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對於女人來說,男人在每個階段的作用不同。年輕的時候,吸引女人更多是愛情,而在30歲到40多歲之間,大多是女人極力努力拚搏與撫養後代的時候,她們對於男人的需求感沒有那麼明確。
但是等到女人過了五十歲後,她們又會感覺到伴侶的重要性,我前不久跟一群50歲的女人聊天才發現,原來50歲以後,女人生活更需要男人呢,而這是為何呢?也許我採訪的這三個人故事可以讓你看到她們最真實的世界。
笑姐:個體戶,五十歲,離婚十年
笑笑姐是聊天中非常直接的人,性格乾脆利落,也許是做生意的緣故,她說話簡單直接爽快。笑姐年輕的時候嫁給了自己老公,但是老公不作為,不養家,天天呆在家裡 不出去,沒有辦法,笑姐只好自己出去打工。
笑笑姐在打工中遇到一個非常賞識她的人,並且拉她入伙做生意。笑笑姐膽子本來很大,馬上應承下來。笑姐也許是抓住了機會,自此以後笑姐生意越做越好。
而笑笑姐的經濟收入與自己老公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笑笑姐越來越忙, 也越來越不顧家了,因為忙著做生意要養家。
而笑笑姐的老公不僅不作為,還背著她和另一個人好了,忍無可忍的笑笑姐於是果斷離婚了,並爭取了孩子撫養權。
笑笑姐雖然沒有老公, 但是因為做生意特別忙碌,而且還要照顧孩子,她的心思也沒用在找伴侶。
現在她已經50多歲了,孩子大了,也開始談婚論嫁了。孩子很少著家,笑姐卻忽然感覺特別的寂寞孤單,或許她已經意識到孩子早晚要成立自己的家,現在的她情感出現真空,她不想自己後半生完全孤單寂寞, 覺得有一個知心人在身邊說說話,聊聊天,大家彼此一起共度餘生就非常重要了。
到了五十歲後,才發現女人也需要男人的陪伴。尤其笑姐是做生意的,特別渴望有一個人在身邊知暖知熱,彼此照顧對方,就是一種簡單平凡的小幸福。
笑笑姐說,女人五十歲後,才會發現陪伴非常的重要,人生漫漫,五十歲後女人對感情的需要更多來自平淡的真實。
更多關於生活的真相,可以關注我的專欄,關於成長的真相,告訴你世間百態,讓你觸摸最真實的世界,少走很多彎路。
佳姐:五十五歲,丈夫去世三年了
佳姐是非常大氣的一個姐姐,她之前跟自己老公非常的恩愛。兩個人租了一個攤子進行經營,夫唱婦隨,非常的默契。
哪裡知道後來老公患了癌症,離她而去,讓佳姐特別的難過。現在她雖然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但是佳姐卻很不自在。
她覺得兒子媳婦是一個家,而她和老公是自己一個家。她在和我們聊天中不無悲傷地說,你們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我不能完全適應,我忘不了老頭,也是因為和他生活習慣了。
現在她因為攤子忙碌,白天不會覺得什麼。但是到了晚上,卻還是異常的寂寞與無聊,特別有時看到兒子和媳婦恩愛的樣子,她忽然才知道,原來她也嚮往有自己的生活。
對於佳姐來說,另一半的去世讓她現在還是非常的想念他,她覺得有個人在身邊,即使爭爭吵吵,但是雙方還是可以有商有量。
而缺失了另一半,未來的日子,她覺得自己無法想像,她想忘記過去重新開啟自己的新生活。
三、艾姐,五十八歲,現在和丈夫安心過日子
艾姐五十八歲了,相比笑姐和佳姐。艾姐覺得自己幸福許多。艾姐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對於許多人來說是非常圓滿的家庭了。
不過艾姐年老之後, 才發現其實陪伴在我們身邊最長的還是老伴。他們兩個人吵了一輩子,打了一輩子,但是在老了的時候,卻發現彼此是對方最重要的依靠。
兩個孩子都是出於事業的上升期,非常的忙碌。兒子當公司中高管,每天很忙,女兒也在拼自己的事業,回來的時候很有限。
他們兩個人也不習慣城裡的生活, 再加上為了避免婆媳矛盾,兩個人自從兒子結婚後,還是住在自己家,沒有叨擾兩個孩子。
而平時她生病的時候,也是老伴照顧多。兩個人老了,好像過去的恩怨似乎都可以減輕變淡。現在他們兩個人感情反倒比年輕的時候要穩定幸福許多。
艾姐說,年老了才知道陪伴的重要性,我們兩個快要到六十歲的人才慢慢明白,彼此餘生大家相互照應不僅是人生必然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免除孩子們的擔心,讓他們安心自己的事業。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自己擔負很大的壓力,每個父母無私的愛也讓我們兩個曾經吵了一輩子夫妻在年老的時候握手言歡,這或許就是對生活的妥協,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唐若: 當我聽完這三個五十歲女人的感慨時候,我忽然發現,五十歲後女人更需要男人,大都是因為生活的一種必然,不想讓自己餘生非常寂寞,身邊有一個知暖知熱的人能夠安撫我們孤獨內心。
另一方面他們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不能完全融入年輕人的生活,即使跟他們在一起,也不夠自在,這是他們想要自己生活的主要原因。
而第三個或許就是女人到了五十歲後,對精神上對陪伴的要求高了許多,年輕的時候或許生個病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但是年老了,身邊有人照顧自己的時候,能讓我們幸福度提高許多。
她們三個人具體也更加讓我們明白,五十歲後女人更現實,更有生活與生存智慧,她們用自己的選擇為自己後半生創造安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