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護照來了!愛創科技助力鋰電生產管理追溯

2023-04-23     科技觀

原標題:電池護照來了!愛創科技助力鋰電生產管理追溯

目前我國新能源電池以鋰電為主,重點在消費、動力和儲能三大應用領域,其中動力電池的占比超過了70%。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數據同時顯示,2022年,我國鋰電年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超過1.2萬億元;出口貿易穩步增長,1-2月全國鋰電出口總額達到706億元。

對於整個鋰電行業而言,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鋰電在綠色化轉型過程中將起到關鍵性節點支撐作用,我國鋰電池出口將迎來爆髮式增長。

一、中國鋰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仍存一定挑戰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和產業加速的推動下,國內鋰電池產業開始後來居上。從寧德新能源,到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憑藉差異化的定位和低成本優勢,逐漸占據鋰電池產業鏈的重要位置,並在國際市場有了不小的話語權。

2021年,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達到545GWh,其中,我國市場規模約324GWh,占全球的59.4%,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中國鋰電池企業銷量(含出口與國外分公司)合計達382GWh,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70%。

中國鋰電規模雖然穩居世界第一,但電池管理難題亟待解決,比如由於缺乏強制性監管政策,企業在上報相關信息時存在不完整、溯源困難等問題,導致動力電池信息數據不透明,阻礙了退役電池的回收利用。由於缺乏準確數據來證明退役電池狀況的價值,回收企業只能事後分析其性能,進而導致回收成本較高。

此外,根據歐盟《新電池法》,從2026年起,企業必須提供電池護照,給進入歐洲市場的電池貼上二維碼和數字護照,其中動力電池被明確要求具有電子記錄。

政策法規來勢洶洶,彼時國內動力電池廠商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工信部:多方面推動新能源電池高質量發展

國際環境如此,國內針對鋰電行業的監管也不曾鬆手。據了解,工信部還將發布新版《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加快建設鋰電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體系,推動行業回收利用的水平。進一步實施關於做好鋰子電池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推動供需的有效對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

工信部表示,在加快鋰電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將推動鈉電、氫燃料電池、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新型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在技術創新方面,加快新型電池與太陽能光伏、關鍵信息技術、重點終端應用融合創新,推動新型電池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低成本的趨勢發展。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各個環節的企業並不缺乏,缺乏的只是相關將整條產業鏈的企業關聯起來實現對動力電池全周期進行整體質量把控。

愛創科技作為全球追溯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電池質量管理上,為多家能源企業提供了一物一碼解決方案,為每個鋰電池賦上唯一「身份證」,實現鋰電池全生命周期雙向追蹤溯源。

首先不僅有效保障生產過程質量的可控性,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與高效化管理,同時實現產品精準回收,降低了運維成本,並快速追溯到電池材料的來源、技術規格、化學成分、製造過程、碳足跡等;

還能夠讓企業清晰供應鏈,大幅提升企業對於鋰電池的管理能力,深度掌控原材料供應,並可將成本、產能、風險和機會透明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2f3e452b56045f88bbdcac2a2c6a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