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懷孕會導致大腦永久性重新布線

2023-10-06   中外概覽

原標題:研究表明懷孕會導致大腦永久性重新布線

對小鼠的研究表明,懷孕後期荷爾蒙的變化會引發養育本能和優先事項的轉變。

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可以為人們對養育行為和產後心理健康的新認識鋪平道路

研究表明,懷孕會導致神經元永久性重新布線,該研究為荷爾蒙對行為的影響提供了新的見解。

這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它們的養育本能是由大腦在懷孕後期對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反應而發生的變化而引發的。科學家表示,類似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在人類大腦中,他們表示這項工作可以為對養育行為和產後心理健康的新理解鋪平道路。

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喬尼·科爾博士說:「我們知道,女性身體在懷孕期間會發生變化,為養育後代做好準備。一個例子是產奶,它在分娩前很久就開始了。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準備工作也在大腦中進行。」

這些發現與女性大腦成像研究一致,顯示懷孕後大腦體積和大腦活動的變化會持續很長時間。儘管科爾指出「養育孩子對於人類來說顯然要複雜得多」。

「我們有 NCT 課程、觀察學習以及所有這些環境影響,」他補充道。「我們不必如此依賴這些荷爾蒙變化。」

這些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這些老鼠的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處女雌性對幼崽沒有興趣,而老鼠媽媽則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照顧幼崽上。此前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行為是在出生期間或出生後不久發生的,可能是由催產素等激素引發的。然而,最新的研究將這種變化置於早期階段,並且還表明這種變化可能是永久性的。

科學家們使用連接到小鼠頭部的微型設備直接記錄下丘腦中的一群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已經與養育行為相關。

大腦記錄顯示,雌激素降低了這些神經元的基線活動,但使它們對傳入信號的反應更加興奮。黃體酮重新連接它們的輸入,導致更多突觸的形成,使這些神經元與大腦其他部分的連接更加緊密——而且這些變化似乎是永久性的。

「我們認為,這些通常被稱為『嬰兒大腦』的變化會導致優先級的變化——處女小鼠專注於交配,因此不需要對其他雌性的幼崽做出反應,而母親則需要表現出強有力的父母行為來確保幼崽的生存,」科爾說。「令人著迷的是,這種轉變不會在出生時發生——大腦很早就為這一重大的生活變化做好了準備。」

當小鼠經過基因改造,使神經元對激素不敏感時,即使在分娩後,它們也未能表現出任何向父母行為的轉變,這表明在懷孕後期,這些激素髮揮作用的關鍵窗口期存在。

在人類中,荷爾蒙的變化並不是對養育行為的唯一影響,甚至不一定是主要影響。但了解大腦中發生的變化可以為了解父母關係和產後抑鬱症和精神病等疾病的影響提供新的見解。

紐約大學朗格尼分校的羅伯特·弗羅姆克教授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關於養育子女以及身體和大腦中的激素信號傳導,我們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這些結果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堅實一步。養育孩子是我們和其他動物所從事的最複雜、最困難的行為之一,沒有太多的「試錯」空間,尤其是在產後最初幾天,嬰兒需要大量照顧。

「這裡記錄的荷爾蒙變化似乎有助於父母的大腦立即響應嬰兒的需求,這樣父母的齧齒動物就像新的人類父母一樣,可以做好工作並儘快對嬰兒敏感,」弗羅姆克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