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在懷孕的媽媽來說,胎盤早剝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有著起病急、進展快的特點,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媽媽和寶寶的生命。
32歲的易女士是一位孕33周的孕媽媽,某日凌晨5:00多出現腹痛,呈持續性,腹瀉3次,大便成形,隨後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當時未予重視,後腹痛加重,於下午2:10在家屬陪同下至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產科門診就診,門診醫生髮現其面色蒼白,表情淡漠,直接引導至胎心監護室進行胎心監測,未聞及胎心,立即陪同其至B超室,值班醫生張曉燕副主任醫師發現患者貧血貌、痛苦面容,仔細詢問病史並立即為其進行檢查,發現胎盤明顯增厚伴回聲不均,厚度達10cm,未探及胎心及胎動,考慮胎盤早剝,胎死宮內,立即通知產科值班醫生師玉蘭主任及護士,醫生查體可觸及持續性高張宮縮,板狀腹,壓痛明顯。隨以「G3P1孕33周妊娠,胎盤早剝,胎死宮內」收入院。
產科啟動了危急重症搶救流程。張芸主任馬上帶領團隊,急診在全麻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於下午3:07以頭位順利取出一女死胎,胎盤胎膜娩出完整,見胎盤剝離面約4/5,宮腔掏出積血及積血塊約1600mL,子宮表面呈紫色,切口瀰漫性滲血,出現凝血功能障礙DIC,術中共計出血約5000ml。子宮胎盤卒中,病情危重,立即給予輸血、縮宮素改善宮縮等治療。
什麼是胎盤早剝呢?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超聲科主任吳曉明解釋,正常情況下,胎盤是緊緊吸附在子宮壁上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都是依靠胎盤來汲取營養和氧氣,排出代謝產物。胎盤早剝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孕20周後,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宮壁剝離,就會發生胎盤早剝。胎盤一旦剝離,就像大樹被連根拔起,氧氣和必需營養得不到補充,胎寶寶就會出「大問題」,嚴重時會危及母親和胎兒的生命。胎盤早剝按有無陰道流血分為:顯性剝離(外出血)、隱性剝離(內出血)、混合性剝離。臨床分為Ⅰ級、Ⅱ級、Ⅲ級。該患者無產前出血,子宮肌張力較大,為隱性剝離,往往不容易識別。因患者自身重視程度不高,來院就診時已發現胎死宮內,屬於最為嚴重的Ⅲ級。所幸搶救及時,加上醫生的精準判斷及快速處理,及時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保住了患者的子宮。
吳主任解釋說,胎盤早剝的病因往往是未知的。可能的原因包括:先兆子癇和母體高血壓,宮腔內壓力驟減,腹部創傷、特別是前腹部創傷,古柯鹼、吸煙、飲酒,高齡產婦、有胎盤早剝病史等。我們不能預防胎盤早剝,但是可以減少某些危險因素。例如乘汽車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胎盤早剝的典型表現是持續性腹痛,陰道流血,子宮壓痛等。胎盤早剝的症狀和體徵受胎盤位置、剝離面積大小、剝離位置的影響,臨床表現多樣,超聲也會有不同表現,出現上述症狀時,及時行超聲檢查可以協助診斷胎盤早剝,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
吳主任提醒,有些孕媽孕晚期肚子會突然摸起來硬硬的,也要警惕是胎盤早剝。孕媽在孕7個月左右會有假性宮縮出現,假性宮縮發生時,孕媽也會感覺肚子突然變硬,但假性宮縮一般不會腹痛,持續時間也比較短,一般走一會兒或休息片刻甚至換下體位後都會恢復,孕媽要注意區分。
胎盤早剝嚴重時危及母兒生命,母兒的預後取決於處理是否及時恰當。治療原則為早期識別、積極處理休克、及時終止妊娠、控制DIC、減少併發症。總之,陰道流血和腹痛是胎盤早剝的最常見症狀,如果孕媽有此症狀,別猶豫,立即就醫!(張曉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1c1245edf31a171649654fc8dea1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