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逅秋日第一鮮 這些飲食禁忌要牢記

2024-10-20     西安晚報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香、蟹肉壯」。10月螃蟹大量上市,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對此,疾控專家提醒,暢快「蟹」逅秋日第一鮮,這些飲食禁忌要牢記。

眾所周知,螃蟹的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簡而言之,好吃不長肉。蟹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可以補充體力和增強免疫力。蟹肉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利於心血管健康。其中EPA含量和DHA含量豐富,還有能促進大腦和神經組織發育的卵磷脂。此外,蟹肉富含鈣、磷、鐵、鋅等礦物質,有助於骨骼、牙齒的生長發育,可預防貧血等疾病;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群等,具有抗氧化、保護視力等作用。螃蟹還有滋陰清熱、養血潤燥的功效,對於應對秋季乾燥有一定調節作用,有助於保持皮膚水分。

螃蟹雖營養豐富,但不能與很多食物同食。陝西疾控營養食品所專家提醒,螃蟹首先不可與寒涼食物同食。綠豆、海帶、苦瓜、荸薺這些食物都偏寒,最好不要與螃蟹同食,以免因寒性過大加重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出現胃痛、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

二不可和富含草酸的食物同食,例如菠菜、韭菜、茶葉、竹筍等。螃蟹中含有豐富的鈣、鎂等礦物質,若與富含草酸的食物同食會發生沉澱反應,生成草酸鈣、草酸鎂等,不僅會沉積在胃腸局部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長此以往還會增加患結石的風險。

三不可和富含鞣酸的食物同食,如柿子、核桃、石榴、山楂、濃茶等。因為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與鞣酸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沉澱物,不僅影響螃蟹的營養價值,還會刺激胃腸道,發生不良反應。

四不可和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同食,如豬油、五花肉、豬皮、油炸食品、奶油、糕點等。螃蟹中的脂肪酸大多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護血管,若與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同食,會降低腸胃對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影響其營養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天水產品的適宜攝入數量為40~75g(可食部分),那麼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可以吃2隻左右螃蟹,少吃為宜,而且一周內食蟹最多不要超過3次。同時特別提醒,安全吃蟹,牢記不購買、不食用死蟹或瀕臨死亡的蟹。這是因為死蟹體內的寄生細菌會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使得蛋白質分解產生組胺。螃蟹死的時間越長,體內積累的組胺越多,毒性越大。死蟹煮熟、煮透後,毒素仍不易被破壞,食用後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面頰潮紅、心跳加速等。不吃生蟹、醉蟹。螃蟹中可能存在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需要避免生吃,否則容易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過敏性疾病者、痛風患者、肝腎疾病患者應謹慎食用或避免食用螃蟹。 記者 王江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556a94432289a51b75e284a3883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