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前兩種奇葩的小癖好,讓人甜蜜又苦惱,卻是對媽媽愛的表現

2020-10-20     群美育兒

原標題:寶寶睡前兩種奇葩的小癖好,讓人甜蜜又苦惱,卻是對媽媽愛的表現

引言:

照顧孩子,是每個寶媽既幸福又疲憊的時光,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給媽媽造成不同的困擾,又會表現出對媽媽的依賴,讓媽媽感到溫暖。

孩子睡覺非要「扒著」媽媽,該如何怎麼解決?

生活案例:前幾天約閨蜜出來聚會,已經結婚生子的莉莉臉色十分不好,皮膚泛黃,還有很大的黑眼圈,和數月之前大相逕庭。

莉莉一直都是覺淺,睡覺只要有一點動靜就會醒過來,很難再入睡。她家快一歲的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每次睡覺都喜歡扒著她,入睡之前一定要摸摸媽媽的臉、手和肚子,如果媽媽沒有做出回應,他還會把媽媽的眼睛扒開,回應了自己再睡。

甚至這孩子還不允許媽媽背對著自己睡,一定要面朝自己,這麼天天折騰下來,莉莉難得能睡個好覺,孩子一離開她就哭鬧,也不知道作何是好,只能硬挺著。

寶寶常做這兩種讓媽媽感覺到「苦惱」的事,其實完全是對媽媽的依賴和信任!

第一件事:必須摸著媽媽入睡

剛出生的寶寶,處在一種「完全自戀期」內,認為全世界都是屬於自己的,包括自己最喜歡的媽媽。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擺脫這種自戀期,逐步走向獨立。但是這個獨立需要一個比較長久的過程。

最開始是從白天和媽媽分離,不需要整日被媽媽抱著,然後是晚上不需要抱睡,通過撫摸媽媽來讓自己找到安全感,更快的進入睡眠狀態。與其說這種必須摸著媽媽才能入睡是怪癖,不如把它看成是孩子對於母親的依賴。

第二件事:抱著媽媽的衣服才能入睡

睡覺之前總喊著「媽媽」的寶寶,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母親的回應,就會變得焦急不安,甚至不少寶寶只有抱著母親的衣服才能睡覺。其實這是因為,衣服上有寶寶熟悉的母親的味道,抱著它們睡覺和抱著媽媽睡覺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都能起到安撫寶寶的作用。

孩子離開媽媽睡不著,給媽媽造成困擾,應該怎麼解決?

先哄孩子入睡,自己再睡覺

為了避免莉莉這種自己睡著被孩子吵醒再難入睡的情況,媽媽們可以先把寶寶哄睡著,自己再睡。

給孩子準備擁抱入睡的替代品

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帶有媽媽氣息的抱枕衣服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新寵」,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入睡。

睡前給孩子播放輕音樂

輕音樂有助於調節孩子的情緒,放緩他們激動地心情,幫助他們更快的進入睡眠狀態。

結語:

不管是喜歡抱著媽媽還是抱著安撫物睡覺,其實都是寶寶身心健康發育的正常需要,家長們無需過度擔憂,也不要強行幫孩子戒掉這種以來的習慣,以免影響他們的成長。

你家寶寶睡覺前喜歡抱著媽媽嗎?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yRzRXUBd8y1i3sJl_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