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在字典里是用來形容風聲,也指清涼的意思。近幾年,颯字也被大眾歸為網絡熱詞之一,並釋義帥氣利落、瀟洒清爽,酷且拉風。這網絡新釋義,對於時報君本次試駕的車型——廣汽豐田-威颯來說可謂是車如其名,威風颯爽。
有人或許會不解,同處廣汽豐田SUV矩陣里的威颯,為何沒有採用「蘭達」家族的命名方式呢?其實威颯源自豐田美版VENZA,依託豐田TNGA-K高端平台打造,定位為豪華中型SUV,而美版VENZA是被稱為「最美豐田SUV」Harrier(參數|圖片)(第四代)的全球版車型,所以威颯也可以稱之為廣汽豐田國產版的Harrier。歷經四代25年的進化,Harrier在全球的知名度很高,曾作為過雷克薩斯的換標車,追根溯源的話,那就是雷克薩斯的RX車型。
威颯於今年一月份正式上市,搭載了2.0L汽油、2.5L雙擎混動兩大動力,推出了豪華版、尊貴版、至尊版共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1.68萬-30.38萬元。
威颯車身長寬高為4780mm/1855mm/1660mm,軸距2690mm,車標雖是豐田的牛頭標,但從外形跟氣質來說,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哥雷克薩斯RX(參數|圖片)的換標車。前臉的「X」造型,立體感十足,搭配大面積的進氣格柵,在凸顯豪華質感的同時也不失大氣穩重的形象。
從側面看,流暢順滑的溜背造型,以及由前向後逐步收緊的座艙,在視覺上帶來強烈的低重心架勢。尾燈也採用了時下較為流行的一體貫穿式布局,左右尾燈由一條水平光帶連接,更顯科技感。
在試駕途中,時報君在停車時便遇到了多名上前圍觀的路人,在還沒看到豐田的牛頭標前,他們都以為這是雷克薩斯的新車型,通過時報君對威颯(參數|圖片)的簡單介紹後,一名路人更是拿起手機對著車子就是一頓猛拍,說是要發給家人看一下,如果都喜歡的話就入手一台。
既然被定位為豪華中型SUV,除了外觀上繼承了雷克薩斯RX的基因,內飾方面當然也不能落下。威颯的座艙採用了T字型對稱式布局,同時通過大量金屬鍍鉻、鋼琴烤漆等高級工藝的加飾,盡顯豪華感與高級感,如果不是方向盤上顯眼的牛頭標,時報君都誤以為是哪個豪華品牌的新車了。
坐進車內,手能觸碰到的地方都覆蓋了大面積的高級軟質跟皮革,柔軟而舒適。馬鞍造型的中控台也讓時報君愛不釋手,雖說不是手動擋的車型,都忍不住推拉著檔把來「耍太極」。中控下方的位置不再是廣汽豐田車型里熟悉的「私房櫃」,而是升級改造成了無線充電,以時報君的水果12來體驗,充電反應時間僅需1.5秒,優於市場上大多數車型的無線充。
要說車內讓時報君最為驚嘆的設計,那便是豐田車型里首創的可調光全景天幕。其調光模式與透光模式的切換僅需一秒,調光模式能有效減少陽光直射,同時也確保車內的採光。而透光模式能夠大大提高車內的開放感,晚上也能靜靜地躺在車內看星星。如果讓時報君用一句直觀點的話來描述威颯的全景天幕,那就是:「一直以來我都不敢直視太陽,直到遇見了你。」
從設計上來說,暫時還沒有哪輛車稱得上十全十美。溜背造型對後排座椅頭部空間的入侵多少還是有一點的,以時報君174cm的身高乘坐上去,頭部至頂大約一拳距離,如果是超過180cm身高的乘客,在後排就不要坐得太「端正」哦。後備箱的空間值得稱讚,但這也使得後排的腿部支撐離「舒適」差了那麼幾公分。
在隔音這一塊上,威颯表現得很優秀,新車車身各處採用了大量比肩豪華轎車的吸音材料,以減少發動機及外部噪音的入侵。雙層降噪玻璃使得車輛在百公里高速的行駛下都感受不到絲毫風噪,另外地板隔振層的面積增加了不少,厚度也得到優化,大大減少了路噪。
動力方面,時報君覺得就沒必要再過多描述了。本次試駕的是搭載全新第四代 THS Ⅱ豐田混合動力系統的2.5L HEV車型,以及同級獨有的 E-FOUR 電子四驅系統,這套組合在廣汽豐田旗下的多款車型上均有搭載,在時報君試駕蘭達兄弟的時候便有所介紹。
其實對於豐田這套混合動力系統,優點不僅是省油,更讓時報君看重的是動力上的提升。起步階段的加速同樣能帶來後驅車所有的推背感,同時加速沒有延遲感,平順平穩。而電機的介入,使得車輛在中後段加速爆發力也遊刃有餘。
對於國人來說,以往「豪華+省心」這個特質基本只能在雷克薩斯上體驗到,隨著廣汽豐田全新豪華中級SUV威颯的入場,消費者們便又多了一個選擇。而廣汽豐田SUV產品矩陣的愈加豐滿,可以看出廣汽豐田對於細分市場的野心與信心都並不小,接下來威颯的市場表現會如何就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對了,本周六(3月26日)廣州地區將迎來威颯的店頭上市,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到鄰近的廣汽豐田4S店一睹為快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afa41b41704c21eb45a918d007c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