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掀起了一場「坤倫大戰」,想必大家都聽說了。
蝴蝶煽動翅膀的第一下是這個帖子:
掀起的海嘯是80後90後集體出離憤怒,並意識到,杰倫出道快20年,我們欠他一個超話。
安排。
儘管「老阿姨們」也搞不懂打榜該怎麼玩,數據怎麼刷,甚至不知道什麼是超話,但是為了偶像可以學。
實戰過程並不順利,從17位衝到第二還算容易,但最後的一步之遙很艱難。
ikun實力不容小覷,有組織的專業打榜,總是能比ilun的數據多出十萬。
但放棄是不可能的,拿出曾經「偷菜」的勁頭,守護杰倫。
畢竟你老媽馳騁網際網路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呢。
歷經4天的較量,7月21日零點之前,周杰倫夕陽粉絲團還在睡前最後一搏,將分差拉到了2萬以內。
「眼淚不能流過12點。」
在微博超話短暫的宕機之後,2019年7月21日0:30分
周杰倫,登頂,老年ilun團完勝。
「孩子,未來世界一定是你的,但現在,手機在我手上。」
如此拚命,是因為「80、90後的底線叫周杰倫」。
你可以說他愛喝奶茶,調侃他發胖,但不能說他沒粉絲。
營業雖說是被迫的,但出手便創造歷史。
周杰倫之於老粉,就像多年好友,平時也許甚少聯繫,但是有人說他不好,不可以。
「你們不認識周杰倫?」
還記得第一次聽《雙節棍》和《龍拳》的感受嗎?
你驚為天人,爸媽是蒙的。
「這小子口齒不清」
「這是說呢還是唱呢?」
那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說唱,《夜的第七章》放在今天也依舊是很能打的作品。
再不羈狂放的Rapper也會對他respect。
也許就是這份不同,周杰倫的調調,在情歌泛濫年代,憑藉新鮮感開啟了華語音樂的新時代。
那些旋律讓人上癮又迷人。
翹課去買磁帶,收CD,攢下所有零花錢就為聽他的演唱會。
騎著單車回家,音像店裡放著的都是《東風破》。
情竇初開的年紀,一首歌里,可能藏著一個故事。
最終沉澱為了一種「周杰倫情結」。
最可愛的是,父母一邊說著「周杰倫的歌聽不懂」。但也慢慢哼起了《千里之外》和《菊花台》。
優質偶像,全民喜愛。
我們認識了Jay,還記住一位作詞人,方文山。
周杰倫的軍功章,也有他的一半。
如今,當年聽歌用的隨身聽,MP3,已經成了現在孩子們沒見過的老物件。
也難怪他們不知道當年的周杰倫到底有多牛。
用現在的話,周杰倫出道即巔峰。
早在頭兩張專輯發布時,便在台灣金曲獎中拿下了最佳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編曲等創作類獎項。
隨後一路都是巔峰,在他身上沒有高開低走的魔咒。
一首《以父之名》在2003年7月16日當天,被亞洲超過50家電台同步播出,創下了8億人同時收聽的記錄。
這一天,也被命名為「周杰倫日」。
周杰倫是QQ音樂首位播放量破100億的歌手。
近3年粉絲還沒等到專輯,對單曲的期待,熱度不減。
去年,1月18日凌晨,杰倫39歲的生日,粉絲分都沒有睡,等待《等你下課》的發布。
上線30秒鐘後,這首「霸屏」了微博和朋友圈,在QQ音樂上評論破萬。10天之後,刷新了華語MV在YouTube點擊量突破千萬的最快紀錄。
據說,今年9月他要出新專輯。
註定還是一個上億的項目。
「當你說起周杰倫,在愛他什麼」
這些年,看了太多明星們起起落落,熱度就像是龍捲風,來得兇猛,忘得也乾淨。
但周杰倫就像是細水長流,讓人從出道愛到了現在。
值得探討的是,當我們說自己是杰倫粉絲的時候,到底愛他什麼?
這是一種怎樣的魔力,能讓一群中年人,放下孩子,拋開工作,關掉綜藝,暫停遊戲,紅著眼眶熬著夜,共赴一場大型微博團建。
我想是因為他值得。
索尼音樂前中國區總經理胡譯友曾這樣評價:
「今天的周杰倫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他的走紅程度以及作品的音樂性跟文學性,讓他的影響力不局限於流行樂壇——他的音樂作品被改編為交響樂曲,他的歌詞成為考試題目,他背後所帶動的社會現象,讓他已滲透在80、90一代成長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這段話很好地詮釋了周杰倫的影響力。
而對於粉絲來說,這場「簡單愛」是始於才華,忠於人品。
「我16年前的歌,放今天一樣流行。」
他有作品,所以不在乎流量,連微博都沒開。
他總能給人驚喜,從MV導演,演員,電影導演,音樂導師……
能讓粉絲一直愛,是因為偶像20年來,從未停業,不斷充實和挑戰自己。
更難得的是,就在飯圈裡充斥著炒作與戾氣的時候,他沒有花邊新聞,只做一個「小公舉」,溫柔地寵粉。
在香港,請演唱會的幸運粉絲吃面,並大方合影:
在台灣,幫歌迷遛狗,順便等他回去拿iPad,再來張合影。
超話事件正在發酵,粉絲去他的ins上留言:「哥,你知道我們夕陽紅粉絲團在微博為了你多努力的學習新技能嗎!」
周杰倫暖心回覆:「知道」。
有人說,就為這兩個字,覺得夜沒有白熬。
雖然有粉絲會對著他的度假照發點牢騷。
寶寶沒說,但寶寶心裡都懂。
這就足夠了。
我想,也許是時候重新來定義追星,儘管一些極端個案和不良飯圈文化正在把這件事逐漸邊緣化。
但初心與方式賦予追星意義。
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我深刻地記得,在某一段灰暗的時光里,有那麼一個人的出現,溫暖了我的世界。當我被如潮水湧來的孤獨包圍時,他用他的歌聲治癒了我的內心。從此,他所唱的每一首歌,都成了我少年的獨家記憶。」
想讓偶像知道,追隨他的人,都是曾經被他溫暖過,並且一直都在和他一起不斷默默努力著。
其實,追星也可以很燃,我們的偶像會發光。
「有一天,如果我帶你去聽周杰倫的演唱會,說明你對我來說很重要。
因為那是我整個青春。」
20年過去了,寫《可愛女人》的周杰倫成了奶爸。我們也早已離開了校園,上了班,各自奔波,也各自煩惱。
而這次的夕陽粉絲相聚,就像是時隔多年,來赴一場青春的畢業典禮。
每一種情緒和色彩,都能在周杰倫這裡找到。
哥特風格的《威廉古堡》,fantasy的《愛在公元前》,充滿力量的《千山萬水》,勵志的《蝸牛》,無奈的《我不配》,沉鬱的《楓》,唯美的《青花瓷》,遺憾的《一路向北》,帶感的《漂移》,明亮溫暖的《稻香》,甜蜜的《告白氣球》
太多太多,金曲的,冷門的,唱進你心裡的,還有未來值得期待的。
只要這些旋律想起,青春的點點滴滴,瞬間回憶如潮湧。
故事的後來,我們先聽懂了陳奕迅,又在歌單里加了李榮浩,偶爾也聽聽TFBOYS。
漸漸的,我們還學會了欣賞獨立音樂,喜歡民謠,看《樂隊的夏天》,也追《中國有嘻哈》。
但沒有什麼可以代替那一曲《東風破》。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蔓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