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首度接手第一大股東,民營銀行如何把握未來發展方向?

2024-08-14   國際金融報

民營銀行發展十年來,首現國資成為民營銀行第一大股東。

日前,江西裕民銀行股權變更事宜獲批,正邦集團將徹底退出裕民銀行股東行列,由南昌金控接手第一大股東,這也是19家民營銀行中首次有國資成為第一大股東。

2014年首批民營銀行試點獲批籌建至今,19家民營銀行總資產規模已超1.9萬億元。在民營銀行社會信譽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未來如何把控發展方向?有專家建議,民營銀行須合法合規、做出特色,核心在於加強公司治理,尤其是股東結構管理。

南昌金控成第一大股東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南昌金控」)受讓正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邦集團」)持有的江西裕民銀行(下稱「裕民銀行」)6億股股份。受讓後,南昌金控合計持有裕民銀行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0%。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5月20日,裕民銀行獲原銀保監會批准籌建,並於同年9月27日獲批開業,是江西省第一家、國內第18家民營銀行,註冊資本為20億元。

此次股權變更之前,正邦集團為該行第一大股東,認繳出資6億元並持有該行30%的股權,第二大股東為江西博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5.9億元,持股比例為29.5%。二者也是裕民銀行的主要發起人,其餘7位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10%。

作為本次股權的轉讓主體,正邦集團是全國知名的養豬龍頭企業,下設畜牧、植保、食品、金控四大產業。然而,該集團近兩年來的表現似乎並不盡如人意。

股市方面,該集團的上市主體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邦科技」)因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曾於2023年5月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同年12月27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發生重大變化,控股股東由正邦集團變更為江西雙胞胎農業有限公司。

直至今年6月7日,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將自6月12日開市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正邦」變更為「正邦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監管機關的公告內容還提及,裕民銀行應加強股權管理,嚴格控制股東關聯交易,完善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機制,有效防範風險。

今年3月15日,據*ST正邦公告,根據日常經營的需要,需增加與關聯方裕民銀行2024年度日常關聯交易的預計額度,由3000萬元增加至3億元。而裕民銀行多個季度發布的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公告顯示,該行與關聯方授信類關聯交易餘額為0。

與此同時,裕民銀行還出現業績報告難產的情況。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該行是19家民營銀行中唯一未披露2023年年報的機構。正邦科技相關公告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裕民銀行營業收入為2.54億元,凈利潤為-2.42億元。

此外,本次接手裕民銀行大股東地位的南昌金控,由南昌市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後者由南昌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1.037%和8.963%。

提升民營銀行信譽

國有資本入股將給民營銀行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此,專家給出了正面預期。

國資入股民營銀行,能夠為民營銀行提升整體實力提供良好助力。」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直言,「從管理思路來看,國資相較原有股東具有更加成熟的管理思路與金融業務經驗;從資源渠道來看,國資股東也能夠為民營銀行帶來更為豐富的業內資源,促進其在穩健經營的前提下實現較好增長。」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指出,近年來民營資本在金融領域的表現出了很多問題,共同特點表現為民間資本控制金融機構後圈錢或滾雪球的行為,危害民營金融機構的聲譽。

「目前環境下,民營銀行難以獲得社會信任,這是許多民營銀行自身行為造成的,也是盛而後衰的必然,但此時此刻,民營銀行在國家金融體系中依舊具有地域性的存在意義,所以當社會資本歧視和逃避民營銀行時,國家需要給那些一直在合法合規經營的民營銀行背書。」李楠分析道,「站在裕民銀行視角,地方國資控股30%可以補強裕民銀行信譽,提升裕民銀行形象,保證銀行的合規經營不被個別民營資本控制,保護裕民銀行的其他股東及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資成為民營銀行第一大股東的情況實屬罕見,未來南昌金控會否參與甚至主導裕民銀行的業務經營?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相關機構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前均無人應答。

在李楠看來,此次南昌金控占股只有30%,不到三分之一,不能在股東大會投票層面對裕民銀行的董事會組成及重大戰略決策實施一票否決,國資沒有干預裕民銀行的正常經營決策流程。

加強股東結構管理

2024年,我國民營銀行發展剛好走進第十個年頭。2014年7月,首批三家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天津金城銀行和溫州民商銀行獲准籌建,至今全國已有19家民營銀行。

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3年末,除未發布年報的裕民銀行外,其餘18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合計達到1.94萬億元,營業收入、凈利潤合計分別為894.31億元、212.53億元。

「民營銀行近十年的發展背景是我國開放金融體系,是希望打破壟斷、建立自由競爭的金融體系。民營銀行發展中最核心的問題不是如何擴大市場規模,而是如何才能不被股東掏空成為違法犯罪的渠道和工具。」李楠直言。

李楠分析認為,從過去的案例來看,當對民營銀行的監管力度不如對大中型銀行的監管時,實際控股30%以上的股東有足夠的動機鋌而走險,利用銀行的特殊性,做出掏空銀行的存款、提前套現走人等非法行為。一旦民營銀行破產,將會造成存款人的損失,後果將由納稅人買單。

民營銀行如何把握好未來發展方向?

「首先要合法合規,不要把民營銀行的經營炒作到資本運作的角度。其次要做出特色,民營銀行不可能走大而全的路,只能小而散和地域特色化。此外,要加強對民營銀行的公司治理,特別是股東結構管理。民營銀行需要形成內部股權制衡,例如要求每個股東實控比例在30%以下。」李楠最後建議道。

記者:李若菡

編輯:姚惠

責任編輯:畢丹丹

—— / 好文推薦 / ——

  • 哈里斯的金主們和她的「二把手」

  • 農夫山泉急了

  • 重慶啤酒上演「內鬥」

  • 29萬人爆倉!比特幣大跌15%

  • 梁朝偉、劉嘉玲也帶不動水羊股份

  • 太二「委身」寫字樓

  • 榮耀離上市還有多遠?

哈里斯的金主們和她的「二把手」

農夫山泉急了

重慶啤酒上演「內鬥」

29萬人爆倉!比特幣大跌15%

梁朝偉、劉嘉玲也帶不動水羊股份

太二「委身」寫字樓

榮耀離上市還有多遠?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