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賓為了在南海問題上抵消中國的軍事優勢,不惜犧牲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敞開國門引群狼入室。為此,菲律賓在向美國提供9座軍事基地之後,還與日本簽署了《互惠准入協定》,即允許日本在該國境內部署海空自衛隊。
此外,菲律賓近期還與美國和澳大利亞組建八國聯巡,在南海舉行所謂「聯合巡航」,企圖拉攏更多外部國家為其撐腰打氣。這樣一來,日本、紐西蘭、英國、加拿大和法國都有可能加入,屆時將組成所謂的「新八國聯軍」。
對菲律賓而言,為對抗中國,只要願意與其展開軍事合作的國家,都多多益善。即便這樣等於是在出賣菲律賓的主權,但馬科斯當局似乎在所不惜。因此,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日,法國外長勒科爾尼訪問菲律賓,並就簽署兩國互在對方駐軍協議「展開工作」。
根據雙方所達成的意向,兩國正考慮簽署相關軍事合作協議,即允許法國軍隊在菲律賓部署,同時菲律賓軍隊也可以在法國部署。對此,《環球時報》援引歐洲事務專家的話說:法國近來一直試圖重新宣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而勒科爾尼到訪菲律賓,正是圍繞其「印太戰略」在進一步加強部署。
因此,勒科爾尼此次的亞太訪問之旅,目的地不止菲律賓一個。接下來他還將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和澳大利亞,主要意圖還是加強與上述各國的軍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勒科爾尼在結束對上述各國的訪問之後,還將在法屬新喀爾多尼亞停留一段時間,這應該才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
當然,菲律賓願意開放國門讓法國軍隊部署,並不代表該國就有能力可以在歐洲部署軍隊。所以說,菲律賓與法國討論互在對方駐軍的協議,其實就是單方面向法國軍隊敞開大門。馬尼拉當局與多個外部國家簽署駐軍協議,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希望通過引狼入室,以此來增加自己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的膽量。
相比之下,法國可不想充當菲律賓反華的軍事工具,他們尋求在菲律賓駐軍,應該不大可能會像美日那樣成為南海的麻煩製造者。當中因素除了法國沒這種實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擴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主要目標就是保護自身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
在所有歐洲國家中,法國是與中國關係最好的歐洲國家之一。所以說,法國尋求在菲律賓駐軍,應該不是為給中國添堵來的。相反,勒科爾尼在訪問亞太多國期間,不忘在法屬新喀爾多尼亞逗留一段時間,其實就很能說明法國加強在亞太地區戰略部署的主要意圖了。
要知道,非洲的尼日近期鬧軍事政變,直接將法國在該國的駐軍和大使館趕走,導致巴黎失去其在非洲最後的一塊殖民地。現如今,地處亞太的法屬新喀爾多尼亞就成為了法國最後的一塊海外屬地。尤其是在新喀爾多尼亞近期有人老是鬧獨立公投的情況下,如果法國不想辦法增強自身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弄不好這塊海外屬地也會失去的。
另外,法國在失去非洲尼日這塊殖民地之後,馬克龍顯然難以對國內民眾有所交代。因此,在法國海外影響力日漸衰落的情況下,巴黎當局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多多少少可以滿足國內某些民粹勢力的虛榮心,這對馬克龍贏得更多民意支持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由此可見,法國通過在菲律賓駐軍擴大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雖說會導致該地區形勢的複雜化,但對於中國在捍衛南海、東海和台海主權安全方面,所帶來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只不過,這對於菲律賓而言,它們的某些企圖可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對法國軍隊的表現,有兩個最精準的描述:
打完二戰以後,法國士兵的胳肢窩都曬黑了,,,,,,
法國在二戰後處理剩餘武器,廣告上面這樣寫著:出售九成新法國步槍,除了被丟到地上一次,從未被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