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區海綿運動綠地公園環境優美。該公園是慶陽市建設海綿城市的示範性工程。
西峰區南苑路居民在社區圖書室讀書。
清晨,迎著初升的太陽,舉頭四望,是明媚的「西峰藍」;下午放眼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華燈初上,休閒放鬆,是舒心的「宜居夢」……很多人感嘆,西峰變了,變美了,變好了,變得更舒心、更溫暖了。
西峰區是慶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為躋身全國文明城市之列,讓文明之風浸潤千家萬戶,西峰區把「城市出形象、文明邁大步」作為主旋律,堅持城鄉一體推進協同發展,全力擴功能、提品位、抓引導,舉全區之力,聚全民之智,匯全民之策,共建文明之城。
一
「十字路口變暢通了,小街小巷也舊貌換新顏了。」在西峰區解放西路住了十幾年的樊靚說,如今街道寬了,城市美了,心情更舒暢了。
近年來,西峰區牢牢把住「幸福感」和「獲得感」這一核心內涵,實施了一大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惠民工程,推動市政、交通、園林綠化等公共服務全面升級,讓群眾辦事、出行、休閒等更加方便。
西峰區持續推進城區「廁所革命」,實現城市公廁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設施設備更加完善,服務管理更加精細。同時,先後完成了西大街、安化西路、育才東路等34條城區主次幹道道路維修維護,完成了國稅局巷、血站巷等14條巷道維修維護,維修面積1.7萬平方米。
綠,是城市最環保、最亮麗的顏色。西峰區堅持城市綠化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著眼於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高中低相結合」的立體式綠化布局結構,形成了城市街路景觀長廊。目前,城區已建成綠化道路52條,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216平方米。
西峰區還注重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形成與經濟社會相匹配、與城市現代化相協調、與群眾需求相適應的服務業發展體系。以嘉鑫國際建材城、隴東汽車城、東區放心食品城為龍頭的十大專業市場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城南海綿綠地運動公園已開放運營,城區多處正在進行海綿化改造。
二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的少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人多了;閒暇時,喝酒打牌的人少了,讀書看報、娛樂健身的人多了;餐桌上鋪張浪費的人少了,勤儉節約的人多了……如今在西峰區城鄉,一股股清新的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西峰區堅持文明之城,城鄉同創,文明之舉、文明之風由城市向農村延伸和覆蓋,全力豐富這座城市的內涵。持續倡導遵德守法、勤儉節約、孝老敬親的良好傳統和風尚,設立了「善行義舉榜」和「西峰好人榜」;依託道德評議協會,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標兵」「好公婆」「好兒媳」等群眾性創評活動;設立移風易俗重大事務公示欄,製作展示《村規民約》,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大力宣傳勤儉節約、勞動致富好故事,積極引導群眾崇尚文明、崇德向善。
西峰區康壽路社區建成了家風家訓館,團結小學建成了傳統文化宣教展館,慶陽四中建成了「學雷鋒」志願服務展館,南苑路社區設立了「道德銀行」,一個個平台和載體,傳承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散發著無窮的正能量。
在農村,向文明挺進的步伐愈發鏗鏘。據了解,目前該區共成立紅白理事會100個,紅白理事大廳6個,製作展示《村規民約》200多處,各鄉鎮村組相繼制定出台了《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了婚嫁事宜規定、辦事程序和酒宴標準,建立了農村推動移風易俗重大事宜公示監督制度,培育出什社李嶺村、肖金鎮左咀村、後官寨鎮溝畎村等一批移風易俗先進典型。
三
計程車司機拾金不昧,傳遞文明正能量;小學生公交車上撿起散落的垃圾,得到眾多網友點贊……在西峰,「文明創建,人人參與」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已經滲透到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中。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西峰區以「智匯西峰大講堂」專題講座為主導,以區鄉兩級幹部論壇為支撐,以各類文化活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多層級、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網絡。依託基層黨校、市民(農民)培訓學校、農家書屋等德育陣地,組織老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開展宣講交流活動。開展「弘揚雷鋒精神、樹立時代新風」「共創文明城 文明我先行」「小手拉大手」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學生帶家長、黨員帶單位、單位帶社會,把創建工作滲透到每個家庭,覆蓋到整個社會。
一個人的熱心善舉,可以感染身邊人,一群人的熱心舉動,可以感染一座城。西峰區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志願服務品牌項目,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規範化、規模化、專業化和常態化發展,鼓勵和引導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在甘肅志願者網登記註冊。這些志願者懷揣愛與善意,積極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傳遞關愛與溫情,在大街小巷演繹著「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文明善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5i20m0BMH2_cNUgwx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