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藥物、疫苗,中國的科研攻關進展如何?
昨晚《新聞1+1》,白岩松連線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科研項目相關進展等問題進行解讀。
對病毒的研究,我們到今天為止也是只了解了一點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里長征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我們到今天為止也是只了解了一點點,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冠病毒致病致死率弱於SARS和MERS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新冠病毒可能是目前冠狀病毒里傳播性非常強的一個病毒,從致病致死率來講弱於SARS和MERS。它的特點是高傳播性,低致命性。它的傳播途徑和快速的傳播力度,讓我們防不勝防。
病毒在中國到今天仍未發現有重大突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病毒要存活下來,變異是必然的。現在全球有很多文章在描述病毒發生變異的情況。但從中國來看,病毒變異並不顯著。到目前為止,從1月11日發現病毒,測了全序列之後,到今天依然沒有重大的突變發生。這跟國際上其他國家發現的情況可能不太一樣。
病毒只單一侵染某一個器官不太現實
白岩松:從你們觀察和研究的結果看,這個病毒除了攻擊呼吸系統是否會攻擊消化系統其他的系統和器官?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從過往經驗來看,病毒只單一地侵染某一個器官可能不太現實,所以現在對病毒多方面的器官研究也在開展。近期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結果公布。至少在很多檢驗里已經發現:在其他臟器里也有病毒的存在,後面的工作依然在進行。我相信時間會告訴我們:它的危害到底在哪些方面,是針對哪些器官。
發現鑑定並公布病毒全序列是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1月11日發現病毒並鑑定全序列是抗疫工作最根本的突破,如果沒有全序列的話,就無從研究診斷試劑,也沒有辦法去做開發疫苗的相關工作,所以發現並且鑑定公布全序列,這是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底為什麼會有無症狀感染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新冠病毒具有狡猾性,在病毒進化里把自己偽裝起來並不斷傳播出去。部分的所謂無症狀感染者,或許是還沒有發現更有效的檢驗手段和檢測的試劑,可能我們沒有發現更值得關注的重要的症狀和臨床檢測的標記。病毒初期發展沒有那麼強的侵害性,它的危害體現在人體潛伏以後它暴發的症狀,所以在未來的防控過程里,如何更早地預防、預警、檢測,並且有一些明確的防範手段,是主要攻關的方向。
檢測試劑的靈敏度和準確度,現在到了哪一步?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短短這點時間裡,檢測試劑和裝備的發展非常迅速。基於1月中國公布的病毒的全序列已經開發了很多種不同的檢測手段。檢測的靈敏度、檢測的時間,都在不斷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現在國家藥監局已經公布了多批檢測試劑盒和相關裝備,部分裝備也在向海外推廣和出口。這幾個月時間裡看到了技術大幅的換代,也看到科研工作者為了不斷有更好的檢測手段而努力。
哪些部位應該檢測並且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試劑使用最有效的檢驗手段就是在檢驗過程裡面是否真正有效,除了檢驗的靈敏度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檢測的真實性,到底在哪些部位應該檢測,我們對病毒了解多少,在哪一個階段病毒在不同部位存在的數量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還需要一個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新冠病毒未來能做到自測嗎?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目前已經公布的部分產品裡面已經有了自測或者在社區應用的一些場景化的設計,希望未來有一天,檢測手段可以便捷到我們每一個人在藥房,在任何地方可以非常便捷地完成這些檢測,這是我們研發的目標。
抗體已有一部分在藥監局報備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現在抗體有一部分已經在藥監局報備了,尤其是在現在的研究過程裡面,很多的抗體是用最新的技術做的。這些抗體希望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有一部分可以完成動物實驗,並且真正走向臨床,檢驗它的有效性。
疫苗研究有自己的特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疫苗的研究跟藥物一樣,有自己的特性。針對這次病毒疫苗的研發,並不是從頭起步,這麼多年來抗擊過伊波拉、MERS,這些基礎讓我們在此次疫苗研發過程中有了很多前期的積澱。所以現在疫苗研究和後期審批流程速度是加速的。
疫苗應該不是只有一種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疫苗也隨著病毒的變化不斷變化,最終的疫苗應該不是一種,針對不同的病毒,會有不同的疫苗,針對不同的變異,也會有不同的變化,這個過程里,期待大家能有一個多渠道的研究途徑,最終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完成這種疫苗的研發和應用。
疫苗研發要尊重客觀性尊重科研規律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如何尊重客觀性,是抗擊疫情最核心的一件事情,科學在藥物研發、疫苗研發、在所有抗擊疫情的研究過程里都有客觀規律,人類在跟疾病戰鬥的過程里,積累下來最寶貴的就是如何去應對它,這些經驗儘管在抗擊疫情緊迫的關頭裡,我們依然沒有放棄,所有科學的規律都得到尊重,大家看到的綠色通道只是在行政審批和審批與科研的結合上提供了無窮多的便利,但是科學的價值,科學的研判,科學的考核,並沒有任何的縮水。
將來人人都要打新冠疫苗嗎?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我們也有流感的疫苗也不是所有人都打,我們期待這個病毒有更好的治療手段,能有更好的防疫方式。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特效藥在研發過程中,到目前針對冠狀病毒的特效藥每一次都會有很大變化,這一次針對新冠肺炎的研發,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效藥,在未來研發路徑里,如何找到針對這個病毒的特效藥,是重中之重的攻關方向。這是一個不短的過程,藥物的研發,所謂的「10年周期,10億美金」,這是一個在領域裡面大家公認的事實,但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從頭起步的過程,因為多年來針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已經持續多年了,很多工作應該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取得成功。
未來還會用血漿治療嗎?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疫情發生之初,康復者的血漿的治療是很重要的途徑,它除了治療本身,還為未來綜合抗體的研究提供非常有意義的物質基礎和研究的思路,我們國家科技部發起的「千人獻漿救千人」的計劃每一次都讓我很感動,這些血漿捐獻以後,在重症病人,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現在基於這些血漿的研究,尋找更有效的抗體,這些工作已經開展的非常有效。
是不是只有造出疫苗才能結束疫情?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抗疫過程中,所有的手段都是必要的,都是應該儲備的,疫苗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來源:「廣州日報」微信公眾號、新聞1+1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柳州晚報 ID:gxlzwb
柳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 輯:益 達
校 對:劉 慧
責任審核:鄧國全
微信合作、洽談請聯繫:17307722632(微信);領獎、諮詢請聯繫:0772-530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