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兩年多遲遲不掛果 專家面對面「傳經送寶」

2022-05-31     壟上行

原標題:藍莓兩年多遲遲不掛果 專家面對面「傳經送寶」

5月30日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近日,來自湖北省農科院的一行專家來到荊州市公安縣,為當地藍莓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525日上午,在荊州市公安縣楊家廠鎮沿江村的一處藍莓基地里,傳來了陣陣鑼鼓聲,當地村民載歌載舞,慶祝藍莓的首次大豐收。

吳從麗

荊州市公安縣楊家廠鎮沿江村 勞務合作社 果農

她說

我家有四畝田,在專家來之前都(藍莓都)沒有掛果,(且因技術問題)我們自己都把掛多了的都剪掉了。

唐希櫻

荊州市公安縣沿江村怡番莓藍莓基地

他說

我們前三年經歷了很大的困難,我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熊主席,還有一個是楊夫臣老師,他是我們基地的靈魂人物,沒有他,我們這個產業也做不下去。

唐希櫻是當地的藍莓種植大戶,她介紹,過去由於缺乏種植技術,基地里數百畝的藍莓兩年多遲遲不掛果。當地科協了解到她的困境後,專門邀請省農科院果茶所的專家前來指導。

楊夫臣

湖北省農技協會常務理事 省農科院果茶所副研究員

他說

藍莓是小漿果,喜歡酸性土壤,對土壤要求比較高,我們到了這個怡番莓基地後發現呢,這邊的土壤是呈中性的,藍莓要求土壤是酸性的,PH值在5.5-6.0之間,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江漢平原地下水比較高,藍莓怕澇又怕旱,當時建園的時候沒有起壟,地下水一高呢影響根系舒適生長,導致了藍莓長不起來,葉面發黃。

找到病根之後,楊夫臣和同事們對症下藥,首先是起高壟,其次是對土壤進行調酸。

楊夫臣

湖北省農技協會常務理事 省農科院果茶所副研究員

他說

我們利用精準的土壤改良技術,利用藍莓專用的有機肥,把酸度調到位了,再就是有機質的含量,確保在5%以上,這樣的話確保藍莓能正常的生長,實現了一年種樹,兩年結果,三年見產,四年就可以豐園。

經過專家們的指導,如今的藍莓園已掛滿碩果。為助力當地藍莓產業不斷發展,省農技協會和省農科院果茶所還組織開展了藍莓高效管理技術培訓等活動,強化科技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熊建平

湖北省農技協會理事長

他說

我們想通過這個活動促進,重點是藍莓的發展方面,來促進整個公安縣水果產業的發展,服務於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秦仲麒

湖北省農技協會副理事長 省農科院果茶所研究員

他說

我們下一步將以湖北省農技協和湖北省農科院,來共同打造湖北省的藍莓產業聯盟。希望這個藍莓產業聯盟的成立,能夠為我們省的藍莓產業發展助上一臂之力。

記者 | 武晉冉

通訊員 | 徐愛春

編輯| 曹雪梅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e2f4fa858ca817b6a91e227effbd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