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家暴致死親屬後悔勸不離婚別再說寧毀一座廟不毀一樁婚

2022-04-20     母嬰研究所

原標題:女子被家暴致死親屬後悔勸不離婚別再說寧毀一座廟不毀一樁婚

4月1日深夜,安徽淮南女子黃某在家中被丈夫毆打,導致頭部重傷。被送進ICU搶救,最終在4月5日因搶救無效身亡。

被害人黃某的姐姐表示,兩人在結婚後時有爭吵,妹夫曾對妹妹黃某施行過掐脖子等家暴的行為。

黃某的姐姐也說,黃某曾向家人提出離婚的想法,最後卻在家人的勸說,和丈夫的花言巧語下,沒有離婚。

現在,他們真的很後悔勸黃某不要離婚。

然而,悲劇已經發生了。這世界上,最無用的便是「後悔」二字。而是從這個事件中,實在覺得,不要為別人的婚姻去做任何決定,哪怕是為別人好。

因為這個為了他好,並不是完全了解他的生活的。這個「好心」很大程度上只是片面的,站在自己的傳統觀念、世俗觀念、價值觀上的,自己認為是對的。

然而,很多悲劇的發生,就在於「我是為你好」。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然而這個前提是,這個婚是健康的、有意義的,值得繼續的。

我們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卻都不自覺地「己所欲」便「施與人」。自以為對的、好的、就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為了讓王微笑在臨行前,有個美好的回憶。劉大志每天放學去打工,終於湊足了將近1000塊錢,並將這些錢買了王微笑的偶像——劉德華的演唱會門票。

她說:「我是喜歡劉德華,但是深圳那麼遠,火車票和門票那麼貴,你爸媽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我值得你這麼做嗎?你們都說只要我開心,你們就開心,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你們自己開心,還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們這樣是開心了,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生活向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個人的婚姻如何也是他們自己最清楚。離還是不離,都應該讓當事人自己決定。

然而最怕的是,周圍有一堆自以為關心,勸著你要如何如何才是對的決定。更害怕的是,你也覺得他們說得對,就真的那麼去做了。

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可以完全做到不介意外界聲音的人真的很少。更多的人,還是會在意外界的看法或者評論,然後屈從於大眾。

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為了別人好,為別人做決定。而那些看似「為你好」,表現出的善良、關心、愛護,實際上又是多麼自私和偏見。

家暴除了肉體上的物理攻擊,還有精神上的攻擊。

她自曝被前夫pua。

前夫會很重視所有節日的儀式,但是也會吐槽她腿短腿粗,導致她不敢穿裙子。而劉力綺在月子裡,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怎麼長得像媽媽?」。

聽到這句話,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像媽媽不是很正常嗎?難道要像別的女人?這是個什麼想法?這是什麼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節目播出後,傅首爾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婚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花前月下,走到無法可說,情感的羈絆、現實的壓力,離或不離,未來的甜要靠自己釀,苦要靠自己扛,所以妥協還是決絕都應該由她們自己定。」

3、妥協有底線

「你總愛編織謊言,我負責配合表演,……愛到不敢冒險,成了你的傀儡,一年兩年,才看見我有多狼狽。愛到妥協,到頭來還是無解。」這首《妥協》被蔡依林就唱出了一種死撐的戀情,描述對方編織謊言,自己還要配合演出成了對方的傀儡。

來自不同生活背景、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組成家庭,雙方都需要做出一點犧牲和妥協。這種妥協是雙方的磨合的過程。

可是這個犧牲和妥協不是無底線的,也不是單方面的。如果一方總是退讓,那麼當這一方面被逼到牆角的時候,就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可是家暴、出軌這些傷害婚姻感情的行為,完全不能妥協。

法醫劉良在節目中說過家暴的問題。

如開篇的女子被家暴致死的事件。這已經不是「打是親,罵是愛」的範疇。對家暴必須零容忍。

生命里,愛情不是衡量一個人存在價值的標準。

在感情里,我們可以允許自己一時的懦弱,但不能永遠懦弱。

傷口在誰身上,誰更清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36b3e9da42ee6877891b942b428f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