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渡的名聲並不好,有人把他稱之為「白無常」,有不少女子看中他的皮囊想要嫁給他,最後無一例外都被嚇跑了,不過比起他,朝堂中人更怕的是另一個人,黑無常——來羅織。
來羅織和沈渡都是依靠太皇太后的信任在朝堂上呼風喚雨的,而在原著之中,太皇太后是女皇,在她繼位之後,朝堂上反對聲不少,來羅織便 成了女皇手中的一把刀。
朝堂之人反對,來羅織便殺雞儆猴,在當時有一位老臣跳了出來,不僅寫詩辱罵,還在朝堂之上把矛頭指向女皇,更明顯的是,他明目張胆召集人馬,想要反了女皇。女皇忍無可忍,卻又不能親自動手毀了自己名聲,此時來羅織便拿出了他的「大瓮」,當著所有朝臣來了一招「請君入甕」,大臣原以為自己忠心又得民心,位高權重,區區一個來羅織不敢如何,即便來羅織真動了殺心,也會有人出面阻止,卻不想他的主意打錯了,來羅織會如此,完全是女皇授意,此後,來羅織又抓出了不少反對女皇之人,整個朝堂人心惶惶。
女皇皇位穩固,從此重用來羅織,官拜一品,不在三省六部內,就連宰相都要受他制約監視,朝中所有人都要看來羅織的臉色行事,他可以說是打算大權獨攬,這樣的情況直到沈渡出現才開始改變。
沈渡也深得女皇信任,他其實就是女皇提拔起來制衡來羅織的一顆棋子,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顆棋子,朝堂才能維持基本的平和,對於朝堂中人而言,沈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女皇限時讓沈渡找出兇手的時候,朝堂之人人心惶惶,因為若沈渡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即便他僥倖保住了性命,也徹底失去了女皇的信任,這對朝堂所有人都有影響。
沈渡失寵,整個朝堂都會變天,來羅織的手段朝堂之人都清楚,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人重新大權獨攬,不過對於女皇而言,來羅織是她坐穩皇位的功臣,她對來羅織的信任非同一般,若沒了沈渡,朝堂上又有誰能與來羅織分庭抗禮呢?雖說大家在背後議論沈渡罪臣之後的身份,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沒有沈渡就沒有朝堂後來的太平,保住沈渡的位置,朝堂才能維持應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