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9月23日報道,2023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於當地時間9月19日在美國加州聖何塞開幕。大會首日,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博士與芯東西等媒體就英特爾的技術進展及戰略布局進行深入交流。王銳談道:「今天可以看到,我們的里程碑說到做到。給我最大的底氣,是英特爾把自己的進度重新抓回了自己手中。」
「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任何一家大公司也都一樣,當你不斷前行的時候,經常會自己把自己絆住;認識到問題後,然後找到一個策略去改變,到開始真正把這個引擎重新轉起來,這是一個艱難的歷程。」她相信,英特爾為「芯經濟」從底層帶來的驅動力和支撐作用,在這個世界上是屈指可數的,只要把執行力落實了,一定有機會,在中國,機會永遠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如何做才能不讓機會從身邊溜走。
在此次交流過程中,王銳向我們解讀了英特爾與「芯經濟」是如何連接的,以及英特爾為實現「讓AI無處不在」的具體行動。在她看來,摩爾定律一直往前推動的決心和英特爾的決心,造就了今天人工智慧(AI)真的能「起飛」。只要有需求,不是一條路去打通摩爾定律的道路,而是當一個東西「撞了牆」,再找到新的路徑去創新,這使得包括英特爾在內的所有半導體公司能夠不斷創新,讓計算能力實現指數級增長。
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博士在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期間與中國媒體進行交流
一、談AI:AI為經濟創造良好載體,晶片成未來經濟基本需求
計算能力的提高,讓人類許多關於科幻的想像力得以實現。「龐大經濟體系的原動力,就像早年原動力是原油一樣,這一次是從晶片開始的。晶片已經變成未來經濟的基本需求。」王銳說。
據她分享,AI為整個經濟創造了非常好的載體,晶片半導體產業規模大約是5740億美元,驅動了全球約8萬億美元的技術經濟規模,又推動了38.1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規模,其中中國有6.9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規模。
此次大會期間,「AI無所不在」的標語隨處可見,這也傳遞出英特爾全面投入AI的堅定決心。
王銳談道,做大語言模型訓練的、小規模的和普惠的,AI的影響力無處不在。從英特爾本身技術部署的角度來看,從晶片到應用層都有AI的應用,不管是在手機、客戶端PC(個人電腦)、邊緣設備還是雲端數據中心,不管做什麼樣的應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AI。在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時,英特爾把AI的能力內置到晶片中,讓用戶都可以應用到這些AI的能力。
從客戶端來看,AI PC是PC下一代的創新,PC未來的出路是在AI PC上。英特爾在on技術創新大會上展示的Demo,有很多是中國團隊做出來的,英特爾和中國本地的合作夥伴有很多合作,一起在研發下一代PC。把AI搬到PC上,其應用才剛剛開始,有很多應用可以想像。
在數據中心,根據對計算的要求、模型的規模,用戶可以直接用內置足夠AI能力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還可以採用英特爾的AI加速器,對於更大規模的需求,則可以從一個機架延伸到整個集群。不管是什麼樣的需求,AI都內置於其中,用不同的算力、不同的架構去支持不同的需求。
二、談製造:到Intel 18A節點,英特爾將重回製程領先地位
製造方面,英特爾將先進位程能力開放給世界,不僅為自家產品製造,也通過代工業務為只做晶片設計的企業提供生產服務。
針對英特爾數據中心CPU疊代步伐變快的問題,王銳坦言:「如果說我們一直是穩步前行去做的話,不會有現在這個情況。現在我們要追,在追的時候你只能快跑,而快跑在我們這個行業里,就是要疊代加速。」
她談道,實際上,不僅是英特爾自己的腳步加快了,英特爾已經和客戶及產業界一起,幫助他們釐清系統層面上的思路,根據英特爾的產品去計劃和實施他們的路線圖。
「一旦我們到了Intel 18A,相信我們已經重回製程的領先地位了。」王銳說,「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有一些更加穩步的、一步一步推進的節奏,但目前在變化的時候,我們願意和產業合作夥伴一起經歷這個改變的階段。」
三、談信心:客戶端有很多中國合作夥伴,數據中心架構靈活應對需求
談到為什麼對英特爾有信心,王銳說,第一,宏大的數字經濟趨勢承載在晶片上;第二,英特爾不是做一兩件事情的一家公司,其範疇既包括前沿的科研,又覆蓋實實在在的從電晶體到軟體架構,從數據中心到邊緣、客戶端。
客戶端方面,英特爾有很多中國合作夥伴,正在做AI PC,探索如何能夠應用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AI應用。
數據中心方面,英特爾將發布擁有288核的處理器;計算方面,P-Core(性能核)和E-Core(能效核)可以協同工作,配合軟體系統,實現計算在高性能需求和節能需求兩方面的動態切換。未來,當數據中心需要高性能時,它會自動切換到性能核;不需要時,它可以轉到能效核。
數據中心對環保節能非常重視,對此,英特爾做到每瓦功耗都能動態切換,架構方面又能簡化,無需從不同架構來回橫跳。英特爾打造的開放的oneAPI編程模型在開發者與底層硬體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樑,不管底層是CPU、GPU或其他硬體架構,開發者都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程式語言進行開發,oneAPI會自動將其「翻譯」成相應硬體所能理解的語言。
四、談汽車:中國新能源發展驚人,希望為未來汽車計算需求做支撐
在中國,英特爾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展示了英特爾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生態的一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液冷數據中心、各種創新的PC、各式邊緣應用,以及未來可能變成「移動數據中心」、「移動AI中心」的汽車。
談及英特爾看重的汽車機會,王銳觀察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從英特爾的角度,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自動駕駛,另一方面是車載娛樂,大量的應用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已經大大提升,因此英特爾與客戶不斷加深討論,希望為未來汽車做一個很好的貢獻和支撐。
當被問到x86如何支持汽車軟體生態,她談道,技術解決方案永遠不止一樣,例如英特爾正與合作夥伴一起加強對安卓生態的支持,此前通過英特爾與騰訊共同開發,在騰訊應用寶上,安卓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PC上得到支持。對於汽車,對於英特爾的合作夥伴,英特爾會根據他們的需求一起去開發。
結語:ChatGPT應用只是中間步驟,建議AI創業經過認真思考
在交流尾聲,王銳也分享了她對ChatGPT及生成式AI熱潮的看法:「ChatGPT目前的這些應用只是一個非常短暫的中間步驟,隨著我們向前發展,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她建議如果想朝AI方向創業,需要認真思考,你的目標是什麼、應用是什麼,如果是聚焦於底層技術,要思考怎樣能夠在技術裡面做得越來越深,還需想明白商業模式、目標市場和客戶是什麼,核心一句話——怎樣幫助客戶賺到錢。
道理很樸素,關鍵是「做實」,不管做什麼都是如此,怎樣在選擇的領域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能夠幫助客戶或幫助目標市場實現這些東西。「把這個想明白了以後,AI有太多應用了,我覺得現在真的是可以盡情發揮想像。」王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