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社會全面宣傳重點工作,明確總體要求,聚焦突出問題,強化外力推動,真開門、開大門,讓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營造各項工作良好的濃厚氛圍。5 月 20 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發展和改革、教育、文體旅遊、民政、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等重點工作的基本內容、有關措施、工作目標、工作安排及工作進展等情況進行了發布。
重點項目推進情況:2022 年,新城區共實施市級重點項目 128 個,年度計劃投資 156.78 億元。
總體來看,今年實施的重點項目呈現出數量多、投資大、結構優、質量好的特點,數量上( 128 個)同比增長54%(去年 83 個),年度計劃投資上( 156.78 億元)同比增長 40%(去年完成數 112.7 億元)。
從投資的方向趨勢來看,一是社會資本(企業)投資主要集中在科創總部、現代服務商貿流通業和房地產三類。二是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康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等民生類,特別在教育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同比預計高於去年 45 個百分點。
從產業類型來看,128 個重點項目主要有科創總部、教育、醫療康養、文化旅遊、現代服務、基礎設施、房地產等 7 大類型。其中:科創總部類項目 18 個(新建 14 個,續建 4 個)、教育類項目 13 個(新建 7 個,續建 6 個)、醫療康養類項目 4 個(新建 2 個,續建 2 個)、文化旅遊類項目 8 個(新建1個,續建 7 個)、現代服務業項目 14 個(新建 7 個,續建 7 個)、基礎設施類項目 26 個(新建 23 個,續建 3 個)、房地產類項目 45 個(新建 4 個,續建 41 個)。
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 10.15 億元,完成「開門紅」任務 6.5 億元的 156%,超 3.65 億元。其中,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8.08 億元,重點項目對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貢獻率達到 80%。 1-4 月份,預計完成固定資產 18.7 億元。
教育工作:2022—2024 年擬續建、新建、擴建、改建中小學、幼兒園共 29 所。其中,中學 3 所,小學 13 所,幼兒園 13 所。新增班級 511 個,增加學位 22305 個。將有效緩解教育供給不足的問題。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以強帶弱、與駐呼高校深度合作、名校團隊託管、加快實施隊伍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推動薄弱學校提質增效,逐步實現優質化發展。滿足周邊孩子「好上學、上好學」的需求,推動新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深入實施「名校+」「名校長+」「名師+」的三名工程,繼續開展「走向卓越」校(園)長論壇。聚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變革,充分發揮名校長、名師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分類、分層、分崗全員培訓體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組建「名師」研修共同體 100 個,充分發揮名師的引領示範作用,帶動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
加大優秀教師引進力度,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繼續引進 6 所高校公費師範生,2022 年我區計劃招聘編制教師共 386 名,加大音體美勞、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補充力度,進一步充實我區師資力量。
完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創新師德教育,引導教師爭當「四有」好老師,做好「四個」領路人,把職業理想、職業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教師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
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大平安校園建設力度、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落實招生制度改革。助力教育事業發展。
為老服務工作:2022 年,在為老服務方面重點推動 4 項工作。
第一項,建設 11 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實現全部社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全覆蓋。其中,建設 1 處 1000 平米以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位於車東社區),建設 3 處 500 平米以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位於丁香路社區、西苑社區、阿爾泰社區),建設 7 處 500 平米以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位於萬通社區、南苑社區、護南社區、護北禮區、水岸社區、八一社區和興安北社區),目前均已完成選址,有序推進建設。
第二項,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 250 戶。其中,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辦事處、海拉爾東路街道辦事處、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各 40 戶,西街街道辦事處、東街街道辦事處各 30 戶,錫林北路街道辦事處、迎新路街道辦事處各 25 戶,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 20 戶。
第三項,建設家庭護理型養老床位 250 張。其中,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辦事處、海拉爾東路街道辦事處、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各 40 張,西街街道辦事處、東街街道辦事處各 30 張,錫林北路街道辦事處、迎新路街道辦事處各 25 張,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 20 張。
第四項,加強對現有 8 個養老機構(公辦 1 個,民辦 3 個,嵌入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4 個)規範運營管理。目前,我區各養老機構在住老人共 217 名,我們將通過開展經常性督導檢查、專項培訓等,扶持促進全區養老事業、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衛生健康領域重點工作情況:2022 年是我區醫療衛生髮展補短板與高質量同步進行關鍵的一年。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堅決貫徹落實各級衛生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時刻將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作為推動一切工作的前提,聚力促改革、提質量、優服務,努力推進疫情防控、醫改、老人和嬰幼兒服務、中醫藥發展、人才隊伍建設、衛生應急能力、民生實事等 7 個方面 21 項重點工作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
(一)常態化推進疫情防控。疫情發生以來,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系統聞令而動,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任務中去,成為疫情防控主力軍。目前,我區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
(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全市公立醫院改革工作要求,把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目標作為衛生健康系統的重點任務來抓。
(三)加強「一老一小」健康服務。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發展我區普惠托育和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四)挖掘中醫藥發展潛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獨特優勢,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中(蒙)醫藥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中醫院醫療服務的需求。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感控、安寧療護、康復等學科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推動醫療機構相關崗位科學管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全面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應急處理能力。
(六)加強衛生應急建設。為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落實全市衛生應急工作要求的急救均衡設置要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來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存在的短板弱項,為提高我區衛生應急和院前急救能力,規範我區衛生應急培訓工作,促進我區衛生應急培訓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普及衛生應急知識技能。
(七)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我區民生實事項目建設進度,補齊醫療機構基礎建設短板,破解基層醫療資源不足、規模不達標等制約我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難題。
文體旅事業:今年將從四個方面著力,推動新城區文體旅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提升效能,著力推動文化惠民。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是圍繞主題主線,我們的節日等,大力開展「弘揚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活動,舉辦「永遠跟黨走」朗誦音樂會、第十四屆中老年歌舞大賽、「各族兒女齊心向黨」等文藝惠民演出不少於 50 場。大力開展文化活動進軍營,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二是開展藝術精品創作,重點扶持《千古馬頌》馬武劇,創排推出紅色晉劇《青山英烈—高鳳英》並安排全區巡迴演出;三是依託區文化館(站)、圖書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月月傳」活動,廣泛開展數字閱讀,推動「一碼」閱讀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進公園站點等,宣傳推廣中華文化符號,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四是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服務「雙減」政策下的課後服務,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融入新時代教育體系。
二、圍繞全民健康,著力優化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便民健身圈,擬在轄區北部,改擴建體育公園 1 處。進一步夯實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加快推進村居健身設施場地建設,安裝健身器材 200 件,維修破損場地器材 100 處。進一步豐富的大眾體育健身活動,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舉辦新城區職工工間操的培訓和比賽、重陽節登高、敕勒川草原騎游、健步走等活動;開展「健康快車進社區」、「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進社區」、「慶祝農民豐收節」拔河比賽活動。進一步落實《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相關文件精神,積極落實健身從娃娃抓起,助力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組織推動內蒙古小籃球協會、內蒙古冰雪協會等社會體育組織進校園指導服務工作,促進體教融合。
三、統籌全域全季,著力構建「宜游」城區。一是大力推動敕勒川草原品牌化提升建設,整合現有資源,通過豐富旅遊業態,管理提檔升級,打造北部敕勒川草原文化旅遊景觀帶,全力打造地標性景區景點,擴大敕勒川文化品牌影響力。二是大力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切實推進甲蘭板音樂小鎮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級夜間經濟文化集聚區、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鎮、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豐富發展鄉村文化業態,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 90%工程量,二期工程正在推進中。三是大力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旅、體旅、生態與旅遊相結合,推動敕勒川生態樣本存儲空間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鄉村民宿經濟,推動生蓋營精品民宿運營和李占窯、奎素精品民宿二期建設,積極引進文化節慶品牌活動,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截止目前,生蓋營、奎素精品民宿已復工,李占窯民宿一期 3 個院落已正式運營。四是大力開展自治區休閒旅遊度假區建設,整合敕勒川草原周邊資源,打造集地域特色美食、自然休閒活動體驗、戶外旅居等為一體區域休閒度假中心,切實提升我區宜游城區魅力。
四、突出文物保護,著力推進歷史文化傳承。不斷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一是積極推動呼和浩特市長城文化博物館建設,系統性打造反映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的專題展廳和展覽陳列,全面提升長城文化遺產作為全人類精神文化珍品的影響力。二是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工程。我區歷史悠久,文物數量多、分布廣,加強文物保護是法定職責和應盡義務,今年按計劃完成烏蘭夫辦公舊址修繕工程、綏遠城牆保護修繕工程,做好國家長城文化公園規劃和大窯遺址規劃,切實保護好文物安全。三是積極發揮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深度展示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充分發揮轄區各類博物館歷史資源和民族團結知識,廣泛開展精神文明、愛國主義、歷史文化等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努力促進和引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營造民族團結教育的濃厚氛圍。
城市建設重點工作:新城區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高品質城市要求,在夯實城市基礎,打造「宜居」城區方面實施了九大工程,總投資約 26.94 億元,具體為:
一、在道路建設方面,一是新續建道路 26 條,總長度 28.06 公里,總投資 4.91 億元,主要集中在毫沁營區塊今年新交付小區,現已陸續開工,年內完成景苑街、紅山街、福苑路等 12 條道路鋪裝和沁苑西路、察哈爾二街、大青山南街等 14 條道路地下管線施工。二是總投資 4969 萬元,打通區政府西巷、婦幼保健院東規劃路和北規劃路、豐州路等 8 條斷頭路,計劃 5 月份開工,10 月份整體完工。三是總投資約為 2361 萬元,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如意小區南路、績業小區北巷、平安巷等 40 條背街小巷,預計 8 月份完工。四是道路維修,總投資約 300 萬元,計劃實施道路維修工程 5 條,計劃 6 月份開工,7 月中旬完工。
二、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總投資 3.85 億元,改造 91 個小區,改造面積約為 150.43 萬平方米( 396 棟),涉及 1.5 萬戶。其中示範小區 6 個,分別為內工大家屬院、計委小區、團結西區、世紀家園、馬術家屬院、5303 小區。現已完成工程招標,施工企業正陸續進場開工,9 月份整體完工。
三、燃煤散燒治理方面,2020 年至 2021 年期間,已累積投資 6.43 億元,改造住戶 5.42 萬戶。2022 年主要開展燃煤散燒清零行動,投資 5100 萬元,通過煤改電、煤改氣、集中供熱等方式,改造剩餘 2775 戶。現已陸續開工,8 月底整體完工。
四、土地整理出讓及棚戶區改造方面,今年我區共計劃出讓土地 33 宗 2355.8 畝,資金需求 15.6 億元,實現土地收入 107.6 億元,預計政府收益 27 億元。重點投資 8.89 億元,征拆下新營 4 號地、代州營 7 號地、毫沁營1、4、18、21 號地 6 個棚戶區地塊,可出讓土地 503 畝,實現土地收入 25.46 億元,預計政府收益 5.91 億元。
五、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圍繞緩解新市民、新青年住房難題,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 1000 套,其中:昕城公司、東方銀座項目交鑰匙一批為 104 套;東方銀座、鴻德、東源項目新建一批為 896 套,內年開工建設。
六、在提升街景風貌方面,按照「 U 型空間」管理理念,計劃對成吉思汗大街、呼倫路、通道街、中山東路 4 條街道實施提升改造,總投資 7692 萬元,其中成吉思汗大街、呼倫路、通道街涉及架空電纜入地改造,總投資 3747 萬元。計劃 6 月份開工,10 月份整體完工。
七、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一是總投資約 165 萬元,實施 5 處重點路段積水點改造,現已全部開工,7 月份整體完工。二是總投資約 360 萬元,實施 8 處雨污混接改造,現已完成 7 處,剩餘 1 處 5 月底完成。
八、在園林綠化方面,總投資 3000 萬元,一是實施香樹花城、草原綠谷、綠地之窗等 75 個口袋公園的建設和改造提升,綠化面積 20.5 萬平方米;計劃 11 月份整體完工,其中草原綠谷、火車頭體育場北側等 5 個口袋公園已開工栽植苗木。二是實施婦幼保健院東規劃路、橄欖城北巷、天驕路北段等 20 條市政道路綠化和街景風貌提升,目前天驕路北段已開工栽植樹木,計劃 11 月份整體完工。三是實施 3 處花壇提升,利用花境、花器、立體綠植等形式完成200處節點街角美化提升,現已整理花器 104 組,計劃 6 月份整體完成。四是結合現有公園綠地園路、中心城區城市綠道等規劃,擬對大青山前坡、成吉思汗斜街、察哈爾大街等實施綠道建設和提升改造,總長度約 70 公里,計劃 11 月份整體完工。
九、停車場建設方面,總投資 500 萬元,實施天驕花苑、天驕路、一家村三街等 5 處停車場建設,面積 15350㎡,停車位 347 個,計劃 10 月份整體完工。 知乎城市內蒙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