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同住又想幫忙帶娃」,二者如何平衡?婆媳這樣溝通不矛盾

2022-07-10     孕育島

原標題:「不想同住又想幫忙帶娃」,二者如何平衡?婆媳這樣溝通不矛盾

從開始至今,婆媳關係一直都是所有家庭關係中最難處理的。尤其是過去,大部分已婚女性都不得不需要面對一個問題:婚後和公婆同住一個屋檐下。

本就水火不容 的兩個人,在長時間的共同生活中,很難保證不會發生矛盾。即使是結婚後單獨生活的現代女性,在有了孩子後,一旦需要婆婆幫忙帶娃,那麼就不得不面對和他們朝夕相處的日子。

所以很多女性便會陷入矛盾中:自己既不想給婆婆同住,又想讓婆婆幫忙帶娃,該如何平衡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呢?

不想和婆婆在一起住,但又想讓幫忙帶孩子,是否矛盾?

不得不承認,生活中大部分的女性都會有這樣比較矛盾的想法:不想和婆婆同住一個屋檐下,但有孩子後又想得到婆婆的幫助,但最後也不要住在一起,這樣的想法一度讓她們自己也十分糾結。

像有的媽媽,自己不想和婆婆同住,自然就不會用婆婆幫忙帶娃;不過更重要的則是父母有了孩子之後,需要為了生計而打拚,自然帶娃的任務就落到了老人身上。

其實這樣的想法與其說是一種矛盾的心理,倒不如說更多的則是向現實無奈的選擇和妥協。畢竟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新手媽媽還不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更是需要有老人的幫扶。

如何平衡「不同住」卻能「幫帶娃」的關係?不妨這樣處理

可以同住小區但不同住

如今,很多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都會選擇和父母住在一個小區,無論是租或者是買,在保證和父母保持一定距離的前提下,也方便自己和父母雙方彼此照應。

小島朋友就是如此,在自己小區給婆婆租個公寓,白天老人幫忙帶娃,晚上孩子就回到自己家裡,學習生活兩不誤,又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婆媳矛盾。

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

當然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撐額外的開銷,又想要婆婆幫忙帶娃,那麼婆媳住在一起就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年輕父母對老人常懷感恩之情,時刻提醒自己要對老人有基本的禮貌和尊重。

畢竟帶娃這件事老人是幫忙,不是義務,給予足夠的包容,也是避免矛盾發生的有效方式。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不可否認,無論如何規避,只要是生活在一起,婆媳矛盾仍然無法徹底避免,而兩個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控制下情緒,雙方好好地談一談,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爭吵或者冷戰,這樣只會將矛盾激化。

當然,想要解決這樣的矛盾,方法還有很多,不過任何方法都是有得又有失,這就需要父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取捨。

如何友好地拒絕婆婆幫忙帶娃要「共住」的要求?

之所以婆媳之間容易發生矛盾,主要就是兩代人的思想觀念有差異,老人更喜歡勤儉節約,而面對自己幫忙帶娃需要額外再買房子或者租房子,自然內心是不願意的。

在老人的心裡,自己帶娃就和年輕父母住在一起了就好了,既方便又省錢,但在媳婦眼裡,婆婆要和自己共住,簡直是一件「可怕至極」的事情。那麼這個時候,要如何和婆婆表明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呢?

  • 和丈夫統一戰線:這種事情媳婦要丈夫去傳話是大忌,最好是兩個人先統一下戰線,之後一起說服,否則很容易讓婆婆產生自己對她有成成見的誤會。
  • 從婆婆角度出發,先發制人:其實也可以從婆婆的角度出發,像關心身體,或者是要照顧其他的人等,這些既能讓婆婆更容易接受,也能感覺到媳婦的良苦用心;
  • 結合家庭客觀條件:從家庭的一些客觀條件方面出發,像家裡空間小不方便,居住環境不舒服擔心老人的身體等等,這樣的話,老人體驗過,自然也更願意接受提議。

真心相處不來,沒必要為了孩子勉強生活在一起

對於很多已婚女性來說,對於婆婆的感情十分微妙,甚至就算婆婆沒有苛待自己,但自己就是喜歡不起來,更談不上和婆婆朝夕相處,但有了孩子後,為了孩子的照顧問題,卻又不得不勉強自己。

其實,如果自己實在無法和婆婆相處,甚至到了討厭至極的地步,那麼就不要勉強在一起生活,即使是為了孩子,這個時候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自己照顧孩子會比較辛苦,但好在沒有煩心事,比起整日面對婆婆心煩強太多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不想同住卻想婆婆幫忙帶娃」,這樣的想法互相矛盾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d7914299698d9ad9c35fa2dd903d4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