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珙縣紀檢委員唐正治:一份使命三條戰線

2020-04-10     四川新聞聯播

四川新聞網宜賓4月10日訊(孫旭 李旭嬌)2020年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宜賓市珙縣珙泉鎮魚竹村紀檢委員唐正治而言更是如此。作為村上紀檢委員的他,成為了疫情防控、災後恢復重建和脫貧攻堅三條戰線上的主力作戰員,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人的使命。

破舊麵包車成了「戰友」

「大年初一到現在,我完全都沒有時間概念了。」這個春節,為了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保障村民的健康,唐正治放棄了和親友的團聚時間,積極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別看我的麵包車有點破舊,一次運的東西可多呢,馬力也很足。」發放物資、卡點執勤、走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政策,唐正治總是少不了這輛傷痕累累的「戰車」的陪伴。面對著三千餘人防疫的排查和宣傳,5個交通監測點的值班值守、近1000份防疫物資的發放監督,這輛破舊的麵包車成了他最親密的「戰友」。

近兩個月來,唐正治帶著他的「戰友」組織黨員、志願者隊伍,分組到社入戶排查4次270餘人,發放防疫宣傳單5次3000餘份,排查重點疫區返鄉人員7人,監督防疫物資發放600餘份,實現了防疫宣傳到位、人員摸排到位、物資發放到位。

災後恢復重建不能再耽誤

挖土、取土、裝車,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等各種機器在緊張作業,整地、圈樑、砌牆,泥工、木工、電工等各類工人也在加緊建設,魚竹村「6.17」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項目開始復工復產。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和23時36分,長寧縣、珙縣先後發生6.0級和5.1級地震,珙泉鎮魚竹村是珙縣距離震中最近、受災最為嚴重的行政村,大部分房屋嚴重受損,山體滑坡嚴重,道路開裂變形隨處可見。地震造成C級危房188戶,D級危房283戶,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尤為迫切和重要。

在魚竹村災後恢復重建的13個聚居點的工地,時常能夠看到唐正治的身影。是否有外地來的工人,是否準備好防疫物資,是否落實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建設進度按照工期推進等情況,都是他的關注點。

「在『6.17』地震中,我們村受災嚴重,很多群眾流離失所。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們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已經有些滯後,為了讓受災群眾能夠及時住上新房,災後恢復重建不能再耽誤了。」唐正治說到。

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唐正治又開始在脫貧攻堅一線忙碌了起來。

「這是我們村最偏遠的一戶,在那個山頭上,我去看看幫扶成效,和他們談談心。」此時的唐正治正在忙著走訪貧困戶,用腳步丈量著魚竹村的每一個山頭。

作為村紀檢委員的唐正治對標省市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對脫貧攻堅資料進行檢查,督促村上查缺補漏,併入戶查看幫扶規劃、工作記錄、幫扶成效,督促幫扶責任人規範填寫精準幫扶手冊。同時,緊盯脫貧攻堅領域的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哪裡資金密集容易出問題,哪裡就是他關注的焦點。

「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侵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損害的是黨執政的根基。我們要把脫貧政策落實到群眾,把脫貧結果公示給社會,用鐵的紀律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唐正治堅定地說道。

疫情防控,災後恢復重建、脫貧攻堅三條戰線相互交錯,村民健康生活、安居樂業,一份使命催促前行。唐正治關鍵時刻講「政治」,在各條戰線上發揮著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展現了紀檢監察「前沿哨兵」的良好形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5tGY3EBrZ4kL1Vi4K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