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以為以色列辦不到,結果以色列做到了。
納斯魯拉以為內塔尼亞胡在美國,以軍就不會發起進攻,但內塔尼亞胡一個電話就批准了。
納斯魯拉以為躲在真主黨總部地道里,以色列無法傷其半根汗毛,可以軍第69空軍中隊駕駛F-15i戰鬥機做到了。
納斯魯拉敢在地道開會,那是對真主黨地道非常有信心。
深達數十米的堡壘,可防小型核彈撞擊,但納斯魯拉還是猜錯了。
以軍向納斯魯拉所在地點連續投擲超過80枚鑽地炸彈,一枚枚炸彈不斷炸向一個點,再厚的地道也扛不住,爆炸引發3.9級地震,徹底將納斯魯拉掩埋。
這是爆炸的外部,以為沒炸倒什麼,其實不是這樣的。
爆炸形成的大坑足以說明鑽地彈威力,而且80枚鑽地彈砸向同一個點,再厚的地道也扛不住。
事後,只找到用於辨認納斯魯拉遺體的戒指,其他都找不到了,納斯魯拉被炸到灰飛煙滅。
真主黨管理層被團滅,除了納斯魯拉、幾個副手,伊朗革命衛隊副作戰指揮官阿巴斯·尼勒福魯尚准將在內的多名革命衛隊指揮官也被炸死。
一度被認為是納斯魯拉繼任者的真主黨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納比勒·卡烏克也被炸死。
納斯魯拉錯誤估計地道能力,沒想到以色列不講武德,用這種方式轟炸真主黨總部,導致管理層被團滅。
納斯魯拉遇襲之後,一架隸屬伊朗革命衛隊旗下的飛機試圖降落在黎巴嫩貝魯特機場,但以色列警告稱,如果飛機降落,將攻擊貝魯特機場。
飛機裝的啥不言而喻,黎巴嫩政府罕見拒絕飛機降落,最後飛機返航。
哈梅內伊在納斯魯拉被炸後,緊急召開會議,大機率是商量派誰繼續領導真主黨,畢竟這是伊朗的重大損失。
過去幾十年,伊朗扶植哈馬斯、真主黨、伊拉克民兵組織等勢力對抗以色列,現在被以色列一個個消除了。
數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伊朗誓言要報復,不過媒體報道稱,哈梅內伊被轉移到安全地點後,才發出要報復的口號。
伊朗的「抵抗軸心」逐漸崩潰,而伊朗卻不下場,哈梅內伊躲進地堡就有點意思。
伊朗布局幾十年,而以色列為了和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面對哈馬斯、真主黨的挑釁能忍就忍,眼看要關係正常化,哈馬斯搞大活。
哈馬斯發起10月7日襲擊,阿拉伯國家無人幫手,伊朗也不下場,哈馬斯把自己搭進去了。
真主黨不斷發射火箭彈,試圖給哈馬斯解圍,結果不慎導致12名以色列兒童死亡,也把自己搭進去了。
伊朗看著哈馬斯、真主黨一個個覆滅,也不下場,這就是現實。
納斯魯拉被炸死後,最高興的是黎巴嫩人、敘利亞和伊朗人,阿拉伯國家暗爽,不少地區組織慶祝活動,那架勢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真主黨管理層被團滅,可能的繼任者只剩下納斯魯拉表弟薩菲丁和另一個「二號人物」納伊姆·卡西姆。
如今,薩菲丁下落不明,而卡西姆已經被任命為真主黨臨時領導人。
真主黨還能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嗎?
傳呼機、對講機爆炸導致4500人傷亡,連續空襲導致真主黨數千人傷亡,管理層被團滅,伊朗不下場,這意味著真主黨沒機會了。
內塔尼亞胡在最新講話中表示,納斯魯拉之死並不足以讓中東不斷升級的衝突結束,這證明無論是伊朗還是整個中東地區,就沒有以色列碰不到的地方。
他還補充稱,以色列現在已經到了「歷史轉折點」。
此前,內塔尼亞胡在聯大強調,以色列將贏得這場戰爭,以色列的永恆不會動搖。
9月29日,黎巴嫩總理納吉布·米卡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準備執行第1701號決議」。
納斯魯拉死了,真主黨面臨崩潰,黎巴嫩政府也開始轉變態度,
拜登表示美國完全支持以色列自衛權利,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躲進一個更安全的地點,一個最深、最安全的地堡里。
當以色列下定決心之後,對手全慫了,「歷史轉折點」到來,所言非虛。
當以色列出手之後,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