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十幾年來,白毫銀針的價格翻了10倍,為什麼會越來越貴?

2023-08-05   小陳茶事

原標題:聽說十幾年來,白毫銀針的價格翻了10倍,為什麼會越來越貴?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天,我們喝了一泡做舊老白茶。

是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主要目的是,想要更深刻地感受做舊茶的味道,未來替大家科普和避坑的時候,也能更有發言權。

畢竟,我們也是真正喝過做舊茶的人了!

李女俠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但僅僅聞過「蓋香」,再淺嘗了一口茶湯,就瞬間感覺嗓子極不舒服,好像有什麼異物堵在了喉嚨里。

鼻腔中,充斥著酸梅味與惡臭味。

只泡了兩沖,就趕緊倒掉了。

李麻花用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弱弱的問:「能不能泡杯白毫銀針,漱漱口?」

對視一眼,默契地分工準備,她去洗蓋碗,我去燒水取茶。

取了一泡2023年的白毫銀針出來。

還未沖泡,光是聞到干茶的香氣,乾燥的野草香,熱情、爽朗、馥郁,原本鬱悶的心情,就被一掃而空了。

湯水一入口,就是稠,非常非常稠。

這款才出廠了不到半年的白毫銀針,居然擁有了一年以上白毫銀針,才有的稠滑感。

但又不是老銀針的沉朴內斂,湯水依舊鮮、活、爽口。

香軟細滑,稠糯柔美。

千言萬語,終究匯聚成兩個字:「好喝。」

正當我們被一陣香霧給包圍時,有茶友來留言。

問:「為什麼白毫銀針的價格這麼貴?而且一年比一年貴?據說這十幾年來,價格翻了十倍,這是真的嗎?」

村姑陳對此的回答是,貴是常態,漲價是必然,至於具體漲了幾倍,不好說。

為了解釋清楚,還是一個一個回答吧。

《2》

白毫銀針的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這些年,隨著白茶的復興,其中的白毫銀針漸漸擁有了金尊玉貴的地位。

大家喜歡它漂亮的芽頭,喜歡它清瑩的毫香,喜歡它鮮爽稠潤的湯水。

然而,白毫銀針的數量,遠遠趕不上茶友們瘋狂增長的需求。

任何時候,物以稀為貴都是打不破的真理。

在商品經濟時代,尤為凸顯。

比如,好賣的、價格高的房子,往往都是建在學校、醫院、商圈邊上的稀缺地段。

賣得貴的蔬菜,要麼是有機的,要麼是少見的。

受歡迎的人才,往往都是名校畢業或者有特殊技能的人……

在白茶里,白毫銀針是以芽頭為主的品類。

而自古以來,便有「以芽為貴」的說法,從這點來說,白毫銀針的身份與價值,也是互相匹配的。

當然也會有人說,綠茶里也有芽頭茶,但人家都沒有賣這麼貴。

那麼,白毫銀針的高價,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決定。

第一,量少。

白毫銀針的採摘,一年只有一季,在高山茶園裡,只有春茶季剛剛開始的7-10天裡,才能採到符合白毫銀針標準的芽頭。

因此,白毫銀針的產量,比在春秋兩季采的壽眉,以及春茶季採摘大部分、秋季采一小部分的白牡丹,低了很多。

數量少,價格自然貴。

第二,養分充足。

眾所周知,芽頭是植物身上的精華,是營養物質扎堆的部分。

再加上,白毫銀針是白茶樹開春後,萌發出來的第一批芽頭,養分滿滿,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多酚、多糖、黃酮素等等。

正所謂,濃縮就是精華,就是這個道理吧。

第三,陳化價值高。

既然白毫銀針剛剛出生時,就已經如此有價值了。

存老了以後,只要符合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要求,必定是越陳越香,越老越值錢。

老白茶的價值,除了以年份來定,還包括品質、等級、地區等等因素。

一分錢一分貨,大家真正喝過以後,就能知道自己花出去的銀子,是真的值得!

《3》

白毫銀針為什麼一年比一年貴?

曾經的白毫銀針,無人問津。

雖然外界都傳說,白毫銀針是白茶界的一哥,價格貴,養分足,還能抗氧化。

但是,真正能喝懂它的人,沒幾個。

眾人喝慣了鐵觀音的香,岩茶的韻,紅茶的甜,普洱的陳。

遇到白茶的鮮香醇爽,總覺得茶味太淡了,不夠濃,不夠有味道。

畢竟,喝茶這件事,關鍵是要符合自己的口味。

如果一款茶,喝起來很「淡」,也嘗不出其中的特別之處,自然不會願意花錢去買。

更何況,白毫銀針從一開始,價格就不便宜。

貴、好,卻養在深閨人未識。

相比之下,香氣口感略低一級的白牡丹,靠著鮮妍的花香,香柔的茶湯,被一箱一箱買走。

明明是一母同胞,待遇卻有如此之大的差別。

那個時期的白毫銀針,說不孤單,說不自怨自艾,是不可能的。

每天心心念念的,都是想要出現一位伯樂,來欣賞自己這匹「千里馬」。

彼時,白毫銀針的人氣和價格,都處於一個相對低谷的狀態。

當然,是和現在比,而不是和白牡丹、壽眉比。

後來,白毫銀針火了,很突然,幾乎是一夜成名。

自那時候起,白毫銀針的價格就慢慢起來了。

雖然這幾年有增產的趨勢,但價格依舊居高不下,原因是,成本在漲

具體來說,好產區的茶青成本、請工人來採茶的工資成本、好制茶師的工費成本、場地、倉庫、設備等等。

比如,好產區溫光水氣土條件好,茶青質量高,而普通的產區,茶青質量略低一些,價格自然有區別。

或者是來自外地的茶青,非福鼎,甚至非福建地區,那價格就更低了。

又比如,工人的工資,也是一部分高額的支出。

現在請工人的成本,是越來越高了,眼見著一年一年漲上去。

人要足夠多,經驗豐富,才能及時攤晾。

人手不足,茶青被悶到了,損耗了養分,影響品質,將來的售價也會大打折扣。

總結來說,白毫銀針之所以一年比一年貴,一方面是因為,品質要求更高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通貨膨脹

簡單來理解,通貨膨脹帶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物價上漲。

當然,這種理解很粗淺,村姑陳非專業金融人士,多多包涵。

物價上漲,茶葉的價格自然也越來越貴。

品質好的茶,成本提高了,價格也就貴了,反之品質差的茶,還是在原地踏步,因為成本低廉,價格體現價格。

《4》

雖說有些時候,價值與價格不能完全對等。

但大多數時候,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是行得通的。

貴的茶,除了名氣在外,餘下的都是形成優秀品質所必要的成本。

因此,買茶,不能只看價格,但也不能不看價格。

透過現象,發現本質。

白毫銀針的價格變動,是由市場和需求決定的。

日常對比的標準,除了價格,還有產區、工藝、儲存。

只有這樣,才能買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好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