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區倡導綠色出行打造低碳生活

2019-08-02   開州劉登平

新能源公交車

公交車充電樁

本報記者 余清英 文/圖

為了讓市民出行更加舒適、便捷,近年來,開州區興隆公交客運有限公司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加大投入,對城區實施投放公共自行車、更換新能源公交車、建設充電樁等舉措,加快推進城市向節能、低碳、環保、綠色轉型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如今,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已成為開州市民堅持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一種方式。

我區公共自行車運行情況怎樣?新能源公交車有哪些優點?7月30日,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投放公共自行車,引領低碳出行新理念

在文峰街道東湖郡小區外的公共自行車停放點,記者看到,一位年輕女子掏計程車卡在鎖止器的刷卡區刷卡,公共自行車的鎖自行打開,她騎上車快速離去。

與此同時,家住開州城區的市民李先生也來到該站點,準備騎車回家。

「2011年,城區剛投放公共自行車的時候,我專門辦了這張租借卡,堅持每周兩天放棄開車,騎自行車上下班。」李先生家離上班的地方約步行20分鐘,這種低碳出行方式,使他的身體得到了鍛練,提高了身體素質。

據開州區興隆公交客運有限公司經營科科長溫剛介紹,我區城市公共自行車自2011年1月運行以來,深受廣大市民青睞,由此掀起了自行車健身熱潮,成為城區市民短途出行方式的最佳選擇。

據悉,我區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共投資1000多萬元,已陸續建設自行車放站亭43個,投放自行車1400輛。因自然磨損及人為損壞,目前運行車輛有600輛,打算今年將更新200輛。

截至今年7月,該公司共辦理租借卡10100多張,租還285萬餘次,日均租借1000餘人次。

更換新能源公交車,方便綠色快速出行

「這種公交車看起很高檔,噪音小,又沒有尾氣污染,車內空氣清新,坐在車裡感覺非常舒適。」在金科財富中心終點站乘車的市民張女士體驗了美觀、環保的新能源公交車後讚不絕口。

記者搭乘7路公交車體驗後,獲得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乘車感受。相比傳統的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啟動、停車非常平穩,沒有突然向前或向後的慣性不適感,行駛途中也沒有發動機的轟隆聲。新能源公交車除了零排放、零污染外,安全保障方面也考慮得較為周到,是城區一道移動的綠色風景線。

「新能源公交車給人的感覺非常清潔和環保,車內配備滅火器、消防錘、空調、垃圾桶、拖把池等基礎設施,還保持了人性化設計,配備了USB插口,方便乘客為手機充電。」溫剛介紹,今年以來,該公司報廢更新以及新增21輛車,購車成本1400餘萬元,加上其它開支共計1600萬元。分別投放在7路10輛、5路3輛,公交車車身長10.5米,每輛車的載客量為76人;18路8輛,公交車車身長8.5米,每輛車的載客量為60人。充一次電,均續航里程為300餘公里。

溫剛表示,相對於傳統燃氣車,新能源公交車的投資成本較高,但在運行和維修成本方面則大幅度降低。傳統意義上燃氣車夏天開空調,一天的耗氣量達到300多元,新能源公交車只需要100餘元。

建設公交車充電樁,配合新能源公交車更新

更換了新能源公交車,必然要建設公交車充電樁,才能讓車輛正常運行。那麼,城區的公交車充電樁建設情況如何?對此,記者跟隨溫剛來到位於文峰街道木橋村的公交車充電樁站點。

記者看到,安裝好的新能源公交車充電樁一字排開,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溫剛介紹,7台雙槍充電樁可以同時為14輛車充電。另一個站點建在區體育場,共有6台雙槍充電樁,可以同時為12輛車充電。

「為公交車充一次電,續航里程能夠達到300餘公里。」該公司副經理邱占梅說,新能源公交車的運行,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達到保護城市環境的目的。

「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公司將在3年內對到期的燃氣公交車陸續更換成新能源公交車,並在整個城區分期、分點加大投入充電樁建設,讓每輛新能源車都有地方充電。」邱占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