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雅致生活

2020-01-27     藝術新青年


時下有個詞悄然興起——「中國式雅致生活」。


什麼是「中國式雅致生活」?「中國式雅致生活」,是指中國人所特有的一種以智慧、閒適和覺醒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藝術的人生態度和活法。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對「鄉土中國」的一種歷史追憶,是對農耕時代田園牧歌生活的一種精神嚮往,是對抱朴守真心靈生活的一種崇尚回歸。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種古典的生活方式。


「中國式雅致生活」在精神層面有這樣幾個特徵:首先是簡約。


「中國式雅致生活」追求的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而非奢華的生活方式。


那種一擲千金、醉生夢死的「土豪生活」,那種追求香車、豪宅、權利、美女的所謂「成功生活」都不在此列。


「中國式雅致生活」更多的是隱含著一種精神和文化。


其次是閒適。閒適是一種優雅,閒適是一種從容,閒適是一種境界,閒適是一種智慧。


「中國式雅致生活」享受的是充實的生活,而不是平庸的日子;


是平實無華的歲月,而不是燈紅酒綠的時間;


是安然平靜的時光,而不是憤懣暴怒的態度。


最後是智慧。「中國式雅致生活」是一種智慧的活法。


擁有這種智慧的人,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


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獨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洒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諂。


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何謂「中國式雅致生活」?「中國式雅致生活」是「閒愛孤雲凈愛僧」。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洗墨魚吞硯,烹茶鶴避煙」。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笑看風輕雲淡,閒聽花靜鳥喧」。「中國式雅致生活」是「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春有鮮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中國式雅致生活」是「琴撥幽靜處,茶煮溪橋邊,書約黃昏後,劍拔不平時」。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中國式雅致生活」是「高臥丘壑中,逃名塵世外」……


「中國式雅致生活」是中國人特有的生活哲學。林語堂先生是一個天分頗高的人。


他在研究了孔子、老子、莊子、陶淵明、蘇東坡等人之後,形成了一套以「覺醒、幽默、閒適、享受」為要義的生活哲學。


在一篇題為《中庸的哲學:子思》的文章里林語堂寫道:「我們大家都是天生一半道家主義者和一半儒家主義者……中國思想上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也能夠保存原有快樂的本性的人……


半玩世者是最優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類型終究是《中庸》的作者,孔子的孫兒,子思所倡導的中庸生活。


這種中庸的精神在動作和不動作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


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窮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至有錢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隨心所欲地幫助朋友;


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


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夠排滿屋裡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太用功;學識頗淵博,可是不成為專家;


文章也寫寫,可是寄給《泰晤士報》的信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發表了——總而言之,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的理想,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同樣,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也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這就是——「中國式雅致生活」。


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如今我們已進入一個高度發達的工商社會。


在一個人心普遍比較浮躁功利的時代,人們總是步履紛雜、行色匆匆。在一個人頭攢動、惜時如金的社會,人們總是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忙得長吁短嘆,忙得精神萎縮,忙得心靈蒼白。


這時我們多麼希望自己能慢下來,過一種藝術的、詩意的「中國式雅致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我們需要——「中國式雅致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qE4728Bgx9BqZZIy7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