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急診室的醫生跟華子說,昨天夜裡一位40多歲的心梗患者,搶救了3個多小時,最終無力回天。醫生搖頭嘆息,這麼年輕,太可惜了。
患者家屬說,在兩年多之前,患者就頻繁發作心絞痛。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有一處重度狹窄,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後症狀得到了緩解。之所以他那麼年輕就患了冠心病,是因為他平時吸煙,飲食上也是重油、重鹽,喜歡吃肉,很少吃菜,血脂、血壓都超標。
在手術後醫生警告過他,心臟支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出現再次狹窄,甚至梗死,以後一定要按時吃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和鹽。
在手術後的半年內,他還算比較聽醫生的話,戒了煙,少吃肉,保持力所能及的運動。但是時間久了,就受不了這種清淡的生活了。加上一直沒出現症狀,就漸漸鬆懈了,又重新吸起了煙,飲食上也恢復以肉為主。
家人說了他很多次,甚至與他吵架,可是擔心他心臟不好,又不敢吵得太厲害。於是他我行我素,不管家人怎麼說,他自己該抽抽,該吃吃,直至這次發病……
一、心臟支架是用一種危險代替另一種危險
冠心病的病因,就是因為冠狀動脈狹窄,使心肌得不到足夠的供血和供氧,引起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但心肌本身沒有問題,所以只要解決了冠狀動脈狹窄,各種心臟病症狀就會消失。
所以很多的冠心病患者,認為做了心臟支架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心臟支架,只是用一種較低的、可控的風險,代替了冠心病較高的、不可控的風險。如果在心臟支架後,不注意保護心血管,還有可能再次發生狹窄甚至心肌梗死。
二、冠心病一旦發生就無法根治
冠心病的成因,是在吸煙、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衰老、肥胖等危險因素下,損傷了冠狀動脈的內膜,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進入到動脈內膜中,形成了粥樣硬化斑塊。
如果損傷動脈內膜的危險因素不能消除,斑塊就會持續進展,造成動脈管腔的狹窄。當狹窄程度超過50%時,就可以被診斷為冠心病,會出現明顯的心肌缺血症狀。而且硬化斑塊有可能發生破潰,就會誘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
硬化斑塊內的LDL-C沉積在泡沫細胞之中,以目前醫學技術,無法在不破壞動脈內膜的前提下清除斑塊。而他汀類藥物雖然可以使斑塊體積縮小,但也無法清除斑塊。所以說,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形成就不可根治,冠心病一旦發生就不能逆轉。
動脈的粥樣硬化,通常會同時累及多條血管。一個心臟支架只能解決一根血管的問題,其他血管還會有潛在風險,而且支架本身也會產生異物刺激,在支架內還有可能發生再次狹窄。所以即使做了心臟支架,也需要堅持健康生活與規律服藥。
三、健康生活方式與堅持用藥降低風險
對於有冠心病的人,無論是否做了心臟支架,都需要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遠離煙酒;飲食上每天要限鹽(3~5克)、限脂肪(少於25克)、限添加糖(少於50克),可以少量吃瘦肉、魚肉,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堅持30分鐘力所能及的鍛鍊,但不要讓自己過於勞累。
冠心病的藥物治療非常重要,需要堅持用藥對「三高」進行控制,避免疾病進展。核心用藥是他汀類藥物及以阿司匹林為代表的抗血小板藥物,需要長期堅持服用,可以大幅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暴怒、狂喜等大幅度的情緒波動。注意避免過度疲勞,不要過飽飲食,也不要猛然發力,在氣溫變化時,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不要著涼。
總結一下,有冠心病的人,做了心臟支架也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支架只是暫時緩解了症狀,但疾病無法徹底治癒,仍然需要規律用藥與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預防疾病的復發。具體用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