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往日本的墓碑

2023-01-04   日本通

原標題:福建,發往日本的墓碑

送走日本人的石雕,產自這裡

如今,「中國製造」已經遍布海外,中國產品也備受一些國家顧客的追捧。

在這些產品裡面,就有一類較為特殊的產品,還曾一度引發了日本群眾排隊等候購買的情況,這就是我國有「世界石雕之都」稱號的福建泉州市惠安縣所雕刻出來的墓碑。

時間回溯到2020年初,全球多地疫情的爆發導致了國內外多數工廠停工,這也包括國內的墓碑行業。

對日本而言,其國內的墓碑絕大部分都來自我國的惠安縣,在惠安當地石雕工廠開工較晚導致向日本發貨延後的情況下,日本一些石材店出現了墓碑緊缺的狀況,也就有不少客戶需排隊等待墓碑到貨。

據不完全統計,僅惠安縣向日本出口墓碑帶來的年產值就有將近20億元。

關於為何惠安墓碑會受到日本甚至海外多國的「歡迎」,大抵是由於惠安當地歷經上千年打磨的石雕產品技術更為成熟與高超,也蘊含了更多的文化底蘊。

早在1600多年前,惠安當地就出現了最早的石雕作品——晉代林姓開閩始祖林祿的墓前石雕。

石雕產品一般包括大眾所熟知的佛像、中國傳統僻邪物品石獅子、蘊含吉祥如意含義的石雕大象、素有吉祥與華貴含義的石雕龍柱、中國傳統文化象徵之一的石雕牌坊以及日常路邊或大門盛裝花草植株的花缽花盆等物品。

自1600多年前發展以來,惠安的石雕作品歷經了上千年的打磨,積澱了濃厚的文化,也隨歷史的變遷呈現出不同的風格魅力。

在石雕體量較小的東晉至唐末時期,惠安石雕帶有濃重的魏晉雕刻之風以及中原文化個性,而發展至宋明時期,受當地海上交通與對外經濟貿易頻繁往來帶來的文化交融的影響,該時期的石雕技藝更為精細,也容納了不同的異域文化風情,包括伊斯蘭教石刻、基督教石刻以及婆羅門石刻等等,文化氣息與靈性十足。

經過宋元造橋、明朝初年軍事要塞建築等領域的運用,發展至清朝時,惠安石雕產業已然成熟。這時候的惠安石雕已經逐步擺脫了中原北方的雕刻氣息,更多地汲取了閩南地域的青山綠水靈氣,形成了南派風格,更為精雕細琢。

圖源:ctnews.com

這也就是正所謂的「南有惠安,北有曲陽」。

也或許由於惠安人自古「敬鬼神崇巫覡」,惠安石雕歷經了不少當地神鬼祭祀民俗信仰活動的薰染,以至於惠安石雕中寺廟、墓葬等相關石雕品極為常見。

經由發展,20世紀90年代後,惠安石雕已發展成了惠安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

2006年,惠安石雕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5年,惠安則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

自此,「世界石雕之都」成為了惠安的又一張燙金名片。

石雕產品,走向全球

如今,除了在惠安當地延綿幾十公里的公路兩側能看到數百家石雕廠及各種造型多樣的石雕產品外,北京、西安、海南等國內多地都能看到惠安石雕的身影。

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廈門集美鰲園景區、海南三亞4A級景區鹿回頭、西安兵馬俑陳列館、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等地均有惠安石雕的蹤跡。

就連湖南長沙橘子洲頭的巨型毛澤東青年面容雕像中也包含了惠安工匠的辛勤勞動。

圖源:jp.trip.com

除了國內多地可見惠安的石雕產品外,早在清朝後,惠安石雕技藝就走向了海外。

清朝時期,隨著當地石雕名匠輩出,石雕產品一度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之時,不少能工巧匠逐漸走出國門,前往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開始開辦石雕鋪子,售賣石雕產品。

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寬,日本、歐美等國的石雕市場中也出現了惠安石雕匠人的產品。

作為我國寶島台灣的寺廟建築裝飾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惠安當地的崇武鎮五峰村石雕工匠打造了不少包括台北的龍山寺、新竹的媽祖廟等知名建築物在內的建築裝飾。

由於石雕佛像等傳統石雕產品中蘊含了國內佛教等宗教文化,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地區的石雕貿易往來也帶動了兩地的宗教文化交流。

同時,也不難理解為何國內的石雕佛像、石雕大象等產品備受東南亞國家的歡迎。在我國上千年的文化薰陶下,惠安石雕已經將宗教文化深刻融入了產品中,在寺廟建築設計、雕刻上打造出濃厚的宗教色彩並非難事。

隨著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等地域的墓葬建設需求發展與擴大,惠安也開始加大墓碑打造力度並向這些地方出口。

如今,惠安人設計、承建的許多雕藝工程已經成為了全球多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如馬來西亞馬六甲海峽的鄭和雕像、日本鑒真和尚園等。

就連坐落在華盛頓特區的潮汐湖畔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紀念石像也屬於「中國製造」,其使用的石材、雕刻的技藝均來自惠安。

圖源:washington.org

自2008年開始的近兩年時間內,惠安人王向榮帶領其鼎立公司團隊,動用超過20名經驗豐富的石雕師傅,共同完成了馬丁·路德·金紀念石像的雕刻,受到美國合作方等人的讚賞。

不過,除了向海外輸出石雕技藝與產品外,隨著石雕產品供給與需求量的加大,惠安石雕所用的石材需求量也加大。

在當地有限的石材供應下,惠安石雕石材逐步從全球區域採購而來,囊括了亞洲、非洲、拉美等20多個國家與地區。

如今的惠安已經稱得上是全國規模最大、加工能力最強的石雕石材業出口地區及重要的石材石製品集散地之一。

而在海內外的市場發展下,2016年惠安的石雕產業產值已達到170億元,為全縣工業總產值貢獻了21%的力量,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歐美等超100個國家或地區。

2021年,僅規上企業就實現了超500億元的產值。目前,全縣也已有雕藝企業近800家,規模不可謂不大。

與建築藝術結合,

以文化涵養賦值

作為民間傳統手工技藝,惠安石雕如今的輝煌離不開數代工匠技藝的傳承與積累。

以往的惠安,其石雕技藝往往由家族內的老一輩傳給下一輩或師徒相傳。在數代人的發展下,惠安石雕雕藝精湛、設計與施工工藝高超、文化底蘊豐富,其千年技藝甚至有「點石成金」之稱。

但由於惠安傳統石雕產品如石像、牌坊、石柱等並非普及化的市場需求產品,市場需求量有限,故而近幾年惠安石雕也走上了產業轉型的道路。

圖源:惠安縣融媒體中心

為了讓石雕產品更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讓石雕產業更加發展壯大,除了轉向雕刻日常的石雕小物品外,當地石雕產業轉型之一就是向建築領域進軍,通過與建築產業結合,促進惠安石雕業與建築業的發展。

除了傳統的寺廟建築外,惠安不少石雕匠人認為石雕業的發展應更注重建築幕牆、城市雕塑以及各類園林景觀領域。

一些石雕公司也開始與古建園林工程公司捆綁,以擴大石雕需求市場。

進軍建築領域,自然是好處頗多。

首先,關於石雕企業進軍建築領域,惠安當地政府就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鼓勵與支持。除了鼓勵申報相關施工專業系列資質外,當地政府還針對新獲得或重新就位的一級、二級相關資質的企業給予不同的獎勵。

其次,以往的石雕產業主要處於加工環節,由於石雕產品本身所用的石料材質並不如玉石、名貴木材般高貴,加上附加值不高,也導致石雕產品的價格上不去,產業利潤較為薄弱。

隨著石雕加工生產、裝飾裝修環節的滲入與掌握,以及土木、建築領域的拓寬,石雕產業的附加值開始大幅度上升。

據悉,若中等規模的石雕工廠只生產石雕產品,年產值倒是可以達到幾百萬元,但若進軍建築領域,持有園林古建一級資質,其年產值起碼在千萬元級別以上。

且將石雕技藝融入建築領域中,更能讓大眾領略到石雕的魅力,潛移默化中擴大市場受眾。

此外,在已有的文化底蘊下,惠安石雕也在不斷融入當今時代的文化創意,吸納更多新鮮的元素。

借鑑勞力士腕錶、百達翡麗手錶等產品依靠品牌價值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導致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的做法,惠安石雕產業以打造大師經濟為入口,通過提升石雕藝術家的社會知名度、品牌影響力與智慧財產權,引導著雕藝產業與藝術、文化等不斷融合來促使惠安石雕走向個性化、高端化、品牌化的道路。

另外,當地政府也在引導企業明確進行文創轉型,加大了雕藝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規劃與創建,經由此,打造當地獨具特色的以雕藝為核心、集創意設計與文化旅遊及商貿會展服務為一體的現代文化創意產業。

如此,不斷地融合其他產業、加入新鮮文化元素以增加附加值,惠安石雕才能不斷跟緊時代的步伐,更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創造更大的需求以及行業產值與利潤。

還有很多問題仍要解決

隨著石雕產業開始轉型向好的方向發展,以擴大市場需求、增加附加值提高產值與利潤外,惠安石雕仍有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

早在2006年惠安石雕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時,就曾指出惠安石雕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技藝傳承。

與其他一些文化遺產類似,目前惠安老一代的石雕藝人已經逐漸退休,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不少的加工技藝正在被機器所取代。但是,文化遺產的一些技藝還是要手工才更有韻味。

不過,傳統的石雕優質手工技藝往往是家族內部傳承或者師徒傳承,相對封閉,即使是工廠的技藝人員也不一定有機會學到雕藝的精髓。加上當時雕藝匠人的文化程度較低、對傳統雕藝保護與研究資金投入較少、年輕一輩對石雕技藝興趣的下降,許多雕藝傳承與發展工作並未完善,惠安石雕的技藝傳承出現了危機。

如今,惠安石雕產業也處於轉型階段,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圖源:danangfantasticity.com

目前,不少雕藝公司已經與藝術或設計類高校加快了合作,來加快大學生作品的市場轉化率,還引進了不少優秀大學畢業生入職當地工作。

但正所謂「高手在民間」,如何從老一輩中傳承更多的技藝精髓,仍需加大引導力度,讓老一輩放手教授,使石雕技藝有更多的傳承人。

此外,石雕行業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還會存在污染物生產與排放的問題,處理不當則會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當地居民的抗訴。

在側重「雕」的石雕行業中,雕刻勞動環境中容易產生粉塵、廢棄物、污水、噪音,從而危害勞動工人的身心健康。考慮到粉塵、噪聲治理等方面的技術要求較高、資金投入較大,一些業主並不願意進行相關的環境達標處理。

隨著國家環保重視力度的加大,2016年,惠安當地因環保問題關閉的企業高達400-500家。

而近年來,惠安當地還出現了居民基於環境安全考慮阻止一家正規企業施工生產的事件。

從兩年多前開始,該主要經營範圍為回收石雕邊角料與建築垃圾的公司,逐步投入了3000多萬元資金,到一環保材料生產線與透水磚材料生產線項目當中。

但部分居民基於項目可行性與項目污染性的考慮,多次阻止該項目的進行,導致項目難以施工進行,投入資金成本不斷增加。

由此可見,除了要加大企業本身的污染治理、避免漏網之魚外,也要讓工廠周邊的民眾對石雕行業的環境安全放心,而這最終還是得靠政府大力整治當地企業,營造出普遍的安全生產的氛圍。

再者,諸如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市場低迷情況下小企業的艱難生存、低價惡性競爭的事態也值得注意,如何解決企業越多,同質化產品現象嚴重的問題也要考慮在內。

對於惠安石雕而言,如今的產業轉型與走出國門會是重大的發展機遇,但解決好各種產業問題、營造良好的經營氛圍,才會是長遠發展之道。

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

惠安石雕業促進鄉鎮經濟繁榮_石雕_新浪財經_新浪網

惠安石雕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4013

惠安石雕:會唱歌的石頭最美麗_油畫雕塑_新浪收藏_新浪網

日媒稱疫情之下當地墓碑短缺,中國從業者:已陸續發貨

惠安石雕:登上世界舞台的南派雕藝-閩南網

福建惠安縣石雕業轉型觀察:向文創要附加值

王芳,陳金華.福建傳統工藝惠安石雕產業發展變遷歷程研究[J].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9,31(02):75-82.

吳德強.物美,還是價廉?——關於以人文內涵提升惠安石雕產業價值的探討[J].雕塑,2019(06):88-89.

調查:合法合規批准投產,福建惠安一企業為何兩年有餘無法施工?

非遺里的閩人智慧 _ 娟繁秀雅的惠安石雕-中新網福建

惠安石雕:傳承1600多年的工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閩南網

本文來自公眾號:非凡油條(ID: ffyoutiao),作者:小籠包,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看看美麗風景吧~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點擊圖片閱讀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