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如何看待中國的鎵、鍺出口管制?這是警告,西方軍工要自省!

2023-07-06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外媒如何看待中國的鎵、鍺出口管制?這是警告,西方軍工要自省!

對最近國內實行的鎵、鍺出口管制,外媒給出了「這更像是警告,不是一擊致命!」的評價。

7月3日,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宣布對鎵、鍺及其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牽涉兩種金屬、三十多種相關材料。

鎵、鍺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主要原料,鎵廣泛應用於手機、衛星、雷達之中,鍺應用於太陽能、光纖、LED之中,鎵、鍺,都名列「歐盟關鍵原料清單」上,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根據公告,到了8月1日,任何想要從我國進口鎵、鍺的外國公司,都必須向商務部遞交申請,獲得許可之後才能進口。

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根據一組數據,2018年到2021年,美國有超一半的鎵進口自我國;2020年,中國鍺產量占據全球近六成左右、鎵產量占據全球近七成左右,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鍺、鎵生產國。

問題來了。我們對鍺、鎵進行出口管制,是否會衝擊現有半導體產業鏈呢?

針對這件事,有媒體詢問一片半導體大廠英飛凌,英飛凌回應說:「我們尚沒有看到任何會破壞我們製造能力的材料供應方面的重大影響。但英飛凌的採購團隊,正在持續跟蹤事態發展。

另外,也有公司直白地表達了擔憂,美國半導體晶片公司AXT日前已經要求其在中國的子公司積極著手準備申請材料,保證鎵、鍺的正常供應

之所以兩家半導體公司會有如此大反差,原因就在鎵、鍺的管控並不會直接影響CPU等邏輯晶片的製造,而只會影響圍繞著邏輯晶片周邊的特定領域。

所以,鎵、鍺管制不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生全面性的影響。

相比之下,管制條令對軍工產業的影響會更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外媒會說這次出口管制「警告意味」更濃的原因。

2020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美軍交付的Q-53雷達系統,就使用了氮化鎵,憑藉氮化鎵模塊,Q-53雷達系統表現出了更強的性能優勢,而根據媒體曝光的信息,美國軍隊正在列裝此種使用氮化鎵的新型雷達。

此外,另一家美國軍事公司雷神的技術高管也說過:氮化鎵可以說是雷神飛彈防禦公司所有先進國防科技的基礎。不用諱言,我國對鎵、鍺的管制,勢必會影響這些依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美國軍工企業,粗略判斷,受影響的將包括AESA雷達系統、以及使用了雷達中使用了氮化鎵的F/A-18E/F艦載機、F-35戰鬥機。

個人以為,此舉就是在敲打一部分西方軍工企業:勿謂言之不預。要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

然而,實事求是的說,雖然中國在鎵、鍺占據市場優勢,但並不意味著能夠實現「一擊致命」的效果,像是鍺儲量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占據全球鍺儲量的45%。

但由於鍺的戰略價值,1984年,鍺被美國列入國防儲備資源進行保護,再加上美國的鍺礦大多是鉛、鋅的伴生礦,想要挖掘鍺礦,就必先挖掘鉛、鋅,開採難度大、成本高。

因此,如果西方想重建鎵、鍺產業鏈,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重建時間也可能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這就是我們有別於他人的戰略優勢。

最後,在推出這項管制禁令之前,我們一直從大局出發,勉力維持全球產業鏈的正常運轉,展現我們對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誠意,但誰曾想,這被人錯看成是我們軟弱的表現,一個接一個的封鎖禁令接連推出,而這項鎵、鍺管制令的出台,標誌著我們也將開始反擊,對抗那些「吃飯砸鍋」的勢力。

最後,已經有人爆料,目前對鎵、鍺的出口管制,只是先禮後兵,我們身後還有很多其他的反制工具,枕戈待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951a5d6b92584372312773e48514409.html