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N刷的西北美食之都,每年都想去吃上半個月~

2022-05-05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值得N刷的西北美食之都,每年都想去吃上半個月~

坦白講,到西安旅行我心中總難免有種朝聖的心情。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就是一本打開的3D歷史教科書啊。那些小時候在課本里念過,懵懵懂懂背過的錦繡篇章,可就誕生在西安的大街上,寫在它隱秘的角落裡!

西安鼓樓

這裡有秦始皇留下的世界奇蹟兵馬俑漢朝的未央宮、唐朝的長安城……遺址遺蹟多到在西安造個地鐵都很困難,誰讓人家是「隨手一挖就是古墓,地下比地上還熱鬧」的古都呢!

你如果面露羨慕之情,當地人可能還會不以為意地回一句:誰家地底下還沒埋個王侯將相?

西安是老牌旅行目的地了。再加上有古都buff加持,去過的人往往自動化身為西安野生宣傳大使,還沒去過的人也總在蠢蠢欲動,下一站就該安排它了。

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西安真得是一生必去!按照慣例,我先把西安的玩法匯總放在這裡。

西安這個城市很耐玩,幾乎每個點都是心尖上的好地方。比如陝西歷史博物館就是博物館界的王炸,我逛了一整天都覺得遠遠沒看夠。

所以無論你計劃在西安玩耍幾天,我都不會覺得驚訝。

寶藏西安自然也是斜槓青年,除了人文歷史深厚,美食也非常非常非常出眾!

在遍地皆是美食的西安,隨隨便便就可以吃得「盆滿缽滿」。連最常見的油條,西安人都能給做得格外鬆軟有嚼勁!

離開西安之後,也往往要過好久胃才能從失落中恢復過來。

所以,今天是一篇美食安利帖!背景音樂我也給大家準備好了,建議邊聽邊看邊唱,要咥(dié)飯論美食,還得數咱三秦大地。

陝西美食音樂:黑撒 - 起的比雞還早

西安人說,管飽也是一種浪漫!

第一次到西安,咥個臘汁肉肉夾饃,來碗涼皮配冰峰,三秦套餐安排上,西安的美食算是入個門。

西安肉夾饃三秦套餐

二刷西安,肉丸胡辣湯、岐山臊子麵、麻醬釀皮、酸湯水餃、洋芋糍粑、醪糟、甑糕……好吃的越挖越多,一天安無論安排幾頓都是不夠的。邊打飽嗝邊在心裡驚嘆,不愧是西安!

:大碗咥面

「麵條像褲帶,辣子當主菜。」黃嗷嗷的關中大地上,人人都離不開這碗面。

去西安之前,我知道西安人吃一種神奇的biangbiang面。到了西安之後才發現,他們愛吃臊子麵、褲帶面、蘸水面、菠菜面、蒜蘸面、餄餎面、干拌扯麵……連著吃上個把月也不會重樣。

加了菠菜的面

西安也刷新了我這個南方人對面的印象,沒有搞花頭精的澆頭,是實打實在吃面!吃到胃裡也沒什麼虛招,就是腳踏實地的滿足。

只要面做得勁道,料給得實誠,就能大快朵頤,配得上一句「嘹咋咧!」

就拿最為人津津樂道的biangbiang面來說吧。

陝西有八大怪,兩怪和biangbiang面有關:「盆碗不分開,麵條像褲帶。「光這個名字,就給它拉足了關注度。

biangbiang面的製作過程也很有看頭。

它要經過反覆拉抻摔打,讓麵筋包裹著鬆散的澱粉變得粘連,內部結構更加緊密。只有經過充分捶打的麵條入水後才不會吸水膨脹,也不會軟爛。

經驗豐富的師傅知道,麵條在鐵板上拍打出「biang-biang」的聲音越清亮,這口感啊就越筋道彈牙。

老西安人吃起來也不客氣,用的都是老碗,大到端起來腦袋都看不見,拌著蒜,大口咥,咥得滿頭大汗才叫痛快。

電影《白鹿原》吃面場景

biangbiang面論根賣,再餓也不要貪多,五根面就包管能讓你吃個肚子圓鼓鼓。

面好吃,做起配料來西安人也有自己的絕技,一碗臊子麵我也非常愛!

臊子通常指的是剁得細細的肉沫,但在西安「臊子」是種復合澆頭,分肉臊子和素臊子。

素臊子包含了好幾種配料,紅的是胡蘿蔔,黃的是雞蛋,干黃花菜,還有黑木耳、青蒜苗、白豆腐,臊子做對頭了,面的口感也有保障了。

一碗好吃的臊子麵,能夠保障我一整天的快樂!

除此之外,我覺得在麵食天堂西安,根本沒有難吃的面,不同類型的面隨便點,幾乎不會踩雷!

店鋪推薦 老李家biangbiang面、愛驊褲帶麵館、馬振面(大皮院店)

:涼皮

我仔細想了想,大概只有涼皮能讓西安人暫時放下手中這碗麵條了。誰承想,涼皮也是內卷很嚴重的地方。

秦鎮米皮、漢中熱米皮、西安麻醬釀皮、岐山擀麵皮,是常年霸占西安涼皮榜單的四大王者。

秦鎮米皮口感柔軟,幾乎不用咀嚼,就能順著喉嚨滑進肚子。

秦鎮米皮上桌前蘸紅油的動作最銷魂

回坊里常見的麻醬釀皮是微黃色,蓋著一層厚厚的麻醬,再加上一大勺油潑辣子,綿軟粘稠就是西安人難以割捨的美味。

偏黃的釀皮

盛志望麻醬釀皮

岐山擀麵皮則因為製作工藝中有發酵和擀麵的操作,所以是個倔脾氣,口感緊緻有嚼勁。

擀麵皮

要問哪種最好吃,我真選不出來,只能當一回端水大師,覺得是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秦鎮米皮

西安人愛在夏天吃涼皮。一碗涼皮再配上明黃亮眼的豆芽、翠綠的黃瓜絲和特製的醬料,最後再把油潑辣子往上一澆,就是千金不換的美味。

拿起筷子翻兩翻,酸辣香味裹挾著沁人的黃瓜味直鑽鼻子,吸溜幾筷子,味蕾立馬被轟炸開。夏天沒食慾?不可能的事。

店鋪推薦 朱選民大米麵皮(西木頭市總店)、拴馬樁擀麵皮、薛家涼皮、盛志望麻醬釀皮

:饃都

在吃貨的眼中西安還是Mó都,號稱一個饃能夠夾住全世界。

西安的饃可以分為兩大類,肉夾饃和菜夾饃。臘汁肉夾饃作為小吃頭牌,早就已經走遍大江南北。(ps:在西安有臘汁肉夾饃和臘牛羊肉夾饃的區別,臘汁肉夾饃夾的是豬肉,臘牛羊肉夾饃則是清真的哦。)

肉夾饃主要用的是白吉饃。白吉饃是用陝西本地過冬的小麥磨成的精製麵粉製作的,因為當地日照充足,小麥澱粉含量高,口感也更筋道。

一隻合格的白吉饃,總結起來是九個字:「金絲圈、白銀邊、鼓鼓腔」。

饃的上下兩圈烤得色澤金黃的同時,外沿的一圈還要保持白銀色。而且剛烤出來的白吉饃,中心蓬鬆鼓脹,一刀切開來能看到冒著熱氣的氣孔。

純正的肉夾饃里見不得一點菜葉子,哪怕加了青椒都是耍流氓。

焦香酥脆的饃餅包裹著鮮嫩多汁的滷肉碎,而肉汁早已經浸潤了饃餅,滿滿的餅香脂香,而且一點都不覺得膩,超級美味。

菜夾饃則有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意味。就像南方人做糯米飯糰一樣,西安人也喜歡往裡加各種菜,講的是海納百川。

老金家蛋菜夾饃配料

還有人煞有介事地總結過菜夾饃公式,一隻夢中情饃=一層辣子鋪底(油潑辣子)+片狀食材(豆乾/花干/煎雞蛋)+絲狀食材(土豆絲/胡蘿蔔絲/海帶絲/生菜絲)+顆粒狀食材(黃瓜塊/花生/青椒)+脆口食材(鍋巴/饊子)。

不加到完全合不上的菜夾饃,都是不夠正宗的。

我吃過最印象深刻的臘牛肉蛋菜饃,看起來是很胡鬧的搭配,沒想到也好吃的很。

一口下去既有鹹鴨蛋黃的油香,也有臘牛肉的鮮美肉汁香,再配上甜美的玫瑰鹹菜來中和口感,各種口味融合在一起,簡直是完美。

店鋪推薦 【臘汁肉夾饃】子午路張記肉夾饃(翠華路店)、秦豫肉夾饃(東木頭市店)、王魁臘汁肉夾饃

【臘牛肉夾饃】馬樂貝臘牛肉夾饃蛋菜夾饃、楊天玉臘牛羊肉店

除了肉/菜夾饃,羊肉泡饃也一定要吃。

進到泡饃店裡,老闆二話不說先給你一碗饃,動手掰吧!羊肉泡饃的饃要手工掰碎才更入味。這也沒啥技術,要有耐心,掰得細,一個饃邊聊天邊掰可以掰上半個小時。

如果你趕時間,也可以選擇機器掰好的饃。但為了美味,每次我都心甘情願來進修掰饃女工。

饃掰好後就請店裡的夥計呈給掌勺大廚。他會安排倒入鍋中,加牛肉湯大火快煮。

羊肉湯是提前煮好的,幾十公斤的大骨頭和一大袋秘制香料一同熬上十來個小時,直熬到肉變得酥爛,湯汁濃醇。羊肉泡饃好吃,全憑這鍋湯了。

等到饃變得鬆軟,就可以出鍋了。黃豆大小的饃粒吸飽了濃稠的湯汁,羊肉在碗中若隱若現。一口泡饃,一口糖蒜,再喝一口濃湯,別提有多酣暢淋漓了。

店鋪推薦 同盛齋、果淵齋老米家、清真馬峰小炒泡饃、天發芽何記葫蘆頭泡饃

:肉丸胡辣湯

關於早餐吃什麼這個問題,在西安人的心中,一碗肉丸胡辣湯的地位是很難被撼動的。

基本上無論你起多早,一大鍋烹煮得當的胡辣湯都早已經守候在早餐店門口了。

曾經被熱辣的河南胡辣湯勸退過的我,在西安綿軟熨帖的胡辣湯里又打開了新世界。

雖然追究來源它也來自河南,但完全是自成一派的做法,我覺得可以理解為加了肉丸的蔬菜濃湯。

胡辣湯里的土豆、葫蘆瓜等蔬菜入口是非常得香稠可口,點睛之筆自然是最後的一勺油潑辣子,濃郁的香辣味直衝鼻腔。

熱乎乎,麻辣辣,從口腔熱到心窩,不知不覺吃的滿頭大汗,一天才算圓滿開場!

熱氣騰騰的胡辣湯配上酥軟的饃,敦厚夯實,是西安人的早餐標配。10元左右,就可以吃得很滿足。

店鋪推薦 馬奎肉丸胡辣湯、老字號賈家肉丸胡辣湯、劉峰肉夾饃

:甜食

至於西安人的小甜食,實名推薦甑糕、柿糊塌和醪糟。而且西安的甜食,沒有加很多調料來裝點,吃的是食物本味的甜。

不少西安人會把甑糕當做早餐。一層糯米、一層芸豆、再來一層軟爛成棗泥的紅棗,在南方人看來,這不就是沒包粽葉的粽子嘛。

因為蒸的時間足夠久,甑糕里的大棗早就蒸得軟爛,棗肉已經把糯米染成紅褐色,紅棗的香甜也完全融入糯米之中。

甜蜜的棗泥與芸豆細膩的豆沙交織一起,就著糯米的黏纏,一不留神就全進了肚子。回味起來只有四個字:香、綿、甜、糯。

盛名在外的火晶柿子,如同小小的橙色燈籠,嘗起來像一包蜜,直接吃就很甜蜜。

甜甜的柿子肉還可以加入麵粉拌勻,再用熱油煎炸做成西安人愛吃的柿子糊塌

一口咬下去,外殼酥軟裡層軟糯,滿口都是扎紮實實、讓人眼冒金星的甜。尤其冬天剛出鍋的時候來上一個,熱乎乎的超治癒。

唯一的缺點是它有季節性,九月以後才能吃到。

醪糟其實也叫酒釀,是糯米經過多種工序發酵而來的。醪糟是正餐的一道湯品,也是解暑的糖水。醪糟醅里可以加各種配料讓口味更豐富,我最喜歡的是牛奶雞蛋醪糟。

舀一勺酒香撲鼻,又因為加了雞蛋和牛奶味道會更加濃郁醇厚,滿口都是自然的香甜。

在西安,自然是要頓頓安排它做飯後小糖水了!

西安覓食,請往這走!

西安好吃的很多,挑單店打卡會比較累。除了我上邊單獨推薦過的店鋪之外,我也很安利大家先到美食聚集地,滾一遍小吃list打個底。

西安人氣最高的美食聚集地,自然是回民街。它的範圍很大,除了回民街主街,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街道都算在內。

回民街主街遊客去的比較多,大家簡單逛下就好。我推薦大家可以往它邊上的小路走走,灑金橋、西羊市、大皮院都可以作為重點考察的街道。老字號一家挨著一家,都是當地人也會經常光顧的老店。

我每次到西安,都直接先往這裡沖,把各種饞死人的好吃的輪流打卡一次。

灑金橋

灑金橋是一定要去的。志亮灌湯蒸餃、金家蛋菜夾饃、馬二酸湯水餃、劉信牛羊肉小炒泡饃、胖子甑糕……整條街吃過來都不踩雷。

多肉之前寫過超級詳細的灑金橋的美食攻略,跟著吃就好了。

灑金橋馬二酸湯水餃yyds!

西羊市

西羊市這條巷子有6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買賣牛羊的地方,所以得來這個名字。現在它是回民街的一條岔路,也開滿了各種小吃店。

店鋪推薦 老米家大雨泡饃、花奶奶酸梅湯、東南亞甑糕、劉紀孝臘牛肉、安家小炒泡饃

安家小炒泡饃

大皮院

大皮院也里西安回坊里的一條街道,長度400來米。在這條不長的街道里,也藏著很多不平凡的美食。

店鋪推薦 石家包子、定家小酥肉、陝十叄、盛志望麻醬釀皮、劉明柿子糊塌

定家小酥肉

石家包子家的八寶稀飯

東木頭市(鐘樓&碑林附近)

明清時代的東木頭市聚集著大量的木匠人,整條街因此得名。東木頭市全長800多米,也有不少好吃的。它在鼓樓和西安碑林博物館附近,可以順道覓食。

店鋪推薦 秦豫肉夾饃(東木頭市總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愛驊褲帶麵館(biangbiang面、臊子麵、蘸水面都很絕)、河南老王家姐弟胡辣湯(肉丁胡辣湯+蔥油餅是招牌)、花木蘭小奶糕(老西安人的童年回憶,奶糕奶味很足)、三姐妹餃子店(茴香餃子是一絕)、西安尚友秦腔茶樓(聽秦腔)

永興坊

永興坊是經過精心規劃的美食街,之前因為摔碗酒火過一陣。雖然說遊客的氣息也很濃,但我覺得還是值得一去。這裡沒有xx臭豆腐、xx烤魷魚這些小吃來濫竽充數,實打實地集三秦美食精華於一身,還是非常良心的。

秦鎮米皮、子長煎餅、陝北碗坨、陝南脆米糍粑、銅川油茶泡麻花、城固熱麵皮……建議空著肚子來吃上一圈,陝西美食門兒清!

西安的夜生活也非常熱鬧,東新街、小南門、回坊附近都是比較熱門的夜宵集中地。宵夜種類太多了,吃一頓完全不過癮。關於宵夜怎麼吃,我們也已經探過路了 能陪你吃到凌晨的西安,安排一頓夜宵怎麼夠?

拿著這份西安夜宵清單,估計能夠你吃好幾個晚上的了。

關於住宿

吃吃喝喝的事情安排好之後,再講講怎麼住。西安可選的酒店非常多,之前菜菜做過匯總,我也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了。

第一檔:索菲特傳奇

第二檔:麗思、W、君悅、凱悅、威斯汀、萬麗

第三檔:洲際、華邑、溫德姆、香格里拉、皇冠假日、富力希爾頓、索菲特人民大廈、萬豪行政公寓

國賓館:陝西賓館

西安好吃的實在太多,我吭哧吭哧寫了半天,感覺也只是九牛一毛。大家還有啥推薦的不?歡迎留言來饞饞我們。

為了吃,我都願意再去西安千千萬萬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67c30566d46cd5f51d10d3cf4435e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