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38歲病重,為何痛苦隱瞞也不肯治療?好友:他羞於公開病情

2023-11-18     郭哥文化

原標題:路遙38歲病重,為何痛苦隱瞞也不肯治療?好友:他羞於公開病情

「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這是路遙寫在作品《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話。在路遙的生活里,寫作營造出來的文學世界就是路遙的全部。活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覺得生活是美好的,自己是幸福的。

但人終究不能只活在精神世界之中,人世間的痛苦總在不停發生,交迭反覆。由於長時間地透支寫作,路遙38就患了重病,到42歲便走向了生命的盡頭。為何路遙在病重之時仍然不願接受治療?到底是羞於公開,還是全身心創作無暇顧及身體?

步入文壇

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的一個冬季,新中國萬物安息,陝西省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傳來的一聲啼哭劃破天際。面對新成員的誕生,路遙父母感受到的不是喜悅與溫情,而是無窮無盡的憂愁。

當時的中國還在沉睡,尚且無法喂飽全部的子民。中國大地上還有無數窮苦百姓在飢餓中掙扎。路遙父母實在無法負擔起把路遙撫養成人的重任,在路遙七歲那年,父母把他過繼給延川縣的伯父,但求路遙能平安長大,不至於被餓死。

到了延川縣之後,路遙曾經在延川的一所中學讀書,路遙有幸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學校教育。20歲時,年輕的路遙回到鄉里繼續務農。期間路遙還在農村的一所小學中教書,路遙總覺得,雖然生活很貧窮,但思想不能貧窮。有文化的孩子將來就有機會走出農村,改變命運。

雖然路遙沒接受過幾年教育,但路遙卻很有文學的天分。在艱難的歲月里他仍然保留著本真,在貧瘠的日子裡仍然不停地動筆寫作。

之後他就開始在小報上發表作品。後來與詩人曹谷溪一起,創辦了一本名為《山花》的文學刊物。在創辦刊物的這段時間裡,路遙寫了非常多的詩,有對窮苦百姓的同情,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973年,路遙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開始系統地學習文學知識。這段時間也是路遙文學素養提升最快的一段時期。他像飛蛾撲火般撲向書海,如饑似渴地啃了大量的中外書籍。

路遙讀完中文系後創造出來的小說與前期創作出來的小說相比,有了質的飛躍。畢業之後,路遙寫出了《人生》、《在困難的日子裡》、《平凡的世界》等優秀作品。

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遙寫進了人生,也寫盡了人生。路遙用自己的全部心血灌溉出了一部史詩般的巨製,他將自己的生命榨乾,鮮活了這部《平凡的世界》。

一心創作

1984年,路遙剛剛35歲。儘管才遍歷人間三十幾年,但路遙已經對人生有了十分透徹的理解和感悟。仿佛是人生的終章般,要華麗落幕似的,路遙花費了比之前任何一部作品都大的心血來創作這部作品。

35歲的路遙在籌備《平凡的世界》時,搬離西安的住所,離開了妻子,搬到遙遠的陳家山煤礦採風,收集創作素材。一心創作的日子是單調又極度消耗的。夜晚常常令人充滿遐思,路遙也不例外。

作家的感情在深夜之時最易迸發。於是路遙常常在凌晨一兩點鐘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煙霧繚繞之中路遙看見了他創造的世界,模糊的視線中路遙提筆留下凌亂的字跡。一直到凌晨四五點,白晝開始吞沒黑夜,現實開始擊垮虛幻,路遙便躺在床上,用夢境來躲避現實,一直到中午十二點。

路遙的生活就是這樣日夜顛倒。長期混亂的生活加上改不掉的抽煙習慣讓路遙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寫作抽離了他的靈魂,拖垮了他的軀體。他經常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之中,休息也休息不好,時間久了,路遙渾身上下的器官開始生鏽。

但如此艱辛的付出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第一部作品問世之後,之前與路遙合作過的編輯部都表示不願出版,認為路遙的寫作風格早已過時,而這時的路遙,身體已經垮了。

嘔心瀝血

路遙骨子裡是個要強的人。第一部問世後,很多人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路遙表面面不改色,回到西安,路遙去了一趟柳青墓。在墓前,路遙猛地撲倒在地,放聲痛哭。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所有不被理解的悲傷與痛苦,都在其中了。

但路遙不想放棄,他對自己的好友白描說,自己要繼續寫下去,哪怕生命都交付於此,也要繼續寫第二部,第三部。在抄寫第二部時,路遙的身體再次出現了問題,他開始止不住地吐血。去了醫院,醫生給的診斷是B肝引起的肝硬化。

當時醫生建議路遙立刻停止當下的創作,安心養病,或許能夠延續生命。但路遙拒絕了,路遙不想帶著作品沒完成的遺憾離開他留戀的這個世間。即便弟弟王天樂已然跟他翻臉,要求路遙立刻停下創作,路遙也堅持要完成自己的這部人生終章。

路遙的病越來越重了。在創作第三部時,路遙已經變成了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頭髮開始變白,臉上也出現了皺紋,眼裡布滿了血絲,佝僂著身體。任誰看了都要心疼地流淚,這哪是一副四十歲壯年的模樣?

路遙生病之後一直對外界隱瞞著病情。除了路遙想專心完成作品之外,還有一些別的原因。一是因為B肝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傳染病,路遙羞於公開,另外就是路遙自身要強的性子,他想把自己健壯的模樣留在讀者心裡,不願讓讀者記住他生命最後的病懨懨的樣子。

路遙的摯友白描對此心疼又無奈,他理解路遙的心思,又不忍心眼睜睜看著路遙就這麼一天一天被文學消耗殆盡。路遙的要強和執拗成就了他,也在最後關頭毀了他。

最終路遙還是完成了這部偉大的作品,但也倒在了他熱愛的文學崗位上。路遙應該是甘心的,也是快樂的,他終究沒有帶著遺憾離開這世界,也給了後人一個追憶他的機會。

路遙就像夸父,倒在了逐日的路上,罵他蠢笨也罷,佩服他執著也好,路遙與《平凡的世界》永遠會是世人心中一份難以磨滅的感動。

後來《平凡的世界》最終在文學界站穩了腳跟,成為一座無法超越的豐碑。路遙若是在天有靈,相信也會感到欣慰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3fe946417af42b3155e27f5928e0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