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隆江豬腳飯聚集地,
不在潮汕地區的隆江,
也不在北上廣,
而是在距離隆江250公里的深圳。
這位快餐界F4的「油膩」當擔,
在深圳方圓百步一家,
成了每個深漂的年輕人,
躲得得過的午飯,也逃不過的晚餐。
吃過豬腳飯的深圳人有千千萬萬,
但從沒有人說得清,
第一家隆江豬腳飯,
是什麼時候來到了深圳。
但人人都有目共睹,
有人戲說,在深圳,豬腳飯大概是一百步一間,潮汕牛肉火鍋是兩百步一間。
最日常的隆江豬腳飯,
藏在深圳大大小小1000多個城中村裡。
在這裡,你只需花幾百塊錢,
就能在每平方米6萬塊的小區隔壁,
擁有自己第一個深漂的「家」。
相對低廉的租金,使得60%的深圳常住人口都聚集在城中村。
無論你住在哪個村的哪棟樓,
下來左拐,總能遇上一家隆江豬腳飯。
它們掛著紅底黃字的艷俗招牌,
門口的玻璃櫃,掛滿了滷水升騰出的霧氣,
上面總會用紅漆刷著「隆江豬腳飯」,
再次強調自己的身份。
這種強調,又讓它更和諧地融入了四周,
成了城中村標配般的存在。
這些有時連美食APP都找不到的豬腳飯店,
日以繼夜地,
用來自動物脂肪的充沛能量,
為深圳三分之二的常住人口,
提供改變命運的前進動力。
最忙碌的隆江豬腳飯,
應該是在華強北。
這曾被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木桶飯三分天下,
後來卻被一隻隆江豬腳,一統江湖。
畢竟,在華強北,
潮汕話第一,普通話第二,
群眾基礎,決定了飯店數量。
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
每天在華強北行色匆匆的,
有送貨小弟,也有入門創客,
還有身家過億的潮汕大鱷。
一份隆江豬腳飯,
從點菜到上菜只需一分鐘,
滿足了他們的共同需求:
快而滿足地填飽肚子。
坐上了同一張桌子,
就都是大口吃豬腳的人,
什麼身家、年齡,統統都不重要。
曾經的華強北是繁忙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誕生過不少「1米櫃檯走出億萬富翁」的傳說。
而今,華強北的暴利歲月或許已一去不復返,
但舊的隆江豬腳飯倒下了,
又依然有新的開張。
地鐵施工封閉四年後的華強北2017年重新開放,但已少了曾經接踵摩肩的生猛氣息。
離華強北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南山科技園,
隆江豬腳飯又是治癒系般的存在。
每當夜幕降臨,
白石洲地鐵站的人流如潮水一樣散去。
剛剛改完bug的程式設計師,
才拖著被掏空的身軀,
順著那盞溫暖明亮的燈,
來到那家熟悉的隆江豬腳飯店,
照例要一份豬腳拼粉腸。
讓摻和了鹵香的油脂,
給枯燥的碼農日常,
帶來一絲活色生香。
隆江豬腳飯可以雙拼粉腸、拼白切雞、拼燒鴨、拼一切……
就這樣,無論你是上班逛街,還是下班回家,
從城中村到CBD,
能做到人見人愛的隆江豬腳飯,
必定是有兩把刷子。
物美價廉,
是隆江豬腳飯秒殺一切的根基。
無論你餓或不餓,
只要走進了隆江豬腳飯店,
你的食慾,
都會在老闆碼盤的過程中被充分調動。
操著潮普的老闆,一邊招呼你坐下,
一邊從咕嘟咕嘟的滷水中,
撈起一大塊紅潤的豬腳,
切下一塊會duangduang的豬腳肉,
再輕快的片好,連同一排滷水豆腐,
齊齊碼到雪白的米飯上,
最後淋一勺熱乎的滷汁。
如果加上半顆滷蛋,
那簡直不能夠再完美。
而這麼沉甸甸的一大碗,
價格最少12,頂多25,
在年輕人面前,這個價格,相當美麗。
仿佛自帶聲效的豬腳肉。
深圳,剛好是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
平均年齡約32歲,
比隔壁廣州,足足年輕了17歲。
低門檻,也是隆江豬腳飯遍地開花的原因。
不同於川菜或湘菜,
滷煮不需要多高深的技術。
只要學會處理好原材料,
掌握滷汁配方,熟悉火候,
基本做出來的都不會太難吃。
如果你稍有悟性,
10塊錢就能在某寶買到滷汁秘籍,自學成才。
萬一缺乏天賦,也沒有關係,
某東方之類的培訓學校,
也有課程包學包會。
學會了怎麼做,
開店就是so easy的事。
2-3萬盤個小店,
夫妻檔加個洗碗工就能撐門面。
至於菜式,完全不用擔心,
隔壁湖南人開的列印店,
有現成的隆江豬腳飯菜單模板,
你只需要套個X記,或者阿X,
甚至不加名號,只叫「隆江豬腳飯」,
更能彰顯血統的正宗。
列印店裡現成的模板,連大多隆江豬腳飯店的標配「原味湯粉」也有一席之地。
相比已擁有「同業公會聯絡處」的沙縣小吃,
隆江豬腳飯仍在野蠻地生長。
這種蠻勁,
最萬無一失的,
當然是在250公里外的豬腳飯故鄉,
揭陽市惠來縣的隆江鎮。
掛著簡陋招牌的「豬腳興」經營至今差不多40年了,招牌隆江豬腳飯名聲在外。
萬州沒有烤魚,澳門沒有豆撈,
但隆江,的確有豬腳飯。
在這裡,每一隻優秀的隆江豬腳背後,
都有一個勤勞的豬腳匠人。
每天天剛發亮,
他們會去搶購豬腳,
然後用火槍將豬腳上的毛全部燒光,
讓表皮更好地鎖住肉汁,
也方便洗刷得白白嫩嫩。
圖 / 食在揭陽
然後,再把豬腳從頭到尾砍成四塊,
泡進「鎮店之寶」家傳滷汁,
再大火小火地慢慢熬制,
直到油脂滲入滷汁,
滷汁又透入每一寸肥肉瘦肉。
隆江人鹵豬腳從不計算時間,全憑經驗,
通常滷汁熬到像糖漿一樣起膠質時,
豬腳飯的主角——隆江豬腳,便登場了。
圖 / 食在揭陽
紅花還需綠葉襯,
一份正宗的隆江豬腳飯,
配角除了肉卷、豆腐,
去膩的酸菜和芥藍是標配,
再來一碗清而不寡的苦瓜或冬瓜湯,
才算圓滿。
圖 / 食在揭陽
只可惜,在快節奏的深圳,
豬腳飯的儀式感有時也被速度「打折」:
那碗湯成了可有可無的「洗鍋水」,
運氣不好的時候,
豬腳要麼帶著點「豬味」,
要麼咬起來柴得讓人抓狂。
哪怕是泰國清邁網紅店鳳飛飛豬腳飯,在潮汕人面前也仍難以完勝隆江豬腳飯。
想吃到好吃的豬腳飯,
大部分靠運氣和不斷試錯。
假如你和潮汕老闆有了交情,
被當成了「膠己人」,
那可能會給你豬腳中最好的「四點」。
作為豬腳的精華部分,
四點半肥半瘦,有筋有肉,
一口可以吃到豬腳的所有美好。
每一位新深圳人,
或許都有自己的那一家隆江豬腳飯,
但是否正宗,已經不是成為心頭好的唯一標準。
他們留戀的,
可能是初來乍到,
那個蝸居城中村,
但對未來心懷嚮往的自己,
也可能是同自己一道,
加班到天昏地暗時,
下樓點個豬腳飯的奮鬥同伴。
而隆江豬腳飯店,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A3bX2wBUcHTFCnfPf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