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7月7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聯合發文稱,近期,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教育部辦公廳公文、冒充相關機構工作人員等方式,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詐騙犯罪。
對此,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聯合提示:
1、接到自稱校外培訓機構工作人員主動退費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警惕。相關政策要以政府部門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不明事項可向教育、公安等行政部門核實。不輕信來歷不明的文件、電話和簡訊,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2、正規退費流程一般會以原路返還的形式返給本人繳費帳號,凡是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的,都是詐騙!
3、如有疑問,可及時撥打110或有關培訓機構主管部門電話求助諮詢。如發覺上當受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儘量減少損失。
7月6日,開課吧發布聲明稱,有不法分子偽造公章,以開課吧的名義偽造了「退費告知書」,以幫助學員退費的名義誘導學員聯繫第三方機構,騙取學員個人信息及財產。開課吧表示,從未授權第三方機構進行所謂「退費、清退」等活動,均為不法分子詐騙手段。
今年5月,高途教育也曾發布聲明稱,公司從末委託任何個人或第三方機構進行退費,提醒用戶如遇要求加入退款QQ群、先打款再退款等行為,請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此前,蘇州市反通信網絡詐騙中心曾通報,有詐騙分子冒充教育培訓機構,以退學費為名實施詐騙。詐騙分子先通過簡訊或電話聯繫受害人,謊稱已停業的培訓機構現在可清退學費,然後將受害人拉進所謂的「退款」QQ專群,群內有人向受害人提供詳細的「退款流程」。隨後詐騙分子主要以兩類「幌子」實施詐騙:
1、 受人向指定銀行帳戶轉帳。
2、 謊稱教育機構已被某證券公司收購,若要取得退款必須先購買該公司證券,購買一定比例後可申請提現,購買的證券越多則退款越多。受害人一旦下載由詐騙分子提供的「證券公司」App,在特定的模塊內充值,即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