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劑添加亂象,打臉罐頭「無添加」

2024-05-08     新周刊

原標題:防腐劑添加亂象,打臉罐頭「無添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消費者報道

(ID:consumerreport)

作者:廖玉婷

在《世界末日逃生指南》中,總有罐頭的一席之地。

然而,罐頭是外國人眼中的「硬通貨」,在中國卻是打進冷宮的命運,很多媽媽輩認為罐頭不新鮮、不營養,甚至是防腐劑混合體,反正沒有比罐頭被黑得更慘了。

「黑料纏身」的罐頭,真沒你想的那麼不健康。罐頭的超長保質期是因為密封前的有效殺菌,以及密封后隔絕空氣的罐內環境讓細菌見了都當場絕育,2-3年的保質期只是罐頭的最低配置,更長的能達到25-30年,是能作為「傳家寶」一樣的存在。

2024年4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於2021年至2023年近3年公布的關於罐頭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各地監管部門抽檢共發現不合格罐頭67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超範圍和超量使用防腐劑、色素。

其次,水果罐頭是不合格批次最多的品類,紅多多、蒙清、鮮得味等商標上榜次數較多。

水果罐頭是不合格重災區

抽檢結果顯示,在各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日常抽檢中,近3年共有67批次不合格罐頭上榜,其中2021年檢出不合格罐頭批次數最多。此外,近3年罐頭髮現不合格的情況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圖/消費者報道

罐頭種類繁多,本次抽檢數據涉及6類罐頭不合格,其中上榜較頻繁的是水果罐頭、蔬菜罐頭和水產罐頭。

(圖/消費者報道)

防腐劑不合格

給罐頭狠狠背刺一刀

從罐頭的不合格項目看,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三種防腐劑不合格已占比近半。此時再說罐頭一般不用添加防腐劑這件事,都顯得如此乏力,何況本有成見的消費者。

(圖/消費者報道

事實上,正規生產的大部分罐頭都沒有添加防腐劑,僅有少部分罐頭由於工藝或原料限制,可能會添加少量防腐劑。

罐頭食品中添加防腐劑是否違規,要根據食品的種類來判別。

根據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水果類罐頭不允許添加任何防腐劑,因為水果罐頭中的高糖、無氧環境不適合微生物生長,因此只要滅菌徹底,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而肉類罐頭由於肉質中的微生物種類更為複雜,可能會含有部分厭氧微生物,國標規定可以使用部分添加劑。但就我國生產工藝而言,目前大多數工廠可以單靠滅菌工藝保證罐頭在適宜條件下長期儲存,無需額外添加防腐劑。

(圖/消費者報道)

抽檢數據顯示,上述3種防腐劑不合格的原因皆是「超範圍使用」,即國標規定不允許在這些產品中使用。究其原因,可能是生產商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缺乏正確認識,也有可能是其對產品的衛生狀況沒有信心。

在37批次防腐劑不合格的罐頭中,苯甲酸及其鈉鹽的檢出量為0.0198~0.770g/kg,山梨酸及其鉀鹽的檢出量為0.0290~0.398g/kg,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檢出量為0.0172~1.12g/kg。

其中有7批次罐頭同時使用了2種禁用防腐劑,包括番茄罐頭、西紅柿醬、八寶飯(罐頭)、黃山蕨菜、永年酥魚等產品。

(圖/消費者報道)

其中,標稱由博湖縣紅多多蕃茄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番茄醬罐頭曾3次上榜,均為同時違規使用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

紅多多、蒙清、鮮得味等上榜

抽檢數據顯示,近3年不合格次數最高為3次,涉及一家企業,其次為2次,涉及9家企業,多次不合格罐頭涉及紅多多、蒙清、鮮得味、美希恩、奇偉食品、阿米爾、廣天牌、潤鄉、烏孜友熱特等商標。

(圖/消費者報道

選購罐頭真正要注意的地方

1、從營養角度看,儘量選擇脂肪含量低、添加糖少、鈉含量低的罐頭。

2、罐頭雖然長時間保存不會壞,但不代表營養不會流失。介意的話,儘量選生產日期近的,買回家後冷藏保存,可以減緩維生素的流失。

3、購買時注意觀察是否有「漲罐」現象,如果有,說明可能已經出現細菌生長繁殖引起的食物變質。

4、大品牌罐頭品控更穩定。不建議買「純天然無添加」的農家自製罐頭。因為加熱殺菌不到位,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問題。

5、罐頭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未開封前保存的時間,別以為拆開後還能放很久,儘快吃完或者提前冰箱冷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9a3aabb8624834c27f236929c02fd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