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力量——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來看浦東有哪些

2023-09-20   浦東發布

原標題:光榮與力量——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來看浦東有哪些

光榮與力量——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來看浦東有哪些

「光榮與力量——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趙東元、羅利軍、嚴兵、施德華、胡傳碩、張軍萍、蘭雲科、程美華、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研製團隊、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飛中心試飛運行部、鐵路上海站「心尚」服務工作室11個先進個人(集體)榮獲「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

陸科肖、陳明青、楊戌雷、朱蕙娟、覃海洋、潘阿鎖、顧曉芬、陸學峰、「睛」益求精 守護光明團隊、上海浦東新區三棲退役軍人應急救援保障志願服務隊、上海張志勇公益服務社11個先進個人(集體)榮獲「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提名獎。

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事跡介紹

布袋院士

趙東元,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他長期從事化學基礎理論和化學應用領域的研究,帶領團隊發明了20餘種以復旦大學命名的介孔材料,榮獲多個國內外重量級學術獎項,研究成果也轉化催生出了介孔碳超級電容器、鈀介孔碳催化劑、銅錳介孔碳催化劑等產品,利用於北京奧運村、上海世博會等場景。科研之外,他堅持為本科生講授專業基礎課《普通化學》,培育青年研究人才,從教30餘年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和創新求實,桃李遍天下。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功臣獎等。

新時代育種人

羅利軍,男,漢族,196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他長期從事水稻遺傳資源研究,創新培育了節水抗旱稻,解決了水稻高產優質與節水抗旱難以兼顧的技術難題,建立了我國水稻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發明了「雙向選擇」以整合抗旱性和產量的育種新技術,建立了「旱直播旱管」的綠色栽培技術體系,實現了在水田生產節水50%,減少碳排放90%以上。他積極從事科學技術普及,推廣的節水抗旱稻及其配套生產技術對鄉村振興與科技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牽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

海洋強國『追夢人』

嚴兵,男,漢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他深耕海洋裝備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30年,領銜「嚴兵浮式起重機創新工作室」攻堅克難,自主研發出多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海上大型浮吊,助力港珠澳大橋等多項「世紀工程」建設。2022年,研發出國內出廠最大的2000噸繞樁式海上平台起重機等一系列新機型。參與編寫相關行業標準,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事業培育新一代人才,持續走在世界海洋裝備行業開拓創新的前沿。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上海傑出工程師等。

信義老兵

施德華,男,漢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嘉定區安亭鎮謳象社區居民。他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服役,於1967年代初奔赴前線,執行邊境軍事任務,所在的中隊先後有26位指戰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完成犧牲班長生前殷殷囑託,他歷經艱辛,耗費大半生精力,足跡遍及全國,尋找到了26位烈士的親屬,給他們送去烈士生前的珍貴信息,並送上誠摯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他主編完成《烽火勁旅》一書,記錄部隊指戰員的英雄事跡,以此緬懷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戰友。曾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誠信之星」、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等。

船舶工匠

胡傳碩,男,漢族,198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裝班組長。他憑藉對工作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精神,成長為國內船舶製造業領域卓越的鉗工技能帶頭人,先後參與建造了多型國家重點戰略高新產品及重點工程項目,完成了「遠望」號航天測量系列船、大型液化氣船、自卸船、化學品船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產品的建造工作。他自主研製的16項船舶專用工裝中,有3項獲得國家專利,通過多種獨創工藝,填補技術領域空白,作出突出貢獻。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上海市勞動模範等。

『小城』大管家

張軍萍,女,漢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社區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黨的二十大代表。她身為上海最大的四萬人開放式社區——上海康城的「大管家」,10年時間裡用「繡花針」精神將社區治理做精做細。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聽民聲、解民憂、集民智,引導廣大居民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成為美好社區「合伙人」「當家人」。疫情期間衝鋒一線,組織2600餘名志願者同心守護社區平安。不斷探索超大型社區管理的有效路徑,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貢獻巾幗力量。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

戎耀先鋒

蘭雲科,男,畲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海才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他積極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堅持扶志助學,設立「蘭雲科專項獎學金」,堅持結對幫困,結對革命老區傷殘退役軍人,累計捐贈資金3760多萬元,堅持擁軍優屬,安排就業崗位4200多人。武漢疫情時,捐款500多萬元人民幣和防疫物資,並帶領7名退役軍人志願者進駐金銀潭醫院和火神山醫院,堅守87天。2022年上海疫情嚴峻時,他組織以退役軍人為主體的志願者隊伍共計3600餘人次參加志願活動。曾獲「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全國退役軍人創業模範等。

非遺『守藝人』

程美華,女,漢族,195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海美華絲毯創意工作室總設計師。50年前入行絲毯編織,憑藉勤勞與天分成為技術骨幹,挑起了傳承創新的大梁。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上不斷突破,藝術風格在國際舞台上獨樹一幟,作品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世博會、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等重要館會收藏、陳列,將金山絲毯打造成閃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片。2016年,「金山絲毯織造技藝」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她成為市級非遺傳承人。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

航天築夢人

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研製團隊成立於2011年,隸屬於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總體研製工作。作為上海航天總研製的首個載人航天飛行器,該團隊研發的夢天實驗艙,於2022年11月圓滿成功發射任務,並順利完成交會對接和艙段轉位,實現了中國空間站「T」字形基本構型在軌組裝的完美收官。該團隊打造的夢天實驗艙支持空間站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實驗,是空間技術應用研究「夢工場」,為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邁向世界領先水平作出突出貢獻。曾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

長空勇士

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飛中心試飛運行部成立於2014年,主要負責國產民用飛機的試飛實施、試飛組織、設計支持、健康監測、安全管理等工作。部門努力追求「安全試飛」和「高效試飛」目標,全力保障ARJ21批產交付突破百架、C919取證和首架交付。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完成各類飛行試驗3308架次,累積試驗時間9901小時。在完成試飛任務的同時,部門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增強凝聚力,打造成為「政治先鋒、文化先鋒、技術先鋒、戰鬥先鋒」集體。曾獲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上海市模範集體等。

旅客「貼心人」

鐵路上海站「心尚」服務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分設於上海火車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是致力於為旅客提供暖心幫扶的團隊,每日為旅客提供日常問詢解答、老幼病殘重點服務、遺失物品快捷查詢、免費租借輪椅擔架等多項便利服務。在大上海保衛戰中,團隊成員堅守70多天,做好援滬醫護人員接送和物資轉運工作,共服務醫療隊40批、1.7萬人,協助運輸醫療物資24批、2.9萬噸,核酸樣本12批、131.2萬份。現如今,團隊已成為守初心擔使命的紅色文化陣地、彰顯新時代勞動者精神風貌的舞台和洋溢社會文明新風的窗口。曾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盃」、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等。

編輯:吳婷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