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對中國影響最大的13句話

2023-04-03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鄧小平對中國影響最大的13句話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圖片:網絡

鄧小平,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代偉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1997年2月19日,他在北京與世長辭。不幸的消息也牽動了世界的神經,華人華僑及各國政要、國際友人等紛紛表達緬懷之情。

今天,是鄧小平逝世25周年, 我們特別整理出鄧小平「對中國影響最大的13句話」,帶您一睹偉人治國之胸襟、改革之氣魄。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上世紀70年代末,英國培格曼出版公司欲出版一套世界領袖叢書,鄧小平的文集被列入了計劃之內。這不僅得到了中方同意,鄧小平還允諾要親自寫序。

鄧小平與英國培格曼出版公司總經理羅伯特·馬克斯韋爾

1981年2月14日,鄧小平欣然命筆,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為題,為《鄧小平文集》寫了序言。

他滿含深情地寫道:「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一向淡於著書立說,之所以爽快地答應是因當時的改革開放才剛起步,世界對封閉了幾十年的中國還不了解,這將有助於外國人重新審視中國。

這句樸實而又飽含深情的話語,表達了鄧小平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是鄧小平一生人格情懷的真實寫照。

「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

1985年5月19日,鄧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對熱衷於發號施令、說空話而不為群眾干實事的領導作風進行了嚴肅批評。

他強調指出:「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從根本上指出了幹部領導應是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的本質。

從今天來看,這句話依然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團結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鄧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

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即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充分準備。鄧小平同志的這次講話後來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後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倡議成功地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1984年1月24日,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首次親臨深圳特區視察,他遊覽城市也訪問漁村,感受頗深。

鄧小平在深圳國商大廈樓頂眺望城市

同年6月9日,鄧小平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文中說:

「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

「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

「如果說我們建國以後有缺點,那就是對發展生產力方面有某種忽略。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

擲地有聲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為鄧小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注入了全新的意義。

「發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1月29日,南行途中的鄧小平來到珠江冰箱廠,當聽說這個鄉鎮企業小廠在7年間產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國第一,並出口到東南亞國家,他高興地說:

「我們的國家一定要發展,不發展就會受人欺負,發展才是硬道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1992年,南行

今天,「發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這一思想始終不渝的堅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早在1975年,鄧小平就提出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思想:這年的9月26日,在聽取中國科學院工作彙報時,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他明確指出: 「科學技術叫生產力,科技人員就是勞動者!」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

1978年3月,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他在1988年的一次講話中又進一步明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此後,中共十四大肯定並發揮了這一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振興經濟首先振興科技。

全國科學大會後,鄧小平接見會議代表

事實勝於雄辯。鄧小平不但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還早早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

「不管黑貓白貓,

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貓論」要回溯至上世紀60年代。1962年,一些農村地區為了應對饑荒和自然災害,自發產生了包產到戶、責任田等各種各樣的生產形式。這些變化,在黨內引起較大爭論。

是年7月2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鄧小平認為,哪種生產形式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採取哪種形式。

他引用四川諺語:「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本是四川農村的一句俗語。後來漸漸被化用為:「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雙貓圖》

據說,鄧小平家中也掛有一幅《雙貓圖》,畫上有遒勁有力的題詞:「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畫者是被譽為「江南貓王」的著名畫家陳蓮濤。

1985年,鄧小平再度當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這句話又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貓論」的影響至此擴大到世界。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1986年1月17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說:「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

1989年6月9日,他又指出:「80年代初建立經濟特區時,我與廣東同志談,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嚴厲打擊經濟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兩點論。但今天回頭來看,出現了明顯的不足,一手比較硬,一手比較軟。一硬一軟不相稱,配合得不好。」

1992年初鄧小平又在南行的談話中指出:「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 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手軟不得。

1992年初鄧小平南行

總的來看,鄧小平提出的一系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主要包括:

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

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

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

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最早是1978年9月20日,鄧小平在天津視察時第一次明確地提出「先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

隨後,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鄧小平再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當時的提法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部分人」,包括「企業、地區、社員」,鄧小平認為「這是一個大政策」。

1978年,鄧小平在天津視察

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完整表述了共同富裕的構想:

「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鄧小平的這一重要論述,打破了分配領域裡的「左」的思想枷鎖,從根本上否定了「一大二公」的平均主義。

「主權問題

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同志會見來華訪問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

那年剛通過洋槍利炮戰勝阿根廷的柴契爾夫人攜馬島大捷餘威雄心勃勃地稱,中國收回香港會帶來災難性影響,要維持香港的繁榮,必須由英國來管理它。

鄧小平則針鋒相對,明確表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當時的談判氣氛十分緊張,鄧小平出奇的強硬讓柴契爾夫人在走下人民大會堂台階時,仍臉色凝重、心神不寧,還不小心摔了一跤!那麼只好按鄧小平的話來做了!

鄧小平同志斬釘截鐵的論調,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氣魄、力量和決心。

1984年12月19日,鄧小平同志出席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字儀式,正式確認中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從綜合國力來看,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遠不如現在的中國。

所以,鄧小平當年在主權問題上的強硬表態,讓我們現在更加有底氣地說:主權問題,絕不可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1982年1月10日,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基,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他說,「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性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這次談話,鄧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1982年,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基

1982年9月24日,面對「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鄧小平據理力爭,談判中他表示: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後,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繼續保持香港繁榮。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

關於此次會談,坊間有很多說法很有意思,比如,鄧小平曾說,如果英國不同意歸還香港,中國軍隊今天下午就可以將香港收回……

總之,鄧小平的底氣和決心加上「一國兩制」的創想,促成了香港的順利回歸。

雖然鄧小平最終沒能實現去「回歸後的香港看看」的心愿,但25年後的今天,香港一如他所願繁榮安定,且有活力、有底氣。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做得到的。

「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

一百年不統一,

一千年也是要統一的。」

1984年,鄧小平在會見香港同胞時指出:「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

「我們堅持謀求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們不能作這樣的承諾。……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

他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相繼回到祖國懷抱,在保持原有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等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持續的繁榮。

小平同志同樣也說過,要用「一國兩制」的辦法解決台灣問題。

兩岸關係這些年來,起起伏伏,但大家始終都沒有忘記鄧小平說過的話: 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中國領導人熱愛足球是出了名的,鄧小平也不例外。

1985年8月11日,首屆國際足聯16歲以下柯達杯世界錦標賽的閉幕式在北京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在工人體育場接見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時,向在座的國家體委領導同志傳達了鄧小平關於足球的指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1973年,在先農壇觀看足球比賽後接見雙方運動員

這是這句話第一次被廣泛報道。

其實在此前的1979年1月,鄧小平在接見體委領導時就說過:「 增加『娃娃』的事,要專門寫個報告,要包括軍隊在內……足球不從娃娃抓起,是搞不上去的。

另據曾在國家體委擔任領導的榮高棠回憶,鄧小平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曾作過類似的指示。

其實,不單是足球,學任何一門技能都是有窗口期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越早越好。

鄧小平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只是沒想到,理應最得益的足球運動,反而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大於喜悅。

好在,現在有了另一位更喜歡足球的領導。中國足球有了新的希望。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2f203ea54dcf51fd114aacf09ea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