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可能因為一個比較自我的言論,始料未及的登上了熱搜榜前列,她認為人的一生中最為重要的:首先是自己、其次是伴侶、再次是孩子,最後才是父母。這樣的言論很快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傳統的父母認為,將親情和婚姻排到後面是極度自私的行為,年輕人對此卻拍手稱讚。
朋友小李自認為是一個稱職的好妻子,小李認為這個婚姻就是不計代價無私付出,儘可能滿足家人的需求。年底雙11的時候,看到丈夫最喜愛的零食降價了,小李欣喜若狂的囤了300塊錢的零食,而輪到自己,面對僅僅100元的耳釘,她將購物頁面打開又關上,最後還是放棄購買。
去商場購物時,小李總是直奔男裝店和童裝區,自己卻去網上淘過季衣服和打折化妝品,她總是將就生活,認為這沒什麼。每當家人們拿到她精心準備的禮物,露出滿意的笑臉時,她覺得自己的心傷和委屈是值得的。
直到一次丈夫出差回來,缺少浪漫細胞的他,給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帶去了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唯獨缺少的小李的,丈夫表示:「你不愛買東西,並不需要禮物啊。」這樣子的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
自我犧牲似乎是無數中國傳統女性經營婚姻時,約定俗成的一種方式。大部分人的婚姻都不獨獨為自己生活,她們為父母家人生活,為子女生活,似乎永遠都在活給他人看。在婚姻中,她們為所有人考慮、犧牲,卻唯獨沒有為自己考慮。
無私的人生為什麼往往不幸福?
在婚姻中女性過於自我犧牲,會使得自己的處境變得過於卑微。在社會中,我們生活的動力是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即便是在複雜的兩性關係之中,我們犧牲個人利益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獲取另一半的關注。
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人的慾望深不見底,當我們決定犧牲的那一刻起,就不再能包括他人的認可了。
大多數人認為,無私是一個人最高的道德展示,但是人格的最基本構成就是本我。一個人若是長期壓抑最原始的慾望,克制天性的展現,優先為他人考慮,時間久了就成為一個裝在套子裡的人,不再真實和純粹。
越自私,越幸福
其一,越自私,自我提升空間越大
不可否認的是,女性在婚後,通常擁有較少的私人空間。這是由於他們擁有多重身份,妻子、母親、女兒以及兒媳婦,很多事情都需要女性親自動手。
可事實上,在婚姻中,女性並不僅僅擁有複雜的家庭瑣事,還應當擁有獨立的自我,他們應該儘量讓自己保有一點私人空間,不斷提升自我價值。
現實社會競爭異常殘酷,作為女性不僅要肩負家庭重任,同時也要在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情感是最虛無縹緲的東西,女性只有在家庭與事業中保持良好的平衡,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才會享受到婚姻的幸福。
其二,越自私,越關注自我需求
自私的女性更加幸福,往往是由於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需求,他們重視自我感受,不會輕易的犧牲自我利益,更不會壓制天性去滿足他人的需求。
因此,他們大部分時候都是輕鬆愉悅的,可以享受到婚姻中的幸福,他們就像是生活中的能量源,可以不斷的向外散發快樂的氣息。
相反,女性若是習慣無私奉獻,將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就會抑制自我需求,長此以往,內心深處總會迸發出不平衡感。壓抑的情緒從不會消失,相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爆發。
其三,越自私,越懂得尊重
在婚姻中越自私的人越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感受,這些追求自我需求的女性會優先滿足內心的慾望,因此他們總是能展現出開開心心的狀態,待人接物也會大方得體,即便他人做事不合心意,也能更加寬容。
而在兩性關係中過度付出的女性,總會對伴侶抱有極高的期待,希望能夠收穫回報,一旦對方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心生失望。長此以往,女性的付出成為了家庭的負擔,而男性的享受也會使得女性失望。
兩性關係如何維繫?
在兩性關係中,由於彼此過於熟悉,雙方會逐漸缺乏耐心,不願做彼此的傾聽者。不少人的婚姻變得平淡乏味,就是由於缺少良性溝通。改善兩性關係的一劑良藥,就是把話說清楚,給予辦理明確的指令。
婚姻不是盲目的付出,在婚姻中,夫妻雙方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樣夫妻雙方才能夠做到感同身受,減少一些誤會和矛盾,只有換位思考才會理解對方為什麼生氣,多一分理解,才會少一分埋怨。
在當代婚姻關係中,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經營模式,似乎需要改進,家務活動和孩子不應當成為女性的職責,女性同樣有權選擇不斷提升自我價值,家庭創造經濟價值。
枕邊育兒寄語:
婚姻對於我們而言究竟有何意義?婚姻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夫妻雙方彼此依靠,共同進步,攜手面對生活中的風雨坎坷。每一段緣分都是上天賜予夫妻的禮物,夫妻雙方要彼此珍惜,不輕易放棄,也不委屈自己。在婚姻中與其做一個虛偽懦弱的人,不如忠於真實的情感,學會「自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