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養寵物犬家庭的大量增加,不文明養犬行為也成增長趨勢,由此產生的各種因犬而生的問題屢見不鮮,嚴重的甚至演化為刑事案件。在給公眾帶來極大困擾的同時,也在浪費著一定的社會資源,也增加著政府的管理成本。此類問題的始作蛹者——不文明養犬人,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一則是不規範養犬,過度的自信和放任自己的寵物犬;二則是在因寵物犬與他人發矛盾時,極力維護寵物犬的權利和逃避自己的責任;更為甚者則是寵物犬給他人造成重大過失時,選擇跑路,以放棄自己的愛犬而逃避擔當,和交通肇事逃跑如出一轍。
當前,為維護文明社會的長治久安,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遏止不文明養犬行為的持續發生,各地陸續出台了相關《家犬限養管理辦法》,並在原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實際,在實施細則上做出了一定的細化和嚴格落實,以保證層層負責到位。其原則為「限管結合、從嚴管理、文明飼養、嚴格自律」的原則,實行政府部門執法、分區負責、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養犬戶主自律「。
解讀各地相繼執行的《家犬限養管理辦法》,有幾個共同點,首先則是除禁養犬外,都是對養犬人做出了詳細的文明養犬規範,基本上都有十條之多,可以說是涵蓋了文明養犬的全部範疇;養犬人做到文明規範的要求並不困難,而且遵守此規範,長期下來會養成自律文明的習慣,對社會公眾和自身的文明素養的提高,也是一個極大地促進。其次則是類似於機動車管理辦法,實施登記和年審,並對棄養行為作出了相關處罰規定,極大地加強了對寵物犬的管控力度,堵住了不擔當養犬者的避責之路。
另外,在家養犬的管控上,有的地區率行實施了電子信息化管理,符合家養的寵物犬,必須植入生物晶片,晶片中要有犬主人的姓名、單位、聯繫方式、注射疫苗記錄等信息。這樣,無論是主人遺棄,還是自行走失,通過掃描電子晶片可追蹤相關信息,目的是督促主人依法養犬。家養犬的電子信息化管理,在一定時間內,會逐漸普及到全國。
最後,對於違法棄養的,規定了較為嚴厲的處罰,以減少家犬變成流浪犬。這同樣是崇尚文明的社會公眾所樂意見到的,同樣也是治理流浪問題所必須,也只有斬斷了流浪狗產生的源頭,才是其治理的根本。
我們所經歷過的機動車管理與完善,歷經十幾年的嚴格治理,現在也是在各種措施的監管下,已經基本成熟,相關的文明理念也基本達成了共識,象酒駕、闖燈、超速等行為受到嚴厲處罰,早已被公眾所認知及認同。我們相信,假以時日,隨著《家犬限養管理辦法》的實施和逐步完善,文明養犬行為也同樣會被公眾一致認知和認同,同時流浪狗問題也相應地得到了妥善解決,人與狗的生存平衡會得到極大改善。同時提醒準備養犬和正在養犬者,要作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作出自己的正確抉擇,做一名合格的守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