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重要責任,為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大家外出活動少了,居家時間多了。如何以更充實的方式、更健康的心態,共克時艱,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BRI EMBA、金融CEO(領航)的校友們一直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很多班級、同學會都自發成立了讀書會,相互督促,交流分享,自覺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疫情期間,讀書更成為了大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文化入腦入心,轉化為實際行動。
5月29日,金融EMBA 2021級B班與金融CEO(領航)六期班聯合跨班級組織了線上讀書分享會,三位薦書人與同學們詳細分享了自己的推薦書目與讀書心得,兩班同學線上共浴知識海洋。
01 公司戰略透視
薦書人:李劍威
金融EMBA2021級學生
真成投資創始合伙人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是全球公司戰略的創新者,提出了很多經典的管理理論,比如著名的波士頓矩陣(增長率與市場份額矩陣),經驗曲線,等等。BCG跟外界分享戰略思考的一種方式是定期的出版《管理新視野》(BCGPerspetive),《管理新視野》主題高度集中,討論從實際客戶案例或內部進行的專案研究中,所發現、分析驗證的戰略觀點,一般不超過1200字。
《公司戰略透視》(Perspectives on Strategy)這本書是BCG早期的經典著作,在1999年BCG進入中國的時候出版,裡面摘錄了BCG創始人 Bruce Henderson以及早期顧問在70年代到90年代出版的重要研究,其中包括了經典的波士頓矩陣的起源,經驗曲線的闡述等等。雖然現在已經經過幾十年,但是重新研讀這些文章,對於理解如何使用簡潔的分析框架,去理清競爭戰略,以及理解最前沿的科技競爭的底層邏輯,有很大的啟發。我們會嘗試使用波士頓矩陣的思想,解釋如何爭取在一級市場做非共識決策,也會利用經驗曲線,去解釋SpaceX火箭成功的關鍵。
02 變革之心
薦書人:李曉昱
金融CEO六期(領航)班學生
上海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變革之心》回到了管理學常識性問題的探討:我們該如何改變一個已經習慣於慣性思維的企業,並將這種變革堅持下去,直到一種新型文化誕生?
本書作者科特在《變革之心》中傳達了這樣的信息:在改變人們行為的過程中,目睹所帶來的感受上的變化的作用,要遠遠大於分析所導致的思維上的改變,尤其是在進行大規模的組織變革的時候更是如此。大多數變革取得成功的變革都會採用:目睹---感受---變革的模式。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不斷改進自己。
03 基業長青
薦書人:凌雲劍
金融CEO六期(領航)班學生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基業長青》中提出了高瞻遠矚公司的特點,在這些特點中,許多早已被管理學家提出,譬如:企業文化的塑造、擇強汰弱的進化等等。全書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以下幾點:
第一,高瞻遠矚公司的創辦人通常是製造時鐘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
擁有一個偉大的構思,或身為高瞻遠矚的魅力型領袖,好比是「報時」;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領袖身後很久、經歷許多次產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榮,好比是「造鐘」。
第二,高瞻遠矚的公司擁有核心理念後要根據公司需求,與時俱進,追求進步。
核心理念:包括核心價值和使命。這些要小心保護,作為所有政策和行動的前提;再就是忠實的遵循這些理念,
核心價值:組織長盛不衰的根本信條,即少數幾條(3~6個)一般的原則,不能與特定的文化或作業方法混為一談,也不能為了財務目標和短期權益而自毀立場。學習原則是不要抄襲,抓住自己真正相信的東西,所謂的三真原則:真實、真信、真干。
使命,組織在賺錢之外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地平線上恆久的指引明星,永遠達不到,但可指導和激勵組織。
追求進步的驅動力源自人類一種深層的衝動,一種探索、創造、發現、希望、成功、改變和改善的衝動。
第三,高瞻遠矚公司和對照公司最大的差別不是領袖的素質,重要的是優秀領袖的一貫性,也就是保存核心的一貫性。從企業內部培養人才,更能夠保持一貫性,所以自家長成的經理人非常重要。
第四,高瞻遠矚公司的長期投資表現。
對可持續化發展所需的硬體和軟體投資強度大,股東少分錢。
通過廣招賢才、員工培訓和專業發展計劃,大力加強人力資源投資。
在科技自身、新技術、新管理方法和創新產業的做法方面更早、更積極。
編輯:舟影
全球金融論壇
- 周小川:關於數字貨幣的幾點問題及回應
- 王希勤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張曉慧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廖岷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劉連舸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吳曉靈: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找准航向
- 肖鋼: 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健康發展
- 廖理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朱民對話麥可·斯賓塞: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及挑戰
- 周延禮:構建與老齡化趨勢相適應的養老金融體系,助力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
- 陸磊:積極應對多種風險挑戰的中國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