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群眾出行需求激增,如火如荼的搶票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此次購票潮不少第三方平台、代搶「黃牛」紛紛出動,花樣百出的加速搶票服務,吸引苦於求票的人們加價購票。
據悉,某平台就推出了階梯搶票服務,搶票的速度由「加速包」決定,「加速包」越多網速越快,自然價格也就越貴。該平台甚至還推出「24小時不間斷專人搶票」「撿漏+候補雙通道搶票」「加價搶靠窗、過道位置」等新花樣,種種操作使人眼花繚亂。
花樣繁多的「搶票加速包」真能優先購票嗎?9月21日,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直接給出否定答案,任何用戶沒有優先購票權,在第三方平台購買的任何價格的加速包,都無法實現優先購票。也就是說,消費者花錢購買「加速包」後,仍需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排隊。當12306沒有車票時,不管使用哪種「搶票神器」「搶票加速包」,都搶不到車票。說白了,第三方平台充其量利用自身手段增加刷票頻率,在有人退票或改簽時,更容易「撿漏」。
相反,「搶票神器」「搶票加速包」背後隱藏著各種「坑」:一是勞民傷財,讓旅客白白多花錢,增加了出行成本;二是平台安全服務參差不齊,有泄露用戶個人隱私的風險;三是加重了12306伺服器的負擔,破壞了購票秩序;四是容易進一步傳播旅客焦慮,甚至將焦慮呈螺旋式擴散。
除勞民傷財之外,「搶票加速包」的合法性也禁不起推敲。各種各樣的搶票神器,剝開花花綠綠的包裝,其行為本質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與傳統「黃牛」無異。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在中秋國慶長假的特殊市場節點,一些熱門地區和熱門景點的車票資源,往往供不應求。搶票是難免的,但絕不能讓「價高者得」成為票務市場中的潛規則。監管部門應嚴厲打擊「黃牛」倒賣車票等有損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保障市場的公平性、透明性和正當性。鐵路部門要重拳出擊,通過對12306系統實時監測和大數據分析,一旦發現購票行為異常的用戶,對其採取限流措施等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鐵路部門早在2019年即上線了「候補購票」功能,當網上有人退票、改簽產生新的票額時,系統優先滿足候補購票訂單,按照旅客提交訂單的先後順序進行兌現,不收取任何附加費用。所以,當旅客買不到車票時,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冷靜與理性,與其盲信第三方平台與「黃牛」代搶,不如使用「候補購票」功能,用得安心和放心。
(來源:正義網 作者:謝思琪 二審:張夢嬌 三審:李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