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飲料催人胖

2023-08-07     保健時報

原標題:軟飲料催人胖

大量研究表明,常喝軟飲料,尤其是含糖飲料,與諸多慢性病相關。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發表的一項覆蓋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40餘萬名學生的橫斷面研究進一步發現,每天喝軟飲料(每天喝軟飲料≥1次)的學生比例越高,超重和肥胖率越高。

0 1

少喝軟飲料有助降低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

軟飲料的主要原料是飲用水或礦泉水、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實的抽提液,有的含甜味劑、酸味劑、香精、香料、食用色素、乳化劑、起泡劑、穩定劑和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其基本化學成分是水分、碳水化合物和風味物質,有些軟飲料還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軟飲料的品種很多,按原料和加工工藝分為碳酸飲料、果汁及其飲料、蔬菜汁及其飲料、植物蛋白質飲料、植物抽提液飲料、乳酸飲料、礦泉水和固體飲料8類,按性質和飲用對象分為特種用途飲料、保健飲料、餐桌飲料和大眾飲料4類。

在該研究中,軟飲料通常指含糖的碳酸飲料,包括但不限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品牌,以及含糖的非品牌碳酸飲料,具體取決於各個國家的情況。

在該研究納入的青少年學生中,超重和肥胖率大約為17.2%,每天喝軟飲料的學生比例平均為32.9%。調整潛在混雜因素後,每天喝軟飲料的學生比例每增加10%,超重和肥胖率升高3.7%。每天喝軟飲料與超重和肥胖率之間存在正向關聯。

針對個體水平數據的匯總分析顯示,與非每天喝軟飲料(從不喝軟飲料或平均每天喝軟飲料<1次)的學生相比,每天喝軟飲料的學生超重和肥胖的風險增加14%。該研究進一步表明,減少軟飲料的攝入對於降低全球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有重要意義。

0 2

甜飲料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相關

既往大量研究已經發現,甜飲料與多種心臟代謝疾病有關。上海學者發表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發現,含糖飲料、人工甜味劑飲料攝入量增加,還可能是心衰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適量喝純蔬果汁可能有保護作用。多因素分析顯示,中位隨訪9.9年期間,與不喝相應飲料的人相比,每周喝含糖飲料或人工甜味劑飲料超過2升者發生心衰的風險增加22%。而每周喝純蔬果汁>0~1升的人,心衰發生風險降低10%。

深圳大學公衛學院的研究顯示,多喝加糖或人工甜味劑飲料,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全因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顯示,每多喝一杯250毫升的加糖或人工甜味劑的飲料,就會相應增加12%或21%的肥胖風險,增加19%或15%的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10%或8%的高血壓風險,增加4%或6%的全因死亡風險。

一項美國的研究提醒家長們,家裡的小朋友要儘量少喝含糖飲料。這項研究提示,經常喝含糖飲料的兒童甘油三酯水平會明顯升高。甘油三酯長期偏高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也是冠心病發病的一個危險因素。

0 3

應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建議應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適量飲茶。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指南,強烈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

此處所說的游離糖是指添加糖,或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不包括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牛奶中天然的糖分。一般來講,每250毫升可口可樂含糖26.5克,每250毫升雪碧含糖27.5克。世界衛生組織說,「有確鑿證據表明,限制添加糖的攝入,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發生危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煉出了平衡膳食八準則,其中提到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因此,少喝軟飲料對健康有很大益處。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0f540d3da1e27302208cb3417c1e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