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提議鼓勵小型電動車發展,這個市場需要陽光

2020-05-25     老車主說車

如果你去到日本旅遊,或者是看過在日錄製的綜藝《潮流合伙人》,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景:

在街上,抬起相機「咔嚓」一下,照片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小車,這些汽車普遍比中國小一個Size,且外形更加方正。

那如果你在國內去到任何三四線城市,或者是城鎮,會發現同樣的場景:

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中,總會有幾台慢悠悠過去的小型低速電動車,它們的駕駛者往往是年過古稀的老者,忙著去市場買菜,去幼兒園接孩子,於是,我們常稱呼這些車為老頭樂。

不可否認,小車真的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

它可能是已開發國家流行的圖騰,也可能是發展中國家趁手的工具,它總是有著一批忠實的擁泵,能在方寸之間尋求到價值與意義。

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之際,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就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和全球化路徑等問題提出了五項提案建議,其中之一便是——《關於加快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 促進社會和諧 鼓勵小型電動車發展的建議》。

就像《建議》中所說的那樣:近年來,小型電動車技術、品質不斷提升,相比中大型電動車更為經濟環保,更符合現階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鎮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購買能力。

小型電動車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全面小康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放在我們日常使用場景的語境中來看,小型電動車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小型電動車用車成本較低,首先是價格上,無論是相比傳統燃油車還是純電動車,級別更小的小型電動車,其購車成本無疑要小的多。再就是在用車成本上,作為代步車使用的小型電動車,相比大型電動車其使用成本也相對較低。

二是小型電動車的體積較小。如果你想讓它成為一款載上全家人出遊的車,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但若是平日裡代步出行,車身尺寸小的優勢便來了。

首先是停車占地面積小,不說隨停隨走,好歹在地下車庫裡不必左右騰挪,小心翼翼的出庫、入庫了;再就是小車駕駛起來也輕鬆,不必像大車那般瞻前顧後,還可以增加公路通過量,有利於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小型電動車在我國是有著肥沃的發展土壤的。一邊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提升,交通壓力日漸嚴重,誰還沒有過早高峰被堵在路上的糟糕呢?另一邊則是新能源浪潮來臨,發展電動車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這些都給了小型電動車發展的機會。

但事實上,我國小型電動車的發展並沒有走上一個快車道,原因在於,小型電動車目前也是一個尷尬的存在,而尷尬的主要原因在於低速電動車帶了一波不正風氣。

說起低速電動車,就不得不提名聲在外的「老頭樂」。不用上牌、不用駕照、開著有面子,而且價格便宜,下到幾千,上到幾萬,可謂有啥需求滿足啥。

但是這些老年代步車問題太多了。一是無人監管,據調查發現,老年代步車目前仍處於監管空白地帶,各部門都無法參與其中,而這也滋生了許多問題,比如老年人行車不遵守交通規則,肆意闖紅燈,任性變道等等,給交通部門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二是交通事故隱患多。由於監管發力,老年人交規意識差,也時常會出現這類低速電動車的交通事故。另外,這些老年代步車往往造價便宜,用料更經不起推敲,相應的其安全性也並不可靠。

三是市場混亂,正因為老年代步車處於監管空白,所以只要產品過得去,盡可以進行銷售,沒有專門的門店,沒有固定的銷售渠道,沒有政策支持上路,更沒有售後保險維修。

這些低速電動車沒有統一的製造標準、安全標準,同時也沒有規範來約束它們的交通行為,風評可謂差到極點。

而正是這些「三無」產品的低速電動車的存在,讓我們對於小型電動車也充滿了敵意。但是如果我們將低速電動車看作「雜牌軍」,那真正的小型電動車就是「正規軍」,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近年來,小型電動車的技術、品質得到了不斷地提升,也出現了一波過硬的產品。比如說長城旗下的歐拉(參數|圖片)R1(參數|圖片),無論是顏值還是產品力方面,都是同級別車型中出類拔萃的產品;

比如說奇瑞小螞蟻(參數|圖片),具有簡便、靈活的操控以及優良的品質;比如說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旗下的T03,誕生於零跑正向開發的小型車純電T平台,搭載10項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以及OTA遠程升級功能的產品,具有不錯的性價比。

可以說,這些小型電動車相比中大型電動車更為經濟環保,更符合現階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鎮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購買能力。小型電動車理應得到更好的發展,不過受補貼政策導向影響,其2015年以來市場份額卻開始急劇下降。

小型電動車市場的確需要一點陽光與水分的滋潤,而王鳳英總裁則提出了這樣幾條相關建議。

一是確立小型電動車產品標準。比如建議國家出台小型電動車專門管理政策,對小型電動車產品定義、技術標準、售後服務等進行合理引導,促使小型電動車市場規範化、體系化運行。

二是制定以降低能耗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比如從耗電量、輕量化程度等維度制定新的標準體系,促進電動汽車技術和品質的不斷提升,而不是「唯續航里程論」。

三是給予小型電動車稅費優惠。小型電動車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資源較少,從社會公平角度,建議在金融政策、購車資格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四是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凸顯小型電動車優勢。

就像王鳳英所說的:「小型電動車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全面小康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也許某一天,我們不再對日本遍地的K-car好奇不已,不再對巴黎隨處可見的各種小型車有所疑惑,因為我們也頗為喜歡駕駛一部小型電動車自在出行的感覺。

後來,你開車在二環上還會與身旁車道的小型電動車鳴笛致意,但也許人家的車庫裡還停著寶馬、奔馳、法拉利……誰在意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kZWSnIBiuFnsJQV_N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