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十堰晚報、秦楚網、十堰晚報微信相繼刊發了市公安交管局將在萬達路口增加一條左轉調頭車道,以緩解此處交通壓力的報道後,在讀者和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有百餘名網友留言,提出緩解此處交通壓力的方案,其中有網友建議在此處架設三層立交橋。
4條緩解交通壓力措施將陸續落實到位
漢十高鐵開通後,由城區至十堰東站的車流每天增加數千輛以上。車流、人流的驟然增加,給本來交通壓力很大的北京北路、發展大道以及十堰大道帶來更大的交通壓力,擁堵時間和車輛排隊等候的時間增加。為此,一些市民反響強烈。
市公安交管局一組數據統計顯示,漢十高鐵開通後,萬達路口的車流量平均每天增加8000餘輛。11月25日,該路口的車流量為70268輛;高鐵開通後的12月2日,該路口車流量為77593輛。11月26日,該路口車流量為62985輛;12月3日,該路口車流量為76534輛。最近幾天,該路口每天車輛的增加量保持在7000輛至8000輛,有時甚至超過一萬輛。
隨著漢十高鐵將來車次的增加和通達城市的增加,前往十堰東站的車輛還會繼續增加。針對這種情況,市公安交管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現有的道路交通條件,推出4條緩解措施。
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4條措施部分已落實到位,其中萬達路口增加不按車道行駛的抓拍設備、調整路口信號燈放行順序、優化配時、建立常態化勤務機制等已完成,增加左轉調頭車道正在施劃。此外,市公安交管局正組織相關專家現場調研,通過進一步優化通行方式,打通微循環等方式,減輕此路口的交通壓力。
網友建議:修建一座三層立交橋
針對如何緩解萬達路口的交通壓力,網友紛紛留言,並提出建議。
網友同德 TONDO謝永新:建議近期高峰期禁止大貨車通行市內,讓貨車免費走十堰城區高速,遠期修建立交橋和地下人行通道。
網友傑哥: 建議修一座三層立交橋(跟上海路、北京路一樣的立交橋)。前往十堰大道的車輛走地下通道,前往發展大道的車輛走最上層,保證過往車輛通行。
網友山峯:儘快開通火箭路,緩解北京北路右轉發展大道的壓力;開通一條十堰大道至漢江路的道路,分流進城區車輛。
網友五菱寶駿汽車:把浙江路延長線萬通工業園方向斷頭路打通連接武當山——高鐵站的一級公路,可以緩解萬達路口的交通壓力。
網友歲月無痕:長遠看應該禁止大貨車通行發展大道,開闢六里坪或者十堰東至張灣的高速路作為外環供大貨車免費通行,這樣既照顧了白浪和紅衛幾大工業園的物流問題,又緩解了交通壓力。
網友A719KC凌大濤:當務之急是把鄖陽區通往十堰方向的100路公交車站前移至萬達廣場停靠,這樣可以暫時有效緩解交通壓力,因為那個公交站台位置在右轉車道上,公交車到站必須停靠,然後又要變回直行車道,這時直行車道已排滿車輛,公交車根本沒辦法快速變回直行車道,不得不長時間堵在右行車道上占用右行車道;長遠考慮還是建立交橋。
記者大致歸納了一下,在眾多網友的建議中,其中大部分網友建議修建立交橋或者修建快速通道,解決此處的交通現狀。(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記者 楊建波 編髮:幻影)
>>早前報道:
北京北路萬達路口將增加一條左轉調頭車道
針對十堰高鐵開通後北京路、十堰大道、發展大道車輛急劇增加造成萬達路口擁堵的實際現狀,9日下午,市公安交管局召開專題研究會,決定採取4條措施來緩解此地的交通狀況,其中將在北京北路萬達路口增加一條左轉調頭車道。
十堰高鐵開通後,由十堰城區至高鐵東站的道路車流每天增加在數千輛以上。車流、人流的驟然增加,給本來都交通壓力很大的北京北路、發展大道以及十堰大道帶來了更大交通壓力,擁堵的時間和車輛排隊等候的時間增加,為此,一些市民反響強烈。
針對市民的呼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現有道路的實際情況,市公安交管局決定從10日開始,陸續推出4條整改措施,盡最大限度內確保此處道路暢通。
一是完善設施。交管局將在站內的落客平台等接送人員集散地安裝違停抓拍設備,確保車輛即停即走。萬達路口增加不按車道行駛的抓拍設備,確保右轉車道不被占用。
二是完善勤務。依託萬達路口崗亭,市公交管局三大隊增派警力值守,建立常態化勤務機制。站內落客平台每天安排專人巡查,管理站內停車秩序和交通秩序。指揮中心安排專人視頻巡查萬達路口及高鐵十堰東車流,及時進行疏導。
三是優化配時。交管局指揮中心根據21趟列車時刻表,針對性對高鐵十堰東站內的6個信號燈路口和萬達路口信號燈配時進行再優化,確保信號燈配時與車流相匹配。指揮中心安排人員在高鐵十堰東及萬達路口實地觀測,精準計算。
四是優化交通組織。增加一條北京北路方向左轉調頭車道,調整路口信號燈放行順序,路口LED屏加強"嚴禁占用右轉車道"宣傳,加裝路口和路段交通引導指示標牌,人工干預信號燈,確保萬達路口通行效率。
市公安交管局也提醒廣大市民,由於受目前道路條件所限,在通過上述路段時,可能會發生較長時間等候的現象,在排隊等候的過程中,要保持平常心態,切莫加塞插隊,遵守交通規則,按紅綠燈信號通行。同時,來往十堰東站的市民,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減少車流量。(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記者 楊建波 特約記者 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