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傳》一直不喜歡浣碧,討厭浣碧勝過討厭安陵容。浣碧是甄嬛的父親在外面生的私生女,他捨不得女兒流落在外邊,就把她帶到甄府養育。又不能明說浣碧的身份,就把她放在甄嬛的身邊,當甄嬛的貼身丫頭。
甄嬛入宮,要帶浣碧、流朱這兩個貼身的丫頭,甄遠道就偷偷地和甄嬛說了浣碧的身世,囑咐甄嬛要照顧浣碧,又不讓甄嬛把此事告訴自己的夫人。
看電視的時候,一直替甄嬛生氣。像浣碧這樣不知好歹、處處和自己彆扭的妹妹,為什麼還對她那麼好呢?後來,多看幾遍就發現,其實甄嬛真的不喜歡浣碧,而且是打心眼裡瞧不起她的。我們從以下這兩件小事兒上就能夠看出來。
一、改名事件
浣碧被甄嬛認作義妹,需要改名字。甄嬛家的女孩兒名字是從玉,從女。甄嬛自己的名字是長大以後自己另外取得,她本來是叫甄玉環;她的小妹妹叫做甄玉嬈。
那麼,內務府給送來的名字是只從玉,不從女。內務府解釋說,這是因為浣碧是甄家義女,不是真正的本家小姐,所以不能夠和甄嬛、玉嬈完全一樣。
浣碧當然不高興啊,嘴撅得老高。甄嬛就說,還是你娘入祠堂的事要緊。意思就是你不要不知好歹、節外生枝了,我認下你,給你一個認祖歸宗的機會就不錯了。然後,浣碧就選了玉隱這個名字。
其實,以甄嬛現如今的地位、權勢,她完全可以左右這件事的。她如果叫內務府給浣碧取一個從玉又從女的名字,內務府的人才不會作死說不行呢。也就是說,甄嬛打內心深處是不認同浣碧這個妹妹的,在甄嬛心裡,浣碧和自己的親妹妹是絕對不一樣的。
二、玉佩事件
甄家的小妹玉嬈比長姐更像純元皇后。皇帝在甄嬛處見到她以後,就覺得自己又撿到寶了。他就想把玉嬈納入宮中,做自己的妃嬪。但是,甄玉嬈直接拒絕了他。後來,甄嬛看見玉嬈手上拿著一塊玉佩。認出來是先皇后純元的東西,就說這是皇上不離手的玉佩啊。玉嬈就把皇上的話告訴了姐姐,還說這塊玉佩就是皇上送給自己的。
玉嬈年紀小,比較單純,她不知道皇帝送玉佩給自己是什麼意思。甄嬛說,大概是你長得太像船員皇后了。
玉嬈聽了就很驕傲地說,甄玉嬈就是甄玉嬈,只可獨一無二,不能為人替身!
甄嬛聽了高興極了,她臉上都是那種驕傲極了的笑容,摟著玉嬈說,這才像我們甄家的女兒!
我們從甄嬛的話中,就能夠感受到她對玉嬈的欣賞,對浣碧的鄙視。
甄家的女兒都有傲氣、有傲骨,不願意活成別人的影子。而浣碧明明知道果郡王心裡只有長姐,還甘願做長姐的替身嫁給果郡王。這是她和甄嬛女兒最大的不同。
通過上面所說的這兩件小事兒,我們可以發現,甄嬛其實在內心裏面是看不起浣碧的。對她好也是出於對父親的孝順以及考慮到自己在宮中需要幫手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