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神作,才知道陳佩斯憑什麼是喜劇之王

2019-06-09     門徒電影

誰又能被稱為這個時代的喜劇之王呢?

至於國外尚有標杆,卓別林當之無愧的加冕,但在中國,當一批又一批喜劇工作者有著先鋒激浪、時代烙印,被稱為喜劇之王的也在不斷迭新。

或黃渤、或鄧超、或沈騰、或徐崢,在一次次媒體推波助瀾下,他們都曾被推上過前沿。

但當熱潮已過、狂歡退散,似乎他們還不足以證明自身在喜劇方面的天賦跟能力,所以縱觀當下,中國也唯有兩人敢稱喜劇之王並能得到認可。

一位是周星馳,一位是陳佩斯。

對於周星馳相信沒有人會表達不同觀點。

獨樹一幟的無厘頭風格、自成一派的喜劇著墨。

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賭俠》製造無數開懷瞬間同時,更給大眾留下了《大話西遊》、《功夫》等兼具人文思想的經典。

縱然這幾年其導演的《美人魚》飽受詬病、《新喜劇之王》亦有冷飯之嫌,但我們仍無法抹殺他的驚艷、他的天才,他對華語電影的時代影響力。

所以說華人喜劇之王頭銜他當之無愧。

對於陳佩斯,其實還算是會有一些質疑的。

雖然在春晚舞台上,陳佩斯同樣是無與倫比的喜劇之王,但是其璀璨生涯過於短暫,就算加上《烤羊肉串》《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等經典,他在小品舞台上留下的作品也僅有十部。

確實這個成績相比某東北笑星略有黯淡。

但是我想說,有太多人只知道他是春晚的喜劇之王,卻忽略了其在電影跟表演上的造詣。在表演上,或無實物表演、或人物風格驟變,陳佩斯都能很好的在舞台上無縫銜接。

在電影領域,陳佩斯更堪稱中國第一批獨立影視製作人。

早在1991年陳佩斯便創立了影視製作公司。

那時候的中國賀歲片方興未艾,喜劇片更是少得可憐,但陳佩斯在當時卻拿自己錢投拍了多部片,甚至還參與了影視的製作導演。

其中《父子老爺車》、《編外丈夫》、《太后吉祥》都堪稱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佳作,而我今天要推薦的作品,不僅在豆瓣評分高達8.3分,更被封為華語黑色喜劇真正的先鋒者。

這部影片就是荒誕喜劇《孝子賢孫伺候著》。

影片1993年上映,陳佩斯、曾劍鋒執導,陳佩斯,趙麗蓉,魏宗萬、倪大紅等影星主演。影片藉由母子關於火葬的爭議為切入。

製造了一場勾勒中國現狀的荒誕作品。

其實影片有很多值得深究跟探討的地方。

首先「小品皇帝」陳佩斯跟「小品皇后」趙麗蓉的合作就值得說一說,在外人眼裡,趙麗蓉可能也只是個小品演員。

但實際上跟陳佩斯一樣,小品演員不過是她眾多職業之一。

在現實中趙麗蓉24歲就已是中國評劇院的演員了,在評劇方面她出演了《小二黑結婚》、《楊三姐告狀》、《花為媒》等作,為中國評劇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

除此之外趙麗蓉女士還是一名影視演員。

一位曾經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殊榮的演員。

當年拿下東京影后的時候趙麗蓉已經64歲了。

她出演的那部電影名字是《過年》,跟《孝子賢孫伺候著》一樣同樣是華語被低估的佳作,談及那部電影,也算得上群星薈萃。

那部電影里除了李保田、趙麗蓉主演,還有六小齡童、葛優、梁天、申軍誼等傾情加盟,影片最後雖然票房慘澹。

但它卻是華語首部在東京電影節斬獲評委會大獎的電影,也是憑藉這部電影,趙麗蓉一舉斬獲最佳女主角桂冠。

所以說陳佩斯跟趙麗蓉合作堪稱有生之年。

在《孝子賢孫伺候著》,陳佩斯、趙麗蓉飾演母子。

影片講述了在民政局工作的陳小二(陳佩斯 飾)和舅舅(魏宗萬 飾)是新舊兩代白事的工作者,當小二娘(趙麗蓉 飾)年逾古稀,老腦筋卻無法轉變。

她生怕自己百年後兒子將自己火葬,同時再加上娘家哥煽風點火,陳母便逼著小二立下土葬的字據。

由此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即將上演,聽起來是似一場闔家喜劇,也是陳佩斯所擅長的方向。

但實際上相較之前作品的插科打諢、相對膚淺。

這部作品在主旨上卻有了不同的修繕。

簡單說,影片在喜劇的偽裝下完成了一次批判表達。

影片借母親想被土葬,兒子作為幹部必須火葬的對立下,勾勒了一場別開生面、卻轟然倒塌的荒誕笑劇。

在這個笑劇里親情、計謀、巧合等元素被疊加在一起,最後卻演變成了一場朝著不可預見的結局下進行的鬧劇。

這場鬧劇會讓人笑中帶淚、感受頗深,同時也讓人看到了對於社會、對於人性跟利益的權衡考量。

在影片的劇情中,母親的老思無法轉變,兒子又要恪守工作要求,最後老舅想出了假死的方法測試兒子的孝心。

其實從母親假死,這一場鬧劇也變得越發的迷幻。

在這場巨大的真人秀場裡,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目的,如出主意的老舅,開的是紙人紙馬的鋪子,他想通過外甥犯錯誤來保住自己生意。

再有紅白理事會的科長,他逼迫陳二小迎著困難上,讓他母親必須火葬,其實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官績。

而當裝死的鬧劇一旦上演,也就等於沒了後路。

當母親假死騙過所有人,所有形形色色的人為了利益奔走相告,兒子披麻戴孝跪在棺材前,其他親戚朋友卻各懷目的的大吃大喝。

關乎人性、親情的可笑嘴臉越發的明顯。

在這個過程中、有笑點、有諷刺、也有荒誕。

影片如同一場菜肴豐盛的大雜燴,將所有的元素都置於作品裡,在這種情況下,導演陳佩斯卻依然勾勒了一出荒誕風情。

母親趁人不備,爬起來抓上供的綠豆糕,姐弟倆在老舅要求下,請來演員扮成和尚來念經。

而二小姐夫自己花錢太多向老舅叫冤,二小媳婦只好將攢給兒子上學的錢交給老舅,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的無意之舉開始越來越測驗人心,而原本輕快的節奏也朝著荒誕的末路滑去。

到了最後,裝死似乎也要被逼迫成為真死。

這場遊戲,開始摻雜了太多人的訴求跟利益。

所以即使最後出殯的頭天晚上,陳小二知道母親沒死喜極而泣的給老娘揉腳,但還是要舉行明面上的那一場葬禮。

第二天送葬的隊伍出發,最後與一隊迎親車隊不期而遇,兩路人馬大打出手,棺材倒在地上,最後小二娘從棺材裡站起來,走在大街看著這個荒誕世界。

影片戛然而止,何其荒誕、何其荒涼。

而僅這一部作品,陳佩斯也足以證明其喜劇之王的頭銜當之無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QAwLWwBmyVoG_1Zcl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