是尊重長期價值,紮實經營的結果。
過去,新城控股在綠色發展和社會責任踐行端所的投入,在無形中傳遞了企業拒絕利潤短視,謀求長期發展的戰略眼光。
在「保交樓」成為行業年度熱詞的2022年,新城控股積極響應政府要求,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將「保交付」工作列為公司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全年實現241個批次、共計13.1萬套房源的交付。
在這基礎上,新城控股也在不斷積極主動踐行公益事業,公司自2013年創辦大型公益品牌「七色光計劃」以來,已經匯聚了包括「新綠行動」、「光彩圖書館」、「幸福公益集市」在內的三大公益項目,推動社會的點滴進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報告期內,上述公益品牌已共計開展154次活動,直接及間接參與人數達5萬餘人次。
即便是在利好頻出的當下,新城控股也依舊以謹慎的態度,傳達了穩健發展的決心。
最新的一期的業績發布會上,新城控股管理層表示,2023年還將以保交付為核心,在充分化解風險為前提的情況下,再謹慎開展以區域為深耕的投資。
針對吾悅廣場等優質商業資產,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強調, 接下來需要更加關注長期,不過分關注短期目標,「個數不再是第一選擇」,而是要追求自身廣場價值的挖潛,輕資產方面傾向於尋找成長性和天花板更高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