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對我成長巨有用的3個好習慣,你們一定要看!

2022-04-23     現代與經典

原標題:分享對我成長巨有用的3個好習慣,你們一定要看!

作者:李小墨 來源:深夜書桌

我最佩服的同齡人有兩種:

不會在榮譽面前飄飄然,穩定且持續地優秀。

甘願蟄伏,擁有自己的目標,堅定地朝著目標一步步前進。

不會在榮譽面前飄飄然,穩定且持續地優秀。

甘願蟄伏,擁有自己的目標,堅定地朝著目標一步步前進。

優秀的人,都是好習慣的集合體。

並且不為外界所打擾,堅定做自己。

成為更好的人,是一個不斷培養好習慣的過程。

今天分享的文章,就想介紹三種,親身驗證過的好習慣給大家。 (快,小本本拿出來做記錄啦~)

以下的好習慣,都對我產生了深遠的改變,也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從中獲益。

01.

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間

控制在3小時以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蹤過,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

我偶然在手機設置里,發現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長達8小時,多的時候,甚至達到十幾個小時。

平均每天拿起手機的次數是73次;

除去睡眠時間8個小時,平均到剩下的16個小時里,每個小時拿起手機的次數是4.5次;

平均每13分鐘,就要拿起手機一次。

平均每天拿起手機的次數是73次;

除去睡眠時間8個小時,平均到剩下的16個小時里,每個小時拿起手機的次數是4.5次;

平均每13分鐘,就要拿起手機一次。

這意味著:我真正用來工作的時間,所剩無幾;我的專注力,也因為不斷拿起手機,而被打斷。

難怪我總是效率低、精力差,手機上癮導致拖延、熬夜、分心。

它是一個破壞力驚人,又無孔不入的壞習慣,讓我的生活混亂和失控。

戒手機四個月,我現在已經能平穩地,每天把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在3小時以內。

這在四個月前是難以想像的,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步:反思是什麼原因,導致我長時間使用手機?

這一步是設想所有可能的誘惑。按危害性排序如下:

1)期待反饋,導致反覆查看手機。

公眾號發文、知乎發文答題、發朋友圈,甚至閒魚掛了閒置,我會忍不住反覆看一下,有沒有反饋。

有沒有人留言?有沒有漲粉?有沒有點贊?

有的話就特別開心,沒有的話就灰心失望。

有沒有人留言?有沒有漲粉?有沒有點贊?

有的話就特別開心,沒有的話就灰心失望。

2)工作中途感到倦怠厭煩,或者感受到壓力想逃避的時候,想忙裡偷閒娛樂一下。

看娛樂八卦、刷熱門微博、刷知乎、看B站......

3)賴床、熬夜、午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機,耽誤起床和休息。

4)看時間+各種APP通知

5)購物

第二步:減少或消除誘惑

1)以後定時查看反饋。

吃飯時間用來查看反饋,睡前統一查看一次反饋。

吃飯時間用來查看反饋,睡前統一查看一次反饋。

2)工作時間手機封印。

關機、放到視線之外、放到遠一點的地方,絕對不能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3)早飯及睡前,解封手機,但是要防止報復性補償,導致熬夜和賴床

4)手機APP通知全部關閉、app來個斷舍離。

只留下常用的幾個軟體,卸載了,大不了用的時候再下載。讓手機變成沒有娛樂吸引力的手機。

只留下常用的幾個軟體,卸載了,大不了用的時候再下載。讓手機變成沒有娛樂吸引力的手機。

5)梳理信息源,精選高質量的信息源。

切忌無目的、無節制地瀏覽。

第三步:尋找替代方案

1)用電腦登錄微信回復工作信息,以及其他app的工作功能,全部在電腦端完成;

2)用電腦右下角看時間;

3)倦怠厭煩時,跟著keep做舒緩瑜伽、收拾整理某個角落等,作為休閒。

第四步:執行和復盤

因為手機要用於聯絡和工作,所以完全不用,是不切實際的。

根據我自己的情況,工作日每天控制在3小時以內是合理 。

監控和追蹤手機螢幕使用時間,引入公開監督和懲罰,每周的手機螢幕使用時間統計,發布朋友圈。

如果任何一天超過3小時,就抽一個點贊的朋友,私發300元紅包作為懲罰。

監控和追蹤手機螢幕使用時間,引入公開監督和懲罰,每周的手機螢幕使用時間統計,發布朋友圈。

如果任何一天超過3小時,就抽一個點贊的朋友,私發300元紅包作為懲罰。

休息日不控制手機使用,張弛有度;引入罰款機制,出於損失規避的心理。

我發現戒掉手機,除了提高效率,提高專注力,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更喜歡自己了。

更自信,對生活更有掌控感,不再因為不夠自律,而自我攻擊和自我厭惡。

02.

從間歇性猛讀書

變成每天讀50+50頁書

我發現自己的閱讀行為,是極其不穩定的,很少會很長時間不摸書沒錯。

之前讀書的方式,就是想讀的時候猛讀,把所有的事情丟開的那種讀法。

但我發現這種讀法,導致讀書的速度和數量不太穩定。

以為自己一直在讀書,以為自己讀了蠻多書,其實一個月可能讀了三四本。

事後我常常會羞愧、自責、自我攻擊,可是這樣的不穩定狀態,已經存續很久了。

所以我決定,把讀書這件事也習慣化。

所謂習慣,就是以穩定的頻率,定量做某件事。

方案1.0:

同時讀三本書,每天每本書100頁,一天三百頁。

不行,強度太大。

我只能讀完兩本書,兩個100頁;讀完兩個100頁,我已經完全不想打開第3本書。

同時讀三本書,每天每本書100頁,一天三百頁。

不行,強度太大。

我只能讀完兩本書,兩個100頁;讀完兩個100頁,我已經完全不想打開第3本書。

方案2.0:

同時讀兩本書,每天每本書100頁。

試過一段時間,但只適用於時間充裕的時候。

因為兩本書,兩個100頁,會花掉我半天時間,依然占去太多時間和精力。

同時讀兩本書,每天每本書100頁。

試過一段時間,但只適用於時間充裕的時候。

因為兩本書,兩個100頁,會花掉我半天時間,依然占去太多時間和精力。

所以繼續調整。

方案3.0:

同時讀兩本書,一本虛構類書籍,也就是小說,一本非虛構類書籍,每天每本50頁。

同時讀兩本書,一本虛構類書籍,也就是小說,一本非虛構類書籍,每天每本50頁。

我終於調整到我最舒服的狀態,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任務。

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只需要付出輕度努力,而不是重度努力才能達成的事。

執行方案幾個月後,我的當前狀態是:每天不讀完兩個50頁,非常不自在,甚至感到煩躁。

這是習慣基本養成的標誌。

我意識到,習慣比爆發更有力量。

也許是因為我太自以為是,我常年以閱讀速度快、閱讀量大、閱讀技巧嫻熟、閱讀見解深刻自居,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已經不需要提高了。

這是多麼愚蠢啊!

越是擅長的事,越是重要的事,越應該下死功夫精進才對。

幾乎任何事,精進之道都是沒有止境的,我卻故步自封了這麼久。

03.

學會主動休息

不再以意志力的名義硬撐

之前因為精力不濟,我很認真地看了,幾本關於精力管理的書。

我發現我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來不懂得主動休息。

總是連續不斷地工作,直到累到不行,然後被動奔潰。

崩潰就像報復性補償,我會罷工,然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找回狀態。

等我找回狀態,我又會非常勤奮地工作,直到我再次被動崩潰。

我以前以為,是因為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強;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我需要休息了。

我最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在疲勞的時候,以意志力的名義硬撐,然後極其低效地工作。

因為低效,進展緩慢,想做完的事情總是做不完,我又會犧牲睡眠時間繼續工作,不斷加長工作時間。

然後更加精力不濟和低效,進入惡性循環。

我最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在疲勞的時候,以意志力的名義硬撐,然後極其低效地工作。

因為低效,進展緩慢,想做完的事情總是做不完,我又會犧牲睡眠時間繼續工作,不斷加長工作時間。

然後更加精力不濟和低效,進入惡性循環。

我好像就是書里說的,有 「壓力上癮症」 。

比如工作以後,每次遇到長假,別人在計劃著旅行和聚會,我總是把假期塞滿學習、自我提升計劃。

因為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休息=偷懶。

我終於意識到,該休息的時候就得休息,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種時間投資,是在充電。

我們需要留出時間,把身體和心裡積累的疲憊清空。

我做了一件事,我效仿猶太人的安息日,把每周六設定為我的強制休息日。

無論多忙,都要放下所有的工作,強制休息一天。

我還建立了一個主動休息清單,我把那些非常喜歡做、做的時候很開心很放鬆、做完之後,自我評價會變高的事情,全部列出來。

比如整理收納房間、完全不趕時間、慢斯條理、溫柔地護膚、洗澡......

比如整理收納房間、完全不趕時間、慢斯條理、溫柔地護膚、洗澡......

精力管理是一種能力,而主動休息,是精力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

04.

寫到最後

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實行定期復盤,改掉了壞習慣,建立了好習慣。

扭轉了許多關於自我管理的觀念,並且在新的觀念上,建立起新的生活。

最後,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起先是我們造就習慣,後來是習慣造就我們。

作者: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於版權、合作和投稿,請聯繫現代與經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郵箱[email protected]

名師在線課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6a7793b8caf13ca19a62af94c3d6e1d.html











推倒思維的牆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