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WiT ScreenBar Plus螢幕燈-桌面改造最後的拼圖

2019-08-27     波導終結者遊戲解說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入這個明基的螢幕燈,緣起這麼一張圖。

群里討論燈,有大佬說,明基的這款WiT ScreenBar Plus螢幕燈是數碼大佬必備,有燈沒燈兩個階層。呃,本來還想再找找廉價解決方案的,想想還是假裝自己是大佬吧,畢竟有人感覺我應該有……

我的桌面比較奇葩,到時候另起一篇文跟大家聊。主要就是桌子設計不合理,又粘牆上,現在家裡有了小孩,又不方便敲掉。

經過幾番改造,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最後這個螢幕燈,算是把我的桌面補充完美了。

開箱

這陣子下雨,快件被直接扔在保安室,還好沒出啥問題。

英文名翻過來是電子閱讀燈,不過實際上主要還是掛螢幕上。

螢幕燈的包裝背面直接印上了安裝說明,反正這麼大的空間,省一點紙料也算保護環境了。

安裝支架支持1-3厘米厚度的顯示器,一般家裡用的都沒問題。

裡面的部件比較簡單,應該是一個燈的本體,一條線連著控制盒,一個固定架子。

硬塑內襯上印著一個標籤,提示指示燈持續閃爍時,請確認是否使用了非原廠線材或USB延長線。具體怎麼回事,等一下我來探究一下。

安裝說明已經印在包裝後蓋了,所以裡面的說明書也很簡單,一張保修卡/注意事項之類的,還有一張就是操作說明。

瞄了一下,實在是太簡單,就不細看了。

習慣性先看配件。

這個好像叫它夾子或者支架都不太準確,反正就是掛在顯示器上,然後固定螢幕燈的本體的。

挺沉的一個,據說應用了明基的獨家設計,自動調整重心啥的,到時候實戰試試。

這個夾子裡面有彈簧,展開角度並不是自由調整的,應該是會自適應。

宣傳資料上說的是重力樞軸夾,有沒有這麼神奇一用便知。

再來看看線控,取電線和進電口也合在一起了。

電源線和供電口合在一條線上,一個是USB-A的口,一個是Micro-USB。

從分岔處起算,電源線70cm左右,再算上合併起來那部分,共有1.2m左右。

上面那個紙片應該沒用了吧……取下來。

Plus版有線控,可以感光自動調整,或者自由調整亮度和色溫,非常方便。

很多這種控制台都有一定傾斜角度,比較符合人體工程學。

底部一整塊的防滑橡膠,放在哪都不會輕易移位。

最後來看燈管本體。

表面用的應該是鋁材質陽極處理,沒有其他什麼噴塗。

右邊緣處有ScreenBar Plus的字樣。

相關的各種標識都在左背面,電源規格是5V,5W,相當於1A的電流。

這意味著USB2.0的口應該是撐不起來的。

裡面看顏色應該有兩種LED燈珠,間隔排列,色調調整應該就是靠兩種顏色的比例來實現。

從角度上來看,燈珠是往上照的,然後通過上面這一層類似柔光箱一樣的材質反射下來。

Micro-USB的供電口。後面是不是該換Type-C了哈哈。

好了,開箱就看到這裡,接下來準備安裝。

安裝

按照背面的安裝步驟,先把燈管安進這個夾子裡。

這邊露出接線,同時還有10度左右的旋轉空間。

然後把它放到顯示器上面去。

啥,安裝完成?

確實有點神奇,底下這個坨坨應該是根據重量自動調整,反正一掛上去就好了……

桌面環境

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桌面環境。

開頭有提到,桌子不好換,位置就很尷尬。背後就是窗子,開著雖然亮,但是反光。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吊燈,但是燈罩估計也得換,而且範圍這麼大,需要很大功率。

試過挺多補光方法,沒啥用。還有倆檯燈被兒子當玩具了,懶得找。

PS:啥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一樣10塊以內的酷斃燈,9塊9的用得好好的,5塊以內的壞了兩三個我都扔了,5塊8的發熱比9塊9的嚴重很多,而且時不時接觸不良。

所以我的桌面雖然結構已經改造得差不多了,採光卻一直是個大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上機看看效果。

上機效果

把燈掛上去,接上電源,效果立竿見影。

13年的明基天機鏡,一直捨不得換掉,現在掛在副機上用。

大回車小退格的設計估計不會再有了吧。

試一下不同亮度、不同色溫下的表現。

專業術語就不用了,就是最白最亮,最白最暗,最黃最亮,最黃最暗。

注意到一點,不管色溫和亮度怎麼變化,螢幕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做設計的朋友來說,色差是一定儘量避免的。

冒死直接對著燈拍了一下,白中黃,確實是按一定的發光比例,由白黃相間的LED燈珠來控制的。

也可以看到,這款螢幕燈是完全沒有任何頻閃的,對保護視力來說,相對於其他LED燈更有優勢。

默認接上去,進入的是自動調整模式,由這個線控上部的採光口獲取環境光信息,此時會亮起一個綠圈。

燈的亮度和照射範圍都還是挺大的,一樣是標稱5W,可見TB上那些雜牌燈多少都是虛標的。

直接在電腦桌上閱讀,完全可行,除了不能隨便調整位置之外。

或者,這一畝三分田的地方,Kindle也可以利用起來。圖中是完全關閉內置閱讀燈的效果。墨水屏確實舒服。

至此,我這可憐的桌面,改造的最後一步終於是完成了。改造過程的艱辛,到時候另起一篇跟大家分享吧。

探究

我雖然空間各種局限,但在允許範圍內還算比較愛折騰的。

剛才有提到過,便宜的酷斃燈發熱就比貴的嚴重很多,那明基的這個WiT ScreenBar Plus螢幕燈發熱怎麼樣呢?

我先用手摸了一下,竟然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的燙,連溫都稱不上。

拿來測一下,只有35.7度,比人的體溫還低。這設備沒那麼專業,不過偏差也不會非常大,人手摸了連溫都感覺不到,低於體溫確實是沒錯的。溫度控制得這麼好的燈,不管什麼燈,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做工佩服!

我手上這個其實是耳溫槍,沒有紅外線測溫儀精準,但是大概測個高低還是有的。

Switch工作的時候41度多,感覺已經有點燙。LED燈泡40度出頭,微燙。剛才提到的雜牌酷斃燈,接近43度,已經可以形容為燙手,特別是後面那一條金屬的部分,可能由於金屬導熱快,摸起來已經是非常燙的程度,拿久一點都怕燙傷。家裡已經沒有白熾燈和節能燈,還剩一個射燈,我記得小時候好奇摸了一下,燙了一個泡,這種東西開起來不到10秒就能煮雞蛋,白熾燈節能燈射燈這幾樣摸了都是會燙傷的,千萬別作死。

至於之前包裝內盒有提到的非原廠線材問題,實際上就是燈檢測到供電功率不足的時候,就會停止工作,綠圈閃爍。

我試了一下,現在不管啥口,5V肯定是有的,低於5V的一時找不到。

電流方面,我試了USB2.0直插,停止工作。USB3.0直插,正常。USB3.0 HUB,平時正常工作,但是HUB上的其他設備工作的時候,比如我接了個攝像頭,這時候ScreenBar螢幕燈如果開到最大亮度,由於HUB電流不穩定,燈也會停止工作。

可見,5V5W的標稱並不是隨便標的,相關的控制和保護電路執行還是比較嚴謹。

這裡,我個人建議是用那種多口USB的充電頭,或者直接帶USB口的排插來供電,不建議直插電腦上或者接HUB用。

總結

優點

這款螢幕的安裝、操作都非常簡便

燈的效果很好,完全不影響螢幕

電路、發熱控制非常優秀

缺點

確實有點貴

電源線稍顯短,建議送一條官方延長線。我的想法是,現在這個口只是取電,從電腦機箱接的話,占用一個3.0口,所以……等下,你們下個新品不會是帶HUB的吧?!

總的來說,明基這款WiT ScreenBar Plus螢幕燈,買的時候是覺得貴,用起來效果卻真的不錯。

覺得掛個酷斃燈,或者桌上放個檯燈之類的就能代替的朋友,我這麼說吧,在用之前,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實際上,我們也看到了。市面上已經有看到這款的山寨,但是我覺得,要上就一步到位,寨燈肯定沒這麼好的效果,到時候一樣還要換,我的顯示器,遊戲機,採集盒,手柄等都是這樣的……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和贊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QA952wBJleJMoPMtS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