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觀察】針對洶湧而來的電商以及直播電商,馬來西亞並沒有效仿印尼,取締直播電商。
與其堵不如疏。對電商所售商品電子產品進行技術認證,規避風險,這或是更為務實可行的。
【藍科技】獲悉,2024年馬來西亞相關部門很可能給網上銷售的電子產品「樹標準」。如果一切順利,2025年有望實施這一規則。
11月19日,馬來西亞柔佛州家電商公會21周年晚宴期間, 馬來西亞家電商總會署理總會長陳萬利接受【藍科技】獨家採訪時表示,網上銷售的電子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一是產品沒有技術認證,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二是低價電子產品對線下的衝擊正在加大,從而造成了線上線下不公平的市場環境。我們正計劃向政府部門提交建議,網上出售的電子產品必須要經過技術認證,這是對消費者的安全負責。
這意味著,未來馬來西亞電商銷售的電子產品,必須跟線下實體店的產品一樣,需要經過技術認證才有資格銷售。
目前,馬來西亞電商所出售的消費電子產品,並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比如,在馬來西亞電商銷售的中國產品,符合中國技術標準,日本產品則符合日本技術標準,缺少的是符合馬來西亞技術標準認證。
但線下銷售的所有消費電子產品,則必須經過馬來西亞相關部門的技術認證,否則禁止銷售。
這種不對等的條件,相當於變相輔助電商,而線下實體店則面臨更大的壓力。
舉例來說,如果一款電子產品要在馬來西亞線下實體店銷售,有可能會需要等待3個月甚至時間更長的認證。只有認證通過,才能資格在實體店銷售。而同樣一款產品,如果在網上銷售,並沒有強制要求認證,產品很快會在網上銷售,這顯然會增加線上產品的價格優勢和機會優勢,進而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
馬來西亞民間意識到技術標準的缺失,會給用戶帶來隱患,同時也會擠壓實體店的生存空間。專業機構向主管部遞交的建議函,或加快推動政府針對電商銷售電子產品的技術認證。
或許不久的將來,沒有馬來西亞的技術認證,電子產品很可能禁止在網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