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四位奇人,明明得了曠世神功,卻和天下第一有著天壤之別

2023-12-14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金庸筆下四位奇人,明明得了曠世神功,卻和天下第一有著天壤之別

金庸用一支筆塑造了一個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江湖世界。在這裡沒有任何律法可言,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武功修為,方能在武林中占得一席之地。

因此,邂逅奇遇、練成神功是每個江湖中人夢寐以求之事,這也是主角們脫胎換骨、判若兩人的機緣所在。

然而縱觀金庸全書,卻有這麼4位奇人,他們明明得了曠世神功,卻和天下第一有著天壤之別。

第一位:段譽

段譽是《天龍八部》里的幸運兒,他失足墜落懸崖大難不死,還在崖底發現了琅嬛福洞,繼而練成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

在北冥神功的幫助下,段譽吸走了諸多豪傑的內力,為他日後在天龍寺自行練成六脈神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段譽將六脈神劍練成,他的武功配置可謂是攻防兼備,就此躋身江湖一流高手之列。不過為了劇情需要,段譽的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還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好比在少室山上,段譽就曾施展六脈神劍將慕容復打得披頭散髮、狼狽不堪,可當慕容復以命相搏之時,段譽手忙腳亂之下毫無章法可言,立時就被慕容復攻了一個措手不及。要不是蕭峰及時出手相助,段譽早被慕容復大卸八塊。

話說回來,段譽的這種「不穩定」的表現更能吸引我們的眼球,讓讀者們產生共鳴,繼而為段譽的興亡成敗而牽腸掛肚。

反過來說,段譽一練成神功就大殺四方、所向披靡,這樣的爽文看了沒一會兒,就會讓我們索然無味了。

第二位: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是《神鵰俠侶》中武功最高的反派人物,他一登場就能和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斗個旗鼓相當。

隨著金輪法王重返蒙古閉關修煉16年,他更是將一門絕學「龍象般若功」衝到了第十層,勁道達到了恐怖的十龍十象之力。

可別小看了「龍象般若功」,這門武功極其艱澀難懂,按照尋常進度來看,想要練到第十層須得花費數百年的時間,但金輪法王是一個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他只花了16年的時間就將「龍象般若功」衝到了第十層。

因此在絕情谷一役中,金輪法王打出的拳勁,就連一燈大師、周伯通這樣的頂流高手也不敢 硬接。

然而在襄陽城大戰中 ,金輪法王卻怎麼也接不住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金庸用一個「怎麼避得開」立時削弱了金輪法王,金輪法王被楊過打落高台之後,被台下的周伯通輕鬆所殺。

總的來說,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的確是一門曠世神功,不過終因「邪不壓正」,金輪法王就這樣被金庸強行寫死。

第三位:覺遠大師

覺遠大師初次登場可是在神鵰的末尾, 他帶著張君寶追著尹克西上了華山之巔。當覺遠大師施展輕功時,楊過暗暗吃驚,心道:「此人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內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

原來覺遠大師練成了《楞伽經》夾縫裡的《九陽真經》,他的內功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倚天的開篇,覺遠大師歷經3年的修煉,他的武功修為更是登峰造極才對,然而覺遠大師在因為狂奔幾十里落得一個氣絕而亡的悲涼下場。

金庸為何要將覺遠大師匆匆寫死?無非是因為劇情需要,覺遠大師倘若不死,如何能在圓寂前口吐禪機,讓張三丰、郭襄得了十之五六的九陽神功,從而成為當世江湖的開山鼻祖?

同樣,覺遠大師倘若不死,以他完整無缺的《九陽真經》,必能去除張無忌體內的寒毒。這樣一來,哪還有什麼劇情延伸?

第四位:澄觀

澄觀是《鹿鼎記》里的人物角色,他的武功初看起來驚為天人。的確,澄觀練成了一指禪、般若掌、拈花擒拿手、易筋經等神功。在和韋小寶對話的時候,澄觀還施展了化氣為形、隔空傷人的絕技。

書中是這麼寫的,澄觀對韋小寶問道:「師叔的《易筋經》內功,不知已練到了第幾層,請你彈一指試試。」韋小寶不知其意,道:「怎樣彈法?」澄觀屈指彈出,嗤的一聲,一股勁氣激射出去,地下一張落葉飄了起來。

我們知道,金庸的武俠世界有「武學退化論」的設定,而《鹿鼎記》則以明末清初作為故事背景。照理說,在這個末世江湖裡,武學早已退化得一塌糊塗,然而澄觀和尚居然還能施展一門類似於六脈神劍的神功, 著實讓人瞠目結舌。

此外,澄觀修煉一指禪的速度在少林千餘年的歷史中排到了第三,他本人也被群僧推選為天下第一。

這樣看來,澄觀的武功的確很高,可他卻在金庸的塑造之下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因此澄觀和九難師太只是對了一掌 ,這位「天下第一」就被九難師太的掌力震得眼冒金星、氣血翻湧,無法翻身再戰。

綜上,段譽、金輪法王、覺遠大師、澄觀和尚都練成了一等一的神功,但因為劇情需要,他們四人終究沒能成為天下第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c926f574e3aba1ed895ddafcf8cd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