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奶粉進醫院,醫生坦言:別輕信這些「有毒」的沖奶方式

2022-03-26     孕育島

原標題:寶寶喝奶粉進醫院,醫生坦言:別輕信這些「有毒」的沖奶方式

給寶寶沖奶粉,是新手父母必須經歷的一項課程,沖奶粉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裡面有很多學問,不過有一些父母,就是因為「愛子心切」,又不懂得沖奶粉的正確方法,把孩子喝進了醫院。

這種沖調奶粉的方式看似很有營養,實際上則是在「害娃」

小玉家的寶寶已經8個月了,因為小玉之前奶水一直都不是很充足,所以一直以來寶寶都在喝奶粉。不知道是寶寶缺乏營養還是怎麼的,孩子生長發育明顯比同齡孩子要慢一些。

小玉聽朋友說,用「牛奶」給寶寶沖調奶粉的話,可以讓寶寶吸收雙倍的營養,自然發育速度就上來了。小玉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用牛奶給寶寶沖調起奶粉來。

本以為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發育好,沒想到幾天後,寶寶便出現了嘔吐和腹瀉的情況,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表示:牛奶裡面有很多營養成分,而奶粉里的營養成分也是不少。

二者混合在一起,使得孩子吸收營養物質過多,沒有辦法在短時間消化,無疑是增加了腸胃的負擔。這時候小玉才明白,本來是疼愛孩子的行為,卻沒想到會給娃帶來病痛。

其實,很多家長都犯過同樣的錯誤,總是採用錯誤的方式給孩子沖奶粉,看似無關緊要,實則卻是在慢慢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家長們要掌握正確的沖奶粉方式。

給娃沖奶粉時,是先「放奶」還是先「放水」?

記得小島在生下寶寶之後,孩子爸爸和奶奶在沖奶粉時,在「究竟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這件事上總是搞混,他們總是習慣性地先把奶粉先倒入到奶瓶里,然後再放水。

但實際上,正確的方法是先放好水,再放奶粉順序做得不對,影響的可是衝出來奶粉的濃度和溶解度。

濃度:

奶粉濃度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關鍵的,一般在奶粉罐上,每30毫升的水放一勺奶粉,如果先把奶粉放進去,後添加的水含量自然就是少的,濃度如果長期不正確,對於孩子的腸道消化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溶解度:

奶粉的溶解度不好,直接影響孩子對奶粉的吸收程度,長時間吸收不好,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如果是先放奶粉再放水,奶粉在溶解的時候很容易結塊,溶解就會不充分;而先放水再放奶粉,奶粉在和水的接觸中,就會慢慢地溶解,溶解度直接提升不少。

給寶寶沖奶粉時,還有哪些「有毒」的沖調方式?

蔬菜水沖奶粉

不知道有沒有家長喜歡用「蔬菜水」給寶寶沖奶粉。蔬菜水裡有蔬菜的營養,不僅能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同時也能解決孩子因吃奶粉而導致的「上火」問題。

看似很有好處的沖調方式,實際上則是很危險的。蔬菜水給孩子沖奶粉,很容易出現亞硝酸鹽,這種東西含有劇毒,孩子接觸後,輕則皮膚青紫,重則還會出現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的情況,還會危及到孩子生命。

礦泉水沖奶粉

礦泉水裡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用它來沖調奶粉看起來營養是比較多的,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礦泉水裡的礦物質對於大人來說是不錯的,但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幫助,而且礦物質也很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直接影響身體健康。

藥+奶粉

孩子生病時,吃藥是一個大問題,家長擔心孩子吃藥困難,索性就把藥物摻在奶粉里, 這也是不對的。奶液會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層覆蓋膜,影響藥物的吸收,降低藥效。

給孩子沖泡奶粉,自來水加熱沖泡是最好的選擇

比起上面用牛奶、蔬菜水和礦泉水沖泡奶粉,選擇經過凈化、煮沸、冷卻到合適溫度的自來水沖泡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對於自來水加熱的溫度也是有要求的,不能過熱也不能過溫。

過於溫的水沖奶粉自然是沖不開的,無法保證奶粉的充分溶解,而水的溫度過高,就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尤其是裡面的葉酸成分,被高溫破壞後不能被寶寶吸收。

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孩子葉酸的缺乏,進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狀。一般在奶粉罐上對於沖泡的水溫有明確的說明,家長一定要按照使用說明來進行。

小島想說:

對於父母來說,想要照顧好孩子,平時生活中就要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減少寶寶生病的幾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61c08f81be7291eb9f7b08f932b4c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