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醒:本文故事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疑是特例中的特例,權當博人一笑爾,請初入此道者勿信!收藏之風險往往如虎如狼,不可不慎。
談及現今的藝術收藏,大抵留給常人的印象就一個「炒」字。被「炒」過的東西太多了,什麼房子股票甚至虛無的東西都被「炒」過,這個字的伴侶詞就是「泡沫」。藝術收藏本是個文雅之好,但如今也開始淪為了人們眼中被「炒」的道具。
唐炬藏冷軍油畫之一
對於大眾而言凡是被「炒」的東西要麼自己觸不可及,要麼就是有人要「炒」得引誘自己入套,書畫離大眾其實很近,任何人只要有興趣都可以輕鬆接觸,被「炒」出千萬過億的神話顯然更像是要誘你入局。但其實這只是人們一廂情願之揣摩而已,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入那個「炒」圈。
細節
唐炬就是一個普通人眼中的書畫「炒」圈中人,他從一個銀行職員到入得此圈並成為「炒」畫大佬,走過了幾十年的「炒」路,但他絕不會認為自己是在「炒」,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穫了財富,也享受了藝術發展的歷程,他會告訴你即便你想要「炒」畫,那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其背後還有文化底蘊、經驗、運氣等等的支撐。
冷軍
他曾經花二十萬入手過一幅「垃圾」畫,被打上「垃圾」標籤的對象你會去「炒」麼?顯然在其他行業沒有人會去「炒」垃圾,但藝術品往往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十五年前他偶爾見到一幅被人遺棄在櫃頂的冷軍作品,發現時這幅畫因為蒙塵過久沒有保護而破舊得像垃圾,打開一看畫的內容居然也是「垃圾」——這幅畫的創意是以建築垃圾和廢舊玩具組成的地圖(圖一、二)。
唐炬
唐炬沒有猶豫,直接花了20萬買下冷軍這一幅「垃圾」畫。八年之後他將此畫上拍,賣了壹仟玖佰多萬,又過了七年,這幅畫直接飆升到了肆仟叄佰柒拾萬!當年花二十萬買的「垃圾」十五年之後賣出四千多萬,這看上去當然像是「炒」,但這個消息也讓無數網友打了個問號:這是垃圾?
唐炬藏畫
很顯然,無論這幅畫當年在櫃頂蒙塵破舊得如同垃圾時,還是畫中本來畫的就是「垃圾」這一具象的畫面,它的本質都不是垃圾,它是整個油畫發展的歷程中的一個細胞,唐炬發現了這顆基因良好的細胞,時間讓這顆「垃圾」細胞成長為了整個油畫發展體系中一個健康的「器官」,它的四千多萬價值並非完全是靠金錢培育而出的。
唐炬藏畫
金額的數字在某一程度上反應了藝術的價值,同時也是一個社會進步和富裕程度的指標,同樣的作品放到落後的國度是不可能被體現出這樣的數字,但「炒」這一現象卻在任何文明程度的地方都會出現,「炒」的結果是帶給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生活負擔,一幅「垃圾」畫被「炒」出四千多萬顯然不會對普通人產生任何生活上的負面影響。
唐炬
所以,與其說唐炬這樣的人是在「炒」畫,不如說是一群有文化的土豪在玩數字遊戲,而他們怎麼玩,往往與普通人和畫家無關。如果你並不會因為這一串串的數字而迷失自己的生活,那麼你大可以當那幅畫就是「垃圾」,畢竟達文西和齊白石都未能影響你的一日三餐,但卻讓咱們再茶餘飯後偶爾有個談資,有網友的觀點很好:讓他們炒去吧,撿我們自己的垃圾去……
(文: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